关键词
生命意识: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理论生长点
作者: 郭力   来源: 江海学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意识   女性意识   生命哲学  
描述: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发展史首先是一部现代女性精神成长史。借助“生命意识”诠释女性文学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价值现象学的意义。生命意识是探讨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和现代女性生命存在的一个重要的思想交汇点。生命哲学作为女性文学生命意识表现的思想基础,为女性自我实现的主体意识赋予了现代内容。生命哲学和女性生命意识交汇在生命价值的基点上,强调了女性文学关于现代女性主体性的构想。生命意识作为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理论生长点,印证出女性文学发展的思想轨迹。
女性历史叙事与性别定位
作者: 郭力   来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识形态   历史写作   女作家   女性文本   英雄无语   女性文学研究   女性写作   女性历史   性别   历史小说  
描述: 第七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的主题"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性别"的确定,是鉴于女性文学研究学科化进程中一次静悄悄的学术转型。女性文学研究的关键词正在由女性而转向性别,与性别相关的一些理论问题也开始进入我们的学术思维,这次研讨会正是对这种转型的一种回应。性别作为关键词,对女性文学研究来说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这是因为性别这个概念所涵盖的是男女两性,这样女性文学研究就是以女性文学文本为主,同时又将相关的男性文学文本作为互为参照比较的互文本进入我们的论题的研究;在男/女文学文本相互参照比较中,我们将会发现一些我们
生命意识: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理论生长点
作者: 郭力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生命意识: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理论生长点
母与女统一体的原型象征模式:迟子建《岸上的美奴》精神特征分析
作者: 郭力   来源: 黑龙江省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2006年年会暨第五届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女性文学创作不断重复着同一母题:母女统一体的原型象征模式。对这一主题式结构的本文再现成为女作家创作巨大的潜在冲动,在母与女相互寻找、认同、离合、背叛、回归中叙述着妇女生命的历史。
性别:女性文学研究的关键词
作者: 刘思谦   来源: 现当代文学文摘卡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性别:女性文学研究的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性别”笔谈——性别视角的综合性与双性主体间性
作者: 刘思谦   来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当代文学研究   中国现当代文学   间性   关键词   中国女性文学   学术转型   笔谈   《河南大学学报》   文学文本   学术研讨会  
描述: 主持人的话:第七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的主题“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性别”的确定,是鉴于女性文学研究学科化进程中一次静悄悄的学术转型。女性文学研究的关键词正在由女性而转向性别,与性别相关的一些理论问题也开始进入我们的学术思维,这次研讨会正是对这种转型的一种回应。性别作为关键词,时女性文学研究来说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这是因为性别这个概念所涵盖的是男女两性,这样女性文学研究就是以女性文学文本为主,同时又将相关的男性文学文本作为互为参照比较的互文本进入我们的论题的研究;在男/女文学文本相互参照比较中,我们将会
性别视角的综合性与双性主体间性
作者: 刘思谦   来源: 新华文摘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压迫   现当代文学研究   女性视角   主体间性   中国女性文学   文本意义   女性文学研究   性别视角   文学文本   女性主体性  
描述: 第七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的主题“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性别”的确定,是鉴于女性文学研究学科化进程中一次静悄悄的学术转型。女性文学研究的关键词正在由女性而转向性别,与性别相关的一些理论问题也开始进入我们的学术思维,这次研讨会正是对这种转型的一种回应。性别作为关键词,对女性文学研究来说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这是因为性别这个概念所涵盖的是男女两性,这样女性文学研究就是以女性文学文本为主,同时又将相关的男性文学文本作为互为参照比较的互文本进入我们的论题的研究;在男/女文学文本相互参照比较中,我们将会发现一些我们
黑暗中的舞者―性别视角下陈染小说知识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刘思谦   李校争   来源: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陈染   性格   知识女性  
描述: 20世纪以来,女性的声音浮出历史地表,女性主体意识不断上升,但部分思想敏锐、举动卓异的知识女性,依然孤独焦虑。很多文本中,男性处于中心位置,女性不可能完全成为言说主体发出自己的声音。陈染以其得天独厚的女性经验和陈染式的智慧,深入到女性内心,让女性成为言说主体,塑造了黛二等一系列具有孤独、虚无、自恋、敏感等性格的知识女性形象。
黑暗中的舞者―性别视角下陈染小说知识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刘思谦   李校争   来源: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陈染   性格   知识女性  
描述: 黑暗中的舞者―性别视角下陈染小说知识女性形象分析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