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冬梅】搜索到相关结果 103 条
-
市妇联获省先进妇女组织荣誉
-
作者:
裘冬梅
来源:
今日嵊州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市妇联获省先进妇女组织荣誉
-
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达洛维夫人》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赵冬梅
来源:
外语学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伍尔夫
女性意识的觉醒
女性的抚慰力量
男权制社会
-
描述:
女权主义是弗吉尼亚·伍尔夫一生奋斗的重要目标。作为一名有着女性自觉意识的现代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文学创作无疑会渗透其女权主义主张。她借助文学创作来思考女性问题和女性面临的困境;书写男权制社会对女性的压制和束缚;呼唤女性冲破羁绊,争取物质与精神的独立与解放。本文通过分析伍尔夫小说《达洛维夫人》中的女性形象,阐释维多利亚时代男权制社会中女性的尴尬处境以及作者期望靠女性的抚慰力量拯救人类、实现双性和谐境界的女性主义观点。
-
天使抑或恶魔?——《绛红雪白的花瓣》的女性形象塑造
-
作者:
黄冬梅
来源:
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恶魔
维多利亚时代
叙述视角
天使
女性形象
-
描述:
《绛红雪白的花瓣》是一部传统手法与后现代思想结合的新维多利亚小说经典之作。作者以两位女主人公的命运为主线,在塑造人物的矛盾和复杂性的过程中,运用叙述视角的变化,从男权主义视角进入小说,从女性主义的视角走出小说,从而建构和颠覆了维多利亚时代传统的恶魔与天使的女性形象二分论。
-
女性主义视角下对莎士比亚的女性形象解读
-
作者:
刘冬梅
来源:
短篇小说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国文学史
文艺复兴时期
女性主义视角
生动形象
女权主义
解读
莎士比亚作品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女性人物
-
描述:
莎士比亚在16世纪的英国文坛上具有十分显著的地位,他的一生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直到现在还广为流传,对文学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他的作品中,丰富的人物形象十分引人关注,尤其是那些生动形象的女性形象。在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在对这些女性形象进行描绘时又增加了很多理想的成分,使得这些女性形象更加丰富多彩。本文拟从女性主义视角对莎士比亚笔下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说起英国文学,莎士比亚则是一个不可不提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中凭借丰富的内容以及无穷的韵味成为英国文学史上一笔不可忽视的财富。众所周知,一
-
《69 Sixtynine》中女性形象的根源性
-
作者:
申冬梅
来源:
安顺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根源性
《69
Sixtynine》
女性形象
-
描述:
《69 Sixtynine》日本作家村上龙创作的一部风格独特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几个性格各异的男性。但与几个男性主要人物相比,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的个性却更加鲜明。这反映了作者村上龙对女性持有的一贯态度和对女性艺术形象的塑造特点。村上龙的大部分作品,对女性的认识主要来自年幼时的生活经历,并且他所描写的女性形象的特色都可以从《69 Sixtynine》中找到根源。
-
浅析左翼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多面性
-
作者:
力冬梅
来源:
赤子(中旬)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十年代
左翼电影
女性形象
-
描述: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中国电影的特殊时期—左翼电影时期。在这一特殊电影时期,女性总是被冠以"新女性"这一单一的称号。他们的形象是特殊政治文化语境下的符号,因而她们必定独立、自主、勇敢甚至代表了一种史无前例的大无畏精神。实际上她们的形象具有多面性,她们中有独立的,也有软弱的。有革命的,也有传统的。有积极的,也有苦闷的。本文就旨在论述左翼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多面性。
-
精神生态视域下的萧红小说女性形象
-
作者:
何冬梅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动物性
男权社会
精神生态
奴性
萧红
女性形象
-
描述:
从精神生态的角度解读萧红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指出萧红小说中的女性生命呈现方式具有明显的动物性,其生命本真意义的失落折射出精神生态的扭曲与荒芜,而造成这种精神劣根性的主要原因是被男权社会的放逐.
-
“世态的一角,高门巨族的精魂”:论凌淑华小说创作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张冬梅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凌淑华
时代意义
女性形象
符号化
小说
女性
-
描述: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当同时代的冰心、庐隐等女作家将视角大多投向那些大胆反叛社会向旧社会旧家庭拼死抗争的新女性时,凌淑华却以其温婉含蓄的笔调去开掘那个社会的另隅。她所关注的是高门巨族下的温婉女性,描写她们在新旧时代交替中思想和境遇的变化,以此来回应时代。为了方便论述,在这里我粗略的将其女性形象划分为少女、妻子和母亲三类,揭示和反映那个时代女性悲剧的一生。
-
《另外那个女人》的女性形象解读
-
作者:
刘文婷
徐冬梅
来源: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
另外那个女人
女性形象
写实
-
描述:
《另外那个女人》是莱辛首次将视线聚焦在伦敦市区下层女性生存状况及两性关系的读本。这部小说中从现实写实和空间意象两个维度描绘了女性柔丝的生活经历和女主人公由软弱、依赖的女性成长为坚强独立的女性的过程。从中我们也能看见莱辛作为女性作家的成长之路。
-
性格的扭曲精神的病态——试从神经质性格视野看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
作者:
张冬梅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神经质性格”
女性形象
霍尼
-
描述:
在张爱玲的笔下,那一类精明自私、老于世故的女性身上常常显现出焦虑甚至歇斯底里的精神症状,精神分析学家霍尼理论中的“神经质性格”正可以解释这种性格特征,本文通过对张爱玲笔下这类女性人物的分析,挖掘其“神经质”性格的成因,并进而剖析张爱玲自身性格及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