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有一个太阳——也谈大陆女性文学与港台女性文学之比较
-
作者:
于青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太阳
大陆
女作家
施淑青
个性解放
张洁
港台
女性文学
文化环境
爱情自由
-
描述:
张洁以《只有一个太阳》为她最新的长篇小说命名,使其很聪颖地将其貌似散乱的诸多细节巧串在一起,而徒然给她的小说带来了跨地域的恢宏感.这里借用此题目,实在是找不出比它更能概括不同人种不同时空下人类文明追求的一种同一的归宿指向.大陆女性文学与港台女性文学本来即是一对胞妹,因历史老人的无法理喻的安排,她们在各自不尽相同的时空,文化环境下成长起来.尽管她们同时享用一个太阳,但因其各自背景的后天分化,也自然带有各自独特的风采.这是不难理解的.难以理解的是,人们由于大陆与港台女性文学外貌上风采的不同,而对其各自文学内蕴
-
上海屋檐下——从三位女作家看“海派”女性文学的魅力
-
作者:
于青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女作家
上海
王安忆
魅力
“海派”
作品
女性文学
屋檐
小说
-
描述:
初读张爱玲的小说,便感觉出她那独特的“风味”.她那种关注于女性命运的亲切和执著于日常小事的贴已,让人平生出一份生命的情趣.再研究张爱玲的小说,又疑惑许多评论者把张的作品标榜为早期的“正统海派文学”,是否恰是因了这份“亲切”和.“贴己”呢?这份疑惑终于被张爱玲自己的文章解释了:“我为上海人写了一本香港传奇,写它的时候,无时无刻不想到上海人,因为我是试着用上海人的观点来察看香港的,只有上海人能够懂得我的文不达意的地方.我喜欢上海人,我希望上海人喜欢我的书.”(《流言·到底是上海人》)以“上海人”的观点来写文,
-
并非自觉的女性内审意识——记张爱玲等女作家群
-
作者:
于青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女性内审意识
女性本体
女性意识
传统意识
深层意识
解放运动
自身意识
深层意义
女性文学
-
描述:
文章认为“当五四掀起的个性解放运动趋于低潮时,女性意识的先天匮缺也导致女性文学落入低潮”,“但当我们透过这层苍凉的气氛而注目女性文学所渲泄的实质时,便会发现,女性文学的低潮恰恰转达出女性意识的新的转折。女性意识已呈现出一个鲜明的特点:它具有了内审意识的觉醒”。“女性意识由昂扬落入沉寂,并非是女性文学实质上的后退,而是显示了女性总识深层意义的躁动,在文学上则表现出女性意识由对外的追求和认同,转向女性对自身意识的本体的审视”。“她们对女性本体的认识,对于女性深层的传统意识以及对女性意识所赖以生存的社会深层意识
-
走出伊甸园:女性意识从觉醒走向女性中心
-
作者:
于青
来源:
东岳论丛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中国文学
女性意识
五四新文化运动
个性解放
上帝
五四时期
新女性
现代女性文学
中国女性
-
描述:
在《圣经》的记载里;上帝曾经为人类安排了一个其乐融融的伊甸园.由于人类的始祖偷吃了智慧果,便被上帝逐出了伊甸园.人们从这段传说中得到一个启示,无论上帝的安排多么和谐,人类终是一个追求智慧、追求文明的不安份的生灵.如果说,中国善良的女性一直生长在由“上帝”——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安排的“伊甸园”里,那么,自1919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起,中国女性方开始真正走出伊甸园,踏上了追求人类文明的艰难征程.正是从五四开始,中国现代女性文学才开始书写了她崭新的一页. 正如人们所逐渐认识到的:自由之神降临中国文学是在五四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