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聊斋》女性形象系列浅折
作者: 韩焕刚   来源: 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爱情喜剧   女主人公   封建社会   《聊斋》   反封建反礼教   《聊斋志异》   贤妻良母   女性形象   林黛玉  
描述: 《聊斋志异》中的人物,以女性居多,约200余人,其中有姓名者160余人,作为主人公描写的也有百余人.这些形象,有官宦妻妾、豪绅奴婢、闺房名媛、平民百姓、遁世尼姑、青楼歌妓等,她们各具特色,异彩纷呈,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女性形象系列.分析这个系列,不仅使我们得到美的艺术享受,而且还可洞悉封建社会妇女之地位、思想、品德、愿望与情愫,从而获得人生的启迪.《聊斋志异》的女性形象,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系列:
试析《阅微草堂笔记》女性伦理思想
作者: 韩希明   来源: 南京社会科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   人文关注   伦理   女性  
描述: 《阅微草堂笔记》对于一部分正面女性形象评价标准有时显得特别 ,并且表现了相当深度的人性关注 ,看起来与正统思想大相径庭 ,值得重视。但总的说来 ,这种关注的背景仍然是男权语境 ,作品肯定的正面形象 ,依然是为男性的存在而存在 ,作品着力塑造理想的标准女性 ,力图构成一种文化规范 ,实际上是从另一个角度巩固了对女性的束缚。
形式的迫近,精神的飘远:论《倾城之恋》的电影改编
作者: 韩灵   来源: 读写算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夏志清在1957年称张爱玲“该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1]虽然评论家各有偏颇,但可证明张爱玲小说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和思想性,里面的描写的市民及女性形象在现当代文学史上具有很强的社会启蒙作用
叛逆与爱情 : 《聊斋》女性形象浅谈
作者: 韩焕刚   来源: 泰安师专学报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代   中国   女性形象   文学研究   聊斋   小说  
描述: 叛逆与爱情 : 《聊斋》女性形象浅谈
从女性主义看威拉·凯瑟的《啊,拓荒者!》、《我的安东尼亚》
作者: 韩冬玲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亚历山德拉   威拉·凯瑟   安东尼亚   女性主义  
描述: 《啊,拓荒者!》中的亚历山德拉以及《我的安东尼亚》中的安东尼亚是威拉.凯瑟作品中塑造的自强不息勇于奋斗的新女性形象,本文从女性主义的理论视角,分析了文本中的女性形象,旨在揭示凯瑟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对女性困境表现出的深切关怀,以及为解除女性困境所做的不懈努力。
城市雕塑《黄河母亲》与《珠海渔女》
作者: 韩玉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珠海渔女》   《黄河母亲》   城市雕塑   艺术特色  
描述: 《黄河母亲》和《珠海渔女》是两座具有城市象征性的雕塑作品。这两座城雕都是以女性形象为母题而创作的,不同的是它们所处的城市环境和地域特色。《黄河母亲》位于西北地区,以黄河为背景,而《珠海渔女》则位于我国东南部,以大海为衬托。两个不同的城市赋予了这两座女性雕塑不同的魅力,黄河母亲的朴实厚重与珠海渔女的唯美浪漫犹如黄土高原的淳朴与东南沿海的繁荣一样各具特色。
异国恋情与传统爱情中女性的差异
作者: 韩姝婷   来源: 华章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大胆热烈   含蓄深沉   自我意识   社会评价   人格  
描述: 无论是中国文学还是西方文学,女性形象都是我们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涉及女性知识方面的内容很广,但她们都离不开爱情这个侧面。由于中西文化背景不同,所以中西女性有着不同的民族性格和心理。不同的生活方式也导致了他们对待婚姻爱情的态度的不同,本文就以此为对比谈谈异国恋情与传统爱情中女性的爱情观的差异。
广告中被消费的性别形象
作者: 韩素梅   来源: 学术论坛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形象   消费   性别  
描述: 女性主义对广告等大众媒介的批评,主要集中于媒介中女性形象被歧视、被贬抑以及角色定型等方面,由此分析性别模式中存在第一性与第二性不平等现象;但是多数论题中隐含着性别的二元对立倾向,即女性处于第二性是由男性掌控的话语权所致。就文化批评而言,这种分析是切中要害的;但就传播本质而言,广告是一种说服性和营利性的传播,它的文化意味更多地决定于其商业运行规律,在此背景下,广告中的社会性别意识,便由文化批评所应有的合目的性变成了商业运行的手段和方式。对广告的文化批评如果只是在文化的层面进行,把女性在广告中被贬抑和定型化现
《聊斋》女性形象系列浅析
作者: 韩焕刚   来源: 岱宗学刊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代文学研究   认识功能   小说研究   审美意义   《聊斋志异》   女性形象  
描述: 《聊斋》女性形象系列浅析
没有男人的女人——福竞纳短篇小说《曾有过这样一位女王》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韩启群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威康·福克纳   人道主义   《曾有过这样一位女王》   女性主义  
描述: 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曾有过这样一位女王》,着重指出福克纳在这一独具特色的短篇小说中,通过珍妮姑婆这一形象匠心独运地构建了一个男性父亲不在场的父权家庭,挑战了以男性为主体的社会模式,批判了父子相继的男性秩序和父系秩序;借助娜西萨这一受害者女性形象,提出了对美国南方妇道观的思考。福克纳在这一短篇的创作中,能够超越同时代的女性观点,有意识地避免男性作家作品中常见的男性崇拜和厌女意识,既体现了其在创作中的成就,也反映了他作为一名伟大作家的独特魅力。这一点很大程度上源于福克纳的人道主义思想和创作理念。
< 1 2 3 ... 11 12 13 ... 45 46 4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