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莫里亚克笔下的女性形象-诺埃米·玛蒂尔德、苔蕾丝形象浅论
作者: 韩漱洁   来源: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资本主义   大城市   形象   波尔多   女性   蕾丝   短篇小说   工业生产  
描述: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1885——1970)是当代法国享有盛誉的作家,以中短篇小说的创作蜚声世界文坛。 莫里亚克的小说常以资本主义社会中家庭、婚姻、爱情悲剧为题材,故事大都发生在作者的故乡法国西部的波尔多市附近一带。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法国北部各大城市大工业生产已得到迅速的发展,而波尔多市仍是一个死气沉沉、贫穷落后的商业城市,其附近的朗德平原,更是一片与世隔绝、令人窒息的荒原,阴暗茂密的松林,望不到头的沙土小径,简陋的农舍,陈旧的田庄,古老的教堂,显得格外苍凉。
古希腊文学中的妇女观综论
作者: 韩涛   来源: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话   悲剧   妇女观   古希腊文学  
描述: 古希腊文学中塑造的女性形象真实地反映了古希腊人的妇女观。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妇女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父权时期之初的妇女虽不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但其在社会生活中仍是不可忽视的。奴隶制时期的妇女则完全成为贞操观念的牺牲品。古希腊社会经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再到奴隶制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妇女的社会地位一再降低。
日本女人“不变味”的温柔
作者: 韩刚   来源: 世界文化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日本社会   女孩子   年龄段   终生学习   与时俱进   女学生   日本女性   中年女性   女性形象   女大学生  
描述: 在日本旅居期间,有幸在各种场合接触了许多的日本女性。上至九十几岁的老太太,下至上小学的小姑娘,透过日本各个年龄段女人性格、为人、交际的不同风格,从她们对人生、婚姻、家庭、情感、社会的态度,我既了解了日本女人的诸多长处,也看到了日本女人别开生面的所谓“短处”。歧视中造就温柔日本女人的温柔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语言,第二种是动作,第三种是心理。语言方面,就是指日本女人说话非常温和、有礼。在动作上是指,她们坐在椅子上必须合并着双脚,双手放在膝盖上,身体微微倾斜着;说话时微微地弯腰。而在心理上的温柔则表现为,一般不直
媒体男女:格式化的“饮食男女”?
作者: 韩振宇   来源: 出版参考:新阅读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形象   消费主义   媒体   女性形象  
描述: 媒体男女:格式化的“饮食男女”?
於梨华小说的女性作家气质
作者: 韩伟岳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价值   女性美   女性作家   女主人公   於梨华   女性心理   男性气质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女性文学自有其独特的美学价值,正如美学中的阴柔与阳刚相对,优美与崇高互补一样,女性文学的纤巧、柔和、细腻与男性文学的雄浑、刚健和粗犷恰好形成鲜明的对照;它们互相补充,互相调剂,在文学大舞台上演奏出一幕幕优美的二重唱。於梨华就是在这舞台上唱出了一曲曲优雅歌声的出色的一员。
莫里亚克笔下的女性形象:诺埃米、玛蒂尔德、苞蕾丝形象浅论
作者: 韩漱洁   来源: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莫里亚克笔下的女性形象:诺埃米、玛蒂尔德、苞蕾丝形象浅论
对母性主题的重新阐释——当代女性文学中的女性关系之一
作者: 韩袁红   来源: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关系   母性   异化  
描述: 在传统话语中,母亲已成为被异化的女性形象,体现并传承着男性的霸权意志。当代女性文学逐步揭示出母亲的异化状态,书写来自女儿的批判与反叛,并寻求母性的真实本质和新型母女关系的建立。
造型与语言图式:夏俊娜的绘画艺术
作者: 韩洪伟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肌理效果   语序   维空间   语言图式   绘画艺术   作品   女性形象   整体氛围   造型元素   处理方式  
描述: 关注90年代绘画的人,都不会忘记夏俊娜的画。她的画个人语言鲜明,作画手感好,轻松自如,感染力极强。夏俊娜作品中透露出的轻松自如,是她长期艰苦积累的结果。从附中到中央美院,她经受了严格的造型训练,又画了大量的速写和文学插图,所以她的创作从没有起稿阶段,从一开始就直接进入情感的表达之中。她从不为人物的动作、结构发愁。勾、涂、揉、抹,即想即画,轻松的线条、生动的形象,已跃然布上。 在写实风格作品中,画家如何处理物象,是一个艺术追求的问题,也是一个造型体系的问题。有些画家将物象做理想化处理,淡化个体的差别,使之呈
论沈从文作品中的自然女性
作者: 韩立群   来源: 齐鲁学刊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鲁迅小说   新文学   沈从文作品   突出特点   性格构成   女性形象塑造   郭沫若历史剧   文学史   自然化   生存环境  
描述: 在现代作家的作品中,论题材人物的广阔性,沈从文应首屈一指。但他写得最成功的在文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意义的则是自然女性。鲜明的时代性与社会性是“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历史性特征。新旧社会力量斗争构成的社会关系不仅成为新文学的主要内容,而且被认为是人物性格及环境典型化的主要尺度。这种倾向表现在女性形象塑造方面则是几乎所有女性性格均被描写为某种社会力量自觉或不自觉的代表者,她们的生存环境都是由支配她们的社会关系所构成。鲁迅小说中的祥林嫂和子君,郭沫若历史剧中的“三个叛逆的女性”,便都是代表着某种道德力量而又受道德力量
世上无人知晓我的玫瑰——《秀拉》中女性的自我创建
作者: 韩冰   来源: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建自我   追求自我   黑人女性  
描述: 本文通过象征层面,对小说中的黑人女性形象进行分析.以此来再现,莫里森所描绘的20世纪20-40年代美国黑人女性追求、创建自我的历程。
< 1 2 3 ... 13 14 15 ... 34 35 3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