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年份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老舍与蔡万植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比较研究
作者: 韩玉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人物形象   蔡万植   老舍   30年代小说  
描述: 20世纪30年代西方文明思想席卷全球,即便是在中国和韩国这样的儒教国度,民主自由的种子也开始萌芽。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中韩两国,传统的儒家封建思想始终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三从四德和男尊女卑的观念依然根植于人们心中,女人们依旧过着被压迫的悲惨生活。即便开化思潮的先锋已经吹响了女性觉醒和女性解放的号角,女人们还是很难从以男性为绝对中心的封建制度中解放出来。加之当时的社会动荡和经济萧条,不少女性甚至不得不选择卖淫的方式来维持家庭的基本生计。老舍(1899-1966)和蔡万植(1902-1950)是中韩两国现代文坛
从女性主义翻译研究角度看杨必《名利场》译本中译者女性身影的显现
作者: 韩云霞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翻译   杨必   性别身份   《名利场》  
描述: 随着西方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性别问题已经渗透到语言研究领域并与其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而翻译与女性的关系似乎也是剪不断理还乱,其被比作不忠的美人也早已由来已久。女性主义将性别引入翻译研究领域拓宽了译者主体性的研究范围,给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注入了新鲜活力。 从语言学角度来看,女性用语通常被认为更加细致琐碎,谈话语气往往显示出更强的不确定性。而在语言风格方面,女性反而比男性更为标准。英国语言学家莱考夫将两性在语言使用方面存在的差异作了归纳,指出女性用语明显不同于男性的六个方面:词汇如颜色词的使用,感
萧红与姜敬爱小说的比较研究
作者: 韩晓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母性意识   萧红   女性主体意识   社会现实   姜敬爱  
描述: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和韩国,女性作家辈出,这一时期,女性文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萧红和姜敬爱就是这一时期在本国文坛上崭露头角并取得不朽成就的女作家。她们虽然身处不同的国家,但是恶劣的社会背景,相似的人生体验,使得两位作家在创作上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同时,两位作家悲惨的人生经历、不幸的遭遇,使得她们能够更清晰透彻地观察自己生活着的世界,并通过作品深刻地揭露社会的不平之处,反映下层劳动者的苦难。萧红饱受各种苦难,在三十一岁的美好年华时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人世。姜敬爱也受尽了各种磨难,不堪疾病折磨,三十八岁时去世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