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英,狄更斯,杨静远】搜索到相关结果 53 条
-
诗意盎然论《婴宁》—— 兼论蒲松龄爱情小说的诗化倾向
-
作者:
陈江英
来源: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婴宁》
诗化倾向
蒲松林
女性形象
-
描述:
《聊斋志异》是文言短篇小说的高峰和总结,蒲松龄用他诗人的才情和气质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群美丽可爱的女性形象,《婴宁》属其中翘楚。《婴宁》和其中的许多篇章无论从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构思美几个方面来看,都散射着浓郁的诗化倾向。
-
试论格非“江南三部曲”中存在的宿命意识
-
作者:
陈英
来源:
北方文学(下)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字书写
三部曲
江南
中国现代化
宿命意识
知识分子
女性形象
格非
-
描述:
自2011年《春尽江南》出版后,格非的“江南三部曲”终于完成。这三部作品以优雅、诗意的文字书写了近百年来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既有执着追梦后的破灭,也有历史轮回的宿命,让人读罢之后产生阵阵沉思。无论是三部作品中作为知识分子的一类人还是其中塑造的女性形象的最后结局,都是那么的相像。在历史的更迭中,每个人物演绎出了自己生命的精彩,但同时也难逃命运的轮回,一种宿命意识萦绕其中。
-
池莉小说中的“汉味女性”塑造
-
作者:
马英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池莉
“汉味女性”
流变
-
描述:
池莉早期的小说塑造了许多"汉味女性",内蕴着"九头鸟性格"的"汉味气质"使她们成为生活赢家,演绎生命传奇;在后期小说《爱恨情仇》中,曾经强大的"汉味气质"不敌底层苦难,作者对底层"汉味女性"的悲惨命运进行了思考。顾命大的存在,丰富了池莉小说创作中的"汉味女性"形象,也使池莉对"汉味女性"的思考进一步走向深入。
-
试论格非"江南三部曲"中存在的宿命意识
-
作者:
陈英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自2011年《春尽江南》出版后,格非的"江南三部曲"终于完成.这三部作品以优雅、诗意的文字书写了近百年来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既有执着追梦后的破灭,也有历史轮回的宿命,让人读罢之后产生阵阵沉思.无论是三部作品中作为知识分子的一类人还是其中塑造的女性形象的最后结局,都是那么的相像.在历史的更迭中,每个人物演绎出了自己生命的精彩,但同时也难逃命运的轮回,一种宿命意识萦绕其中.
-
试论格非“江南三部曲”中存在的宿命意识
-
作者:
陈英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自2011年《春尽江南》出版后,格非的“江南三部曲”终于完成。这三部作品以优雅、诗意的文字书写了近百年来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既有执着追梦后的破灭,也有历史轮回的宿命,让人读罢之后产生阵阵沉思。无论是三部作品中作为知识分子的一类人还是其中塑造的女性形象的最后结局,都是那么的相像。在历史的更迭中,每个人物演绎出了自己生命的精彩,但同时也难逃命运的轮回,一种宿命意识萦绕其中。在《人面桃花》这部书中,开篇便写了作为一位落寞
-
试论格非“江南三部曲”中存在的宿命意识
-
作者:
陈英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自2011年《春尽江南》出版后,格非的“江南三部曲”终于完成。这三部作品以优雅、诗意的文字书写了近百年来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既有执着追梦后的破灭,也有历史轮回的宿命,让人读罢之后产生阵阵沉思。无论是三部作品中作为知识分子的一类人还是其中塑造的女性形象的最后结局,都是那么的相像。在历史的更迭中,每个人物演绎出了自己生命的精彩,但同时也难逃命运的轮回,一种宿命意识萦绕其中。
-
军旅文学中女性书写的情感向度与伦理关怀——从周建长篇小说《在爱的尽头等你来》说起
-
作者:
袁寒英
来源:
芙蓉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从周
军旅作家
伦理关怀
王安忆
虹影
陈染
军旅文学
女性书写
女性主体意识
叙事视角
-
描述:
一新时期以来,女性文学开始逐步在文坛展露锋芒,王安忆的"三恋"大胆探讨了女性在性爱之中的种种困惑,第一次将中国女性性意识的问题摆在了公众视线中。海男、林白和陈染等人的作品像是激烈的女权宣言,用一个个故事战斗着,呼吁着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而卫慧、棉棉和虹影等人则直逼女性的下半身,对情感向度的书写毫不节制,甚至带有强烈的自虐偏好。与性爱、身体和虐爱的叙事视角不同,军旅作家周建的长篇
-
彭丽媛“第一夫人”媒介形象的建构分析——以《人民日报》和新浪网的报道为例
-
作者:
胡英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国家形象
彭丽媛
对外传播
第一夫人
-
描述:
近年来,各国“第一夫人”在国际舞台上越发活跃。她们不仅是一种礼仪性的存在,也是国家形象和软实力的代表。她们随国家元首出访,参与各项外事活动,关注妇女和儿童的权利,积极投身慈善事业,促进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国际上,“第一夫人”一直是备受瞩目的外交公众人物。她们不仅是国家领导人的出色伴侣,也是国家优秀的妇女代表。其言谈举止、服饰装扮、表情细节等都成为镁光灯捕捉的对象。西方国家成立了专门辅助“第一夫人”出席各种社交活动、处理各项事务的办公室。建国以后的中国,由于其高层政治的严肃性,以及受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第一
-
天使与俗女——E·T·A·霍夫曼与蒲松龄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比较
-
作者:
霍英
来源: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蒲松龄《聊斋志异》
E·T·A·霍夫曼的艺术童话
人生经历
女性形象
情感生活
-
描述:
德国浪漫主义晚期著名作家E·T·A·霍夫曼的艺术童话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有众多篇章都描绘了人鬼相恋的故事,展现了作者借助想象的空间表达自己在世俗世界里对真挚爱情的不懈追求,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却各具特色。霍夫曼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具有天使般的容颜和性格,预示着完满的爱情只有在天堂才能够实现。而蒲松龄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虽容貌倩丽,但与普通女子别无二致,并且在世俗世界里能够获得完美无憾的爱情生活。这样的女性形象刻画源于两位作家相似的人生经历和不同的情感生活。
-
彝族史诗《支格阿鲁》和古希腊史诗《荷马史诗》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朱秀英
来源:
大东方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析
女性形象
史诗
-
描述:
在古今中外的历史长河中,有着不少描绘女性光辉形象的史诗,如彝族的《支格阿鲁》、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中,也都塑造了一些具有鲜明特征的女性。本文就针对彝族史诗《支格阿鲁》和古希腊史诗《荷马史诗》中的女性形象做了如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