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精神世界的营造与迷失
作者: 高英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精神世界   王安忆   女性形象   营造与迷失  
描述: 王安忆的创作历时二十余年而不衰,且享有较高的声誉,其创作因总是在暗合当代文学潮流的同时又超乎其外而呈现独特的风貌。对王安忆的创作做整体研究,有助于把握当代文坛的脉络,探索出当代文学在消费主义盛行的现实困境下的生存意义。本论文试从王安忆小说创作中的女性形象着手,结合具体的文本分析与人物解读,探讨其小说创作中的女性精神世界的营造与迷失,从而对作家的整体创作有所把握。 本论文主要以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同时借鉴女性主义的批评视角,来探寻王安忆小说创作中的得与失。王安忆小说创作中的女性形象,其精神世界在男女性爱中彰
宫崎骏动漫电影视听语言研究
作者: 闫喜英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色彩语言   音乐语言   镜头语言   宫崎骏动漫电影  
描述: 电影从无声到有声、黑白到彩色的成功过渡,使得荧幕上的影像发生了质的变化。视听语言成为了荧幕空间的主体,荧幕上的视听语言不仅具有还原自然现实的再现功能,更重要的是它具有传达作者意念的表现功能。视听语言自此以后成为电影语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宫崎骏电影作为日本当代电影的重要代表之一,同时对中国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他的作品在国内外广为流传并得到广泛的赞誉。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就不断的出现研究宫崎骏动漫电影的作品,但只是基于某部作品或某几部作品分析的层面,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系统的关于其电影视听语言的研究。因此本
个性意识的觉醒与生命的摧毁:安娜与苔丝悲剧命运之比较
作者: 月英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叛逆   个性意识觉醒   安娜   苔丝   悲剧   价值  
描述: 安娜是十九世纪俄国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著作《安娜·卡列尼娜》的女主人公。在小说中,托尔斯泰塑造了一个人道主义色彩浓厚并且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叛逆女性”形象——安娜。并通过描写安娜追求爱情失败的悲剧赞美了人类追求自由,幸福和人性尊严的伟大品德。 苔丝是十九世纪后期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的女主人公。哈代通过描写农家姑娘苔丝的不幸遭遇和爱情悲剧,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传统道德观念,虚伪的宗教,封建婚姻制度和腐朽的社会。 安娜与苔丝是世界文坛上的典型《
对《嘉莉妹妹》中嘉莉•米珀性格复杂性的研究
作者: 胡英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character   Theodore   Feminism   complex   Lacan   Sister   Carrie   Dreiser  
描述: 西奥多•德莱赛是美国二十世纪深具影响的作家之一。其成名作《嘉莉妹妹》被公认为自然主义的杰作。然而自出版之日起,《嘉莉妹妹》便饱受争议。它被美国国内保守的读者和评论家指责为不道德,但其对传统价值观的颠覆却赢得了欧洲评论家和美国作家如弗兰克•诺利斯和门肯的美誉。历代评论家对此部小说的哲学思想,文体和人物塑造方面均存在不少争议,而嘉莉妹妹性格的复杂性则一直以来都是争论的焦点。 早期的评论家普遍认为嘉莉的人物性格模糊,让人困惑。他们中一部分倾向于将嘉莉形容为毫无道德观念,不择手段向上爬的掘
论艾丽丝·沃克作品中的黑人女性意识
作者: 郭玉英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黑人女权主义思想   黑人女性美学   艾丽丝·沃克   黑人女性意识  
描述: 艾丽斯·沃克是一位特色鲜明的黑人女作家,在美国当代文坛颇具影响。她曾积极投身于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和妇女运动,担任妇女运动的喉舌《妇女》杂志的总编辑。反对种族主义和性别主义一直是她创作的主题之一。在《紫色》、《梅里迪安》等作品中尤其体现了她鲜明而强烈的黑人女性意识。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黑人女权主义思想的多层次展现,二是在艺术形式上对黑人女性美学的建构。 沃克的黑人女权主义思想首先体现在她对黑人妇女生存状况的整体关注上。她不仅深刻地揭露了黑人妇女在性别主义、种族主义及阶级压迫下生存的艰难和痛苦,
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所罗门之歌》
作者: 王英英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斯皮瓦克   身份   后殖民女性主义   黑人女性   《所罗门之歌》  
描述: 本文旨在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这一视角来分析《所罗门之歌》中黑人女性身份和主体性的重构,从而为这部作品的解读提供了新的视角。托尼·莫里森是美国当代文学史上最为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也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黑人和女性的双重身份使她能够以特有的视角来审视黑人女性的内心世界,并以小说这种形式来关注和记录黑人女性的命运。后殖民女性主义产生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由后殖民主义和女性主义结合形成的一种新的批评理论。不同于西方女性主义,这一理论强调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尤其是第三世界女性的呼声和诉求。《所罗门之歌
瓷面美人——谈磁州窑瓷器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俎少英   张国英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人   中国陶瓷   磁州窑   发展史   装饰   女性形象   仕女画   瓷器  
描述: 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中,磁州窑以其多种多样的装饰题材和包罗万象的装饰内容,被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磁州窑以仕女画为题材的作品自唐代已出现,到清代民国至鼎盛,多以青花、五彩、粉彩装饰,画工精细,艳而不俗。磁州窑仕女画内容丰富,有执扇、游园、读书、奏曲、戏婴等,更有许多取材于元杂剧或民间流传的女性故事。瓷器是承载技艺的艺术品,也是历史岁月的记录者,磁州窑工匠用美、才、德、爱为主题记录了这半边天,
简·爱
作者:     勃朗特   来源: 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近代   长篇小说   英国  
描述: 《简·爱》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也是19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通过对简·爱坎坷不平人生经历的描述,重在展现一个不安于现状,不甘受辱,敢于抗争的伟大女性形象,也反映了一个平凡的心灵对坦诚的呼喊,成功阐释了一个主题,即人的真正价值就是爱与尊严的集合。
简·爱
作者:     勃朗特   来源: 北京:商务印书馆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近代   长篇小说   英国  
描述: 《简·爱》是夏洛蒂的第二部小说。她借一个出身寒微的年轻女子奋斗的经历,抒发了自己胸中的积愫,深深打动了当时的读者。小说于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小说的真实性和强烈的感染力,还在于小说塑造了一个不屈于世俗压力,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形象。
简·爱
作者:     勃朗特   来源: 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近代   对照读物   汉语   长篇小说   英国   英语  
描述: 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英国著名女作家。代表作《简·爱》是她“充满诗意的生平写照”,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通过对孤女坎坷的人生经历,这部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安现状、不甘受辱、敢于抗争的女性形象,反映了一个小写的人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的渴望。萨克雷称赞它是“一位伟大天才的杰作”。这是一本用自己的心与强烈的精神追求铸炼成的一本书,一段不同寻常的往事,一场惊世骇俗的爱情,饱含着作者无限的情感和个性魅力,为女性赢得了一片灿烂的天空。《简爱》展现给我们的正是一种返朴归真,是一种追求全心付出的爱情
< 1 2 3 ... 15 16 17 ... 51 52 5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