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蒲松龄志怪小说与爱伦·坡歌特式小说爱情主题中女性形象的对比研究
作者: 周英瑛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蒲松龄志怪小说与爱伦·坡歌特式小说爱情主题中女性形象的对比研究
“女人花”:娜夜诗歌论
作者: 薛丽英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娜夜诗歌   “女人花”   爱的深情   生命的“低”吟   性别之“累”  
描述: 在当代诗坛,娜夜不失为一个风格独特的诗人,她的诗最具特色的是她抒写“爱”时的深情情感和非女性主义色彩的性别之“累”。娜夜对待“爱”极为深情,这种深情既表现在对爱情的期盼上,也表现在对世间万物的关怀与热爱上。娜夜十分珍惜“爱”这份人类情感,她大量抒写,却绝不“挥霍”,即便表达炽热如火的爱情渴望,她的热烈也是一种浅吟低唱式的深情传达。同样,诗人写感情受挫的失落感或失去爱情的隐痛,也更多是通过静静地端详爱情来思考如何跟爱情的得与失相处,既不欣喜若狂,也不宣泄忧伤、痛苦或愤怒。对待世间万物,包括人类与大自然以及诗
中韩现代女作家的女性意识比较研究:以萧红与姜敬爱为中心
作者: 金美英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叙事   萧红   女性形象   姜敬爱  
描述: 中韩两国自古以来就是隔海相望的近邻,同属于儒家文化圈,在政治、经济、文化、文学等领域都有深入的交往与相似的历史。特别是19世纪末以来,中国与韩国都不同程度地遭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经历了共同的历史命运,形成了类似的文学现象。作为生活在20世纪后半期的韩国公民,我认为深入探讨20世纪这段历史极具意义。笔者在韩国时就对此给予了充分的关注,本科和硕士期间曾选择这一话题进行研究。2008年,当我有幸从韩国考入浙江大学就读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专业博士,基于上述状况,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中韩两国现代女作家女性意识比较研
罗蕙锡小说的叙事性与绘画的互文性研究
作者: 金兰英   来源: 延边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罗蕙锡   情色     女权主义   绘画   小说  
描述: 了崭新的道路。她的作品有散文65篇,小说6篇,诗集4篇,戏剧1篇等,每个作品的文学成就和当代男性作家相比也是毫不逊色的。不仅如此她在绘画领域也有一席之地,韩国近代美术研究学者李丘烈在重新研究未受瞩目
飞卿词浅议
作者: 刘祥英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飞卿词   温庭筠   美学境界   女性形象   风格特征  
描述: 张惠言在《词选序》中用“深美闳约”来评价温庭筠词,引发了很多人对这四个字的评论和对飞卿是否当得起这四个字的争论。本文拟从这四个字入手探讨一下飞卿词的基本特征。 一直以来,人们对飞卿词存在着很多较为偏颇的观点,如认为是飞卿将词引上了专写男女恋情的狭深道路;认为飞卿词的风格是秾艳的,腻的有点化不开等等。但温庭筠词真的就是这样的吗? 本文首先介绍一下温庭筠其人的基本情况,飞卿恃才傲物,在仕进中被排挤了出来,这个挫折对他打击很大,他的很多作品里都有着浓重的感伤情绪,有一种美感和哀感的对立。
都市里的农家女:论新世纪以来文学叙述中的乡下进城女性
作者: 宋美英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存境遇   进城动因   乡下进城女性   群体形象  
描述: 在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下,乡村向城市的流动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数以万计的农民开始涌向城市寻求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掀起了一股“民工潮”。到了新世纪,这一群体的发展更是蔚为壮观。其中有很多农村女性也纷纷加入到这支浩浩荡荡的队伍中。文学艺术取材于现实生活,因而,由乡入城的文学叙述也逐渐成为文坛上一个重要叙事潮流。在一些反映“乡下人进城”的文学作品中,作者们给予了乡下进城女性越来越多的叙述和关怀。然而,在众多的文学评论中,把“乡下进城女性”这一群体作为独立研究对象的却很少,本文选题的意义也就在此。
新中国60年女性导演叙事策略研究
作者: 李文英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导演   叙事策略   新中国成立  
描述: 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但直至1949年女编导仅仅是凤毛麟角。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才出现了一代代女性导演,尤其是80年代后,一批女性导演如黑马杀出重围,异军突起,形成了蔚为壮观的女性导演阵容。60年来,中国的女性导演以一部部银幕经典的小窗口见证了时代变迁演化和老百姓喜怒哀乐的社会大背景,取得了骄人的成就。本文致力于探究1949-2009年这六十年中国女性导演的叙事策略,运用西方叙事学理论和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结合女性导演的电影文本,从性别与叙事、叙述视角、女性意识、女性形象、叙事时间/空间等方面深入,
《林兰香》研究三题
作者: 杨玉英   来源: 扬州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形象   主题   风格   林兰香  
描述: 《林兰香》是清初一部重要的世情小说,在《金瓶梅》和《红楼梦》之间具有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小说文本从上世纪80年代被重新发现以来,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与其它世情小说的研究、与小说本身的价值相比,《林兰香》的研究仍稍显薄弱,还有进一步拓展的学术空间。本文在广泛吸收、借鉴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努力对小说进行深入探讨。第一部分,是小说第一主人公燕梦卿的形象论。“君子”是其形象的核心所在。小说中作者将“兰”作为燕梦卿的基本象征,以此来暗示其内在的君子身份,并从德、才两方面对这
论张爱玲小说的女性意识
作者: 李英兰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爱玲   女性经验   女性意识   小说创作   女性话语  
描述: 张爱玲是一个具有明确女性意识的现代女作家。1921年,她出生在上海的一个典型的封建遗老遗少家庭,她的文学生涯也在上海开始。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现代女作家,在四十年代的上海迅速崛起,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为红极一时女才子。在那个“肮脏、复杂、不可理喻的现实中”张爱玲似一颗彗星划了一道美丽的轨道,在浩淼的宇宙瞬间辉煌而过,留下了《传奇》和《流言》等惊世之作和无尽的论说与回味。她与上海这座远东第一大都会的关系是千丝万缕,难以言说的。当人们说起张爱玲的文学成就时,不能不提“十里洋场”的上海。上海造就了张爱玲,张爱玲是上
都市中的沉沦
作者: 王英纳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都市   “堕落”女性   女性意识   男权中心文化   社会转型  
描述: 本文以20世纪90年代都市文学中女小说家笔下部分“堕落”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堕落”女性是指在20世纪末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时期,市场化、商品化的都市中,背离传统公认的道德规范、利用肉体与男性进行交易以获利的那部分女性。她们一方面貌美,另一方面沉沦,在当代文学人物画廊中具有“恶之花”的特色。文中通过对人物形象特点的分析,追溯了它们文化思想上的根源,这也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 全文包括上、下两篇和一个简短的结语。上篇中以人物内在女性意识的强弱、对待外部世界的方式和态度将“堕落”女性形象大致分为四类,
< 1 2 3 ... 45 46 47 ... 51 52 5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