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英,勃朗特,Bronte,C.,,杨苡】搜索到相关结果 534 条
-
消费视域下的欲望呈现:论《画皮》
-
作者:
田右英
来源:
柳州师专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皮》
视觉
欲望
消费
-
描述:
在唯美的视觉盛宴里,电影让受众在美的艺术形式中消费欲望,满足自我的想象和审美的期待。《画皮》利用电影媒介的诱惑,召唤受众成为窥视欲望的主体,在男权话语的机制下,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可分为"天使"和"魔鬼"两大类,它满足了男性受众的情感欲望,同时让女性受众在潜意识中实现自我认同。
-
苦难歌者的独特叙事:了一容论
-
作者:
冯英涛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流浪
人性
坚韧
苦难
了一容
-
描述:
新时期西部文学取得了很大成就,回族、藏族等少数民族作家的审美经验和汉语写作成为当代文学不可或缺的补充和组成部分,也是西部文学和当代文学研究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新近活跃的东乡族作家了一容,来自底层生活的亲身体验和悲悯精神,形成其刚健质朴、或说苍凉悲郁的小说叙事特色。所以本文主要从"流浪"小说的独特叙事、生存苦难的批判审视、生命坚韧的女性形象等几个方面来研究讨论了一容小说创作的独特性。
-
试论凌叔华笔下的女性世界
-
作者:
冯英涛
来源:
科学时代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存价值
女性意识
生存状态
凌叔华
女性关怀
-
描述:
凌叔华是五四时期著名的女作家,她的小说多以女性视角来观照处在新旧交替时代的女性问题,从而使得她获得了更多、更细致的女性生命感受和生命体验。并对女性自身意识进行反思和自省,使其小说世界里的女性形象有了更深厚的文化内涵。
-
心灵的旅程:再读夏洛带·勃朗特《简爱》
-
作者:
翟淑英
来源:
阅读与写作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十年后重新拿起《简·爱》,感觉仍然是震憾,它像一个伟大灵魂的自白,带给人的是心灵的甘泉。夏洛蒂·勃朗特的语言超强表现力和思想的深刻洞察力的确让人叹为观止。小说成功塑造了一个为人格为爱情而放弃所有的伟大的女性形象,是一个平凡心灵的
-
五四女性文学的生命价值追求
-
作者:
李国英
来源: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蒙思想
生命价值
五四女性文学
主体意识
-
描述:
五四时期,女作家受启蒙思想的影响,群体觉醒,塑造了一系列青年知识女性形象,勾画出了五四女性对人生意义、生命价值的不懈探究和追求的轨迹。五四女作家及其女主人公从反抗旧家庭,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出发,在抗争奋进的过程中历尽艰辛,虽然严酷的社会现实使她们感到世事艰难,但她们追求生命价值的脚步并不停息。
-
万般无奈下的有效抗争——古代女性以自杀行复仇的文化意义
-
作者:
刘卫英
来源:
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复仇心态
以暴抗暴
文化模式
女性形象
文史相通
-
描述:
以自杀行复仇的女性 ,虽生前未能以弱凌强 ,蒙冤寻死后却生发出某种神奇的能量 ,虽未直接致敌于死地 ,却因此造成了轰动效应 ,引发民众的同情不平 ,促使官府代为平冤理怨。
-
歧视与压迫 斗争与反抗:《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中女主人公玛丽的人物形象剖析
-
作者:
徐英辉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命运
形象剖析
女性
-
描述:
《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是尤金.奥尼尔创作的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品之一,该剧描写了一个家庭的不幸的生活,作者深刻分析了女主人公玛丽的女性形象以及剧中主要角色的各自不同的命运以及造成此等命运的深刻的社会原因,详尽叙述并讨论了女性问题,揭露了这个社会存在的丑恶现象和严重的社会问题。《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是奥尼尔悲剧性家庭生活的艺术再现,他所提出的尖锐的社会问题时至今日仍然值得我们深思。
-
女性悲剧与物哀美——浅析《源氏物语》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韩善英
来源: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紫式部
光源氏
审美意识
女性悲剧
日本民族
“物哀”
《源氏物语》
悲剧命运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以悲剧与物哀美之间的关系为中心课题,具本分析了《源氏物语》中众多女性形象。她们既是日本女性美的象征,又各有不同的悲剧命运。她们的悲剧在于心哀,物哀美即是心哀美。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哀与美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
论虹影小说中的女性主义:以《饥饿的女儿》、《英国情人》、《上海王》等作品为例
-
作者:
杜庆英
来源:
柳州师专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虹影
小说
女性主义
-
描述:
当代中国新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虹影的大多数作品都是以女性为主角,塑造了大批女性形象,她的作品体现了强烈的女性主义色彩。本文试图借助相关女性主义理论,以她的三部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小说(《饥饿的女儿》《K》《上海王》)为例,通过分析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探讨虹影小说的女性主义。
-
浅析《激流》中的悲剧女性形象
-
作者:
黄立英
来源: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封建专制制度
悲惨命运
鸣凤
牺牲品
封建专制主义
巴金
三十年代
激流
女性形象
-
描述: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巴金创作了以《家》为代表的《激流三部曲》(《春》《秋》),在《激流三部曲》中,巴金的怀着极大的悲愤和深刻的同情,通过众多不同阶级、不同经历、不同年龄的女性的悲惨命运来揭露封建专制制度的罪恶的。她们都是被侮辱、被损害的对象,是专制主义和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她们的血泪、忧伤、痛苦、牺牲,以及她们的觉醒、抗争,对当时
<
1
2
3
...
35
36
37
...
52
53
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