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英,勃朗特,连洁】搜索到相关结果 536 条
-
杜丽娘的性格内蕴与舞台呈现
-
作者:
沈丰英
来源:
中国戏剧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代戏曲
舞台呈现
《牡丹亭》
内蕴
性格特征
杜丽娘
中国传统戏剧
人物形象
-
描述:
明代戏曲巨擘汤显祖在其名作《牡丹亭》中所塑造的人物杜丽娘,是一位极具光彩的古代女性形象。《牡丹亭》自明万历间问世,迄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作为当代的昆曲演员,应当怎样演绎杜丽娘这个人物形象呢?首要的,当是熟读汤显祖的原作,深入理解杜丽娘的性格特征;其次就是要在认真学习和掌握中国传统戏剧表演理论,仔细研究前辈艺术家对这一艺术形象成功演绎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条件特长,对这一角色加以再度创作,进行尽可能完美的舞台呈现。
-
意大利文艺复兴名画中的妇女形象
-
作者:
刘华英
来源:
齐鲁艺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艺复兴
绘画
女性形象
-
描述:
文艺复兴绘画艺术中的女性形象主要包括圣母像、裸女像和女性肖像,这些女性形象所具有的世俗性、现实性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精神,概括而言,即以人为中心的人神统一观、放纵的性爱观以及社会普遍的审美观。
-
爱之魂:再读夏洛蒂·勃朗特《简·爱》
-
作者:
翟淑英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爱》
爱情
精神
-
描述:
在《简·爱》中,夏洛蒂·勃朗特成功塑造了一个为人格为爱情而放弃所有的女性形象,是一个平凡心灵的坦诚倾诉,是一个朴素生命茁壮成长的真实旅程。简·爱的成长之旅带给了我们心灵上的慰藉和滋养,面对爱情与婚姻这一沉重的话题,她又将交给我们怎样宝贵的精神财富呢?
-
心素如简,人淡如菊:林风眠仕女画赏鉴
-
作者:
林琼英
来源:
颂雅风(艺术月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编者按 同样是探索女性形象的表现形式,中国艺术家显然走了一条与西方艺术家不同的路线:在继承本国传统的同时,学习西方的绘画手法,从而糅合出新的绘画语言。林风眠的仕女画在20世纪初期,因蹊径独辟而独树一帜。 在风景优美的枫丹白露,孕育了柔美而恬静的巴比松画派,也是在那里,负笈求学的弱冠画家将自己的名字凤鸣改成了风眠——凭风而眠。在那个“美育代宗教”的时代,年少轻狂却已被推上中国画坛领袖宝座的林风眠,在谈及艺术的前途和使命时曾用充满理想化修辞的口吻说:“艺术的第一利器,是她的美。
-
从朱淑真的诗词看女性意识的觉醒
-
作者:
何美英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意识
诗词
朱淑真
女性
-
描述:
朱淑真(亦作朱淑贞),宋代女词人,号幽栖居士,是宋代流传作品最多的女性作家之一,与李清照并称女性文学双壁。朱淑真自幼聪慧,通晓音律,能文善画,对诗词尤为擅长。她的作品从女性视域向我们展示了追求自主、要求独立的“自我”女性形象。在她的作品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一个历经挫折、痴迷真爱的女人对命运的抗争。她在这种挣扎、抗衡中体现出的觉醒的女性自我意识值得称道。她在诗词中以无畏的精神向我们揭示了女性细腻的情感世界,那种或强烈或朦胧的女性意识,成就了朱淑真诗词的永恒魅力。
-
两位悲剧女性形象之比较
-
作者:
潘群英
来源:
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
悲剧
权利
女性形象
-
描述:
美国现代两位小说家舍伍德·安德森和凯瑟琳·安·波特在他们的小说《林中之死》( 1933年 )及《被遗弃的维德奥奶奶》( 1930年 )中分别以其独特的写作手法描绘了格里姆斯太太和维德奥奶奶两个女性形象的悲剧命运。格里姆斯太太和维德奥奶奶的共同之处在于作为贤妻良母型的人物 ,她们的悲剧在于在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中 ,机器剥夺了人性 ,使她变成了一台喂食机器。维德奥奶奶一生中不断遭到恋人、丈夫、死亡的遗弃。但在临终之际 ,也凭借自己的努力改变了终生被动等待的命运 ,从而警醒后来的女性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我命
-
宿命与反抗:对李碧华小说的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严英秀
来源: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文化
李碧华小说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李碧华小说以鲜明的女性主义立场和独特的女性主义视角,塑造了富有叛逆思想和抗争意识的女性形象,对两性关系进行了深度拷问,向"吃女人"的男性霸权文化表示了强烈的质疑和有力的反抗.同时,也对女性自我弱势心理作出了深刻的审视和批判.
-
让“美”加重语文的感召力
-
作者:
高海英
来源:
神州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学语文
“美”
审美教育
思想性
思想教育
感召力
感受生活
工具性
-
描述:
知识传授过程中,要善于挖掘蕴含在教材中的美感因素,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 1 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 文章
-
下野地的女人们 --评董立勃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施津菊
关丽英
来源: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下野地的女人们 --评董立勃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希区柯克电影《艳贼》的女性主义解读及启示
-
作者:
蔡立英
方刚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艳贼》
女性主义
希区柯克
-
描述:
悬念惊悚大师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艳贼》是一部被忽视的希区柯克式的女性电影。影片融悬疑叙事与精神分析于一体,探索了女窃贼玛尔尼复杂的内心世界。该片把对父权制意识形态的颠覆表现为暗流汹涌,为中国电影的女性形象的塑造提供了一些启示。
<
1
2
3
...
34
35
36
...
52
53
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