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美,金婉婷】搜索到相关结果 224 条
-
略论自由间接引语在女性文学中的运用
-
作者:
蒋冬美
来源: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由间接引语
奥斯丁
女性主义
-
描述:
自由间接引语是文学作品中具有特殊文体功能的语言形式。文章意在分析这种侧面叙事手法用于女性小说后取得的独特效果,以它在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中的运用为例,对其文体效果加以分类和评述,认为自由间接引语的运用加强了小说本身的讽刺效果,成功地解剖人物叙述表面的矛盾,揭示人物心理后面潜藏的深刻社会背景,从而更深层地宣扬了女性作家忤逆男性为纲的保守社会的思想。
-
觉醒与困惑——论“五四”女性文学中的爱情抒写
-
作者:
樊青美
来源: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四"女性文学
觉醒
爱情
困惑
-
描述: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女性文学,始于"五四"时期。从历史纵向上看,它打破了男性话语一统天下的局面,以初步觉醒的女性情怀,发出了步入社会、创造人生、追求爱情、人格独立的呼声,为中国的女性文学打开了道路,具有开拓意义;从横向上看,它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男作家所无法替代的女性心理情怀和艺术气质,加入了"五四"文学的大合唱。本文从创作实际入手,着重考察"五四"女性文学中关于爱情的抒写,突出其"觉醒而又困惑"的特点。
-
离愁作雾疑沉水,晓病如烟尽著山:王采薇《长离阁集》解析
-
作者:
焦桂美
来源:
青年思想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诗
清代
孙星衍
江苏省
女诗人
中国女性文学
发展史
袁枚
丈夫
相思
-
描述:
王采薇(1753—1776),字玉瑛,江苏省武进县人。父王光燮,乾隆元年(1736)进士,曾做宜黄县知县。王采薇从小聪颖端丽,爱读诗书,工楷法。十九岁嫁给被袁枚称为天下奇才的阳湖才子孙星衍,婚后夫妇感情甚笃,生有二女,先后夭折。王采薇产后致疾,竟以二十四岁的青春年华猝然而逝。在中国女性文学发展史上,尤其是在清代女诗人中,王采薇犹如一颗耀眼的流星,虽一闪即逝,却留下了瞬间的辉煌。她短暂的一生作诗二百多首,收入《长离阁集》的
-
当代女性研究生生活理想教育研究
-
作者:
袁美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活理想
生活理想教育
女性研究生
-
描述:
生活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方式和生活标准的追求目标,主要包括人们对衣食住用行以及爱情、婚姻、家庭生活等方面的设想。近年来,新时代女性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女性人才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支人才队伍。女性研究生作为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女性,她们未来的生活是否幸福、生活理想是否科学事关国家高素质人才价值的实现,关系到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构建,加强女性研究生生活理想教育有利于引导女性研究生从成才走向成功,实现个人享受与社会贡献的有机结合。本文始终以女性研究生生活理想的树立为主线,结合女性研究生的
-
审视自我 社会学经典、当代和跨文化阅读 第6版
-
作者:
美
马雪尼斯
美
贝诺克瑞提斯
来源: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图书
-
描述:
本书是一本社会学选集,包括了77篇社会学经典、当代和跨文化研究的代表性作品,多方面反映了社会学的多元观点和方法,内容涉及社会学原理、社会问题、女性研究、婚姻家庭、动物权利等广泛领域。其中经典代表作选取了大部分社会学奠基者如迪尔凯姆、马克斯·韦伯等大家的……
-
硕士生求职就业中的性别差异研究
-
作者:
杨钋
史祚美
来源:
教育发展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求职过程
性别差异
就业质量
-
描述:
随着研究生扩招和女性研究生比例的提高,女性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并没有因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得到明显的改善,劳动力市场中仍然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通过对2005年和2009年北京大学“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在求职过程方面,2009年女硕士倾向于把中介和亲戚朋友作为求职信息来源,她们更重视工资待遇,但是她们的求职面试比和求职花费均低于男性。在就业满意度方面,2009年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男性毕业生在求职面试比方面的优势显著地提高了他们的就业满意度。2005年男性与女性的求职过程无显著差异,而
-
善心女人的故事:比较褔娄拜的〈一颗单纯的心〉和史坦恩的〈好安娜〉
-
作者:
张学美
来源:
NCUE Studies in Language, Literature, Translation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褔娄拜
《三个生命》
三个故事》
史坦恩
女性研究
《
<
一颗单纯的心>
-
描述:
这篇论文主要是比较两个好心老女人的故事, 一个是法国作家褔霎拜的〈一颗
单纯的心) ,另一个是美国作家史坦恩所写的(好安娜) 0 < 好安娜〉是史坦恩第一本
书《三个生命〉中的第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起源之一就是褔霎拜的( 一颗单纯的
心) ,而褔霎拜的故事也是一本选集〈三个故事》中的一个,两个故事都是有关一名
女仆如何牺牲奉献、帮助主人及朋友的过程。虽然题材一样,主冒和表现方式却大
异其趣,褔霎拜的故事把女仆菲莉西蝶描述成一位圣者,有着高洁的灵魂,而史坦
恩笔下的安娜则状似权威、实则对传统驯服屈从, 用以
-
Tales of Good-hearted Women:A Comparison of Gustave Flaubert's "Un Coeur simple" and Gertrude Stein's "The Good Anna"
-
作者:
张学美
来源:
SPECTRUM : NCUE Studies in Language, Literature, T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颗单纯的心
史坦恩
三个生命
福娄拜
女性研究
好安娜
三个故事
-
描述:
這篇論文主要是比較兩個好心老女人的故事,一個是法國作家福婁拜的〈一顆單純的心〉,另一個是美國作家史坦恩所寫的〈好安娜〉。〈好安娜〉是史坦恩第一本書《三個生命》中的第一個故事,這個故事的起源之一就是福
-
不可告人的秘密?一个关於性工作研究中的性、性别与知识生产的反思
-
作者:
陈美华
来源:
台湾社会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方法论
性
反思性研究
性工作
性别
-
描述:
知識生產並非在權力真空的情形下進行,作為社會存有的研究者往往就是影響整個研究過程的因素之一。本文將以筆者從事性工作研究的田野經驗為例,分析性別、階級與性這三個往往相互交織的社會範疇如何使得知識生產的過程成為權力的試煉場。筆者將指出,娼/良二分的意識型態如何使得研究者以性別分化的方式進入田野場址,以及女性研究者在性工作研究中的特殊情境。其次,在性工作長期被污名化的情形下,筆者和被研究的性工作者之間除了階級差異之外,性實踐上的差異尤其使得筆者悄悄挾帶進場的(性)偏見與預設影響了筆者的田野經驗。但,筆者被「誤認
-
大学生分离-个体化团体谘商之影响分析
-
作者:
莊慧美
卓紋君
来源:
中华辅导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college
个体化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Bowen取向团体谘商
students
individualization
separateness
心理适应
大学生
adjustment
oriented
Bowen's
分离
group
-
描述:
本研究依據Bowen取向設計了一個為時六週,二十一小時的原生家庭探源團體。參加成員為南部某科技大學學生八位,兩位男性、六位女性。研究者採用「大學生心理適應量表」四個分量表、「家庭系統分化量表」四個分量表來評估團體對成員心理調適之影響。團體進行前、團體結束後一週以及一個月後皆進行訪談與量表施測,以探討此團體介入對成員的改變情形。從兩份量表上分析前、後測三次的差異,家庭系統分化量表分數改變幅度差異有限,大學生心理適應量表分數改變差異較多。從成員訪談的分析結果發現:本團體促進成員「從他人回饋,更了解家庭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