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美,斯坦斯基,Stansky,P.,,唐岫敏】搜索到相关结果 459 条
-
国外奢侈品广告中神话与身份构建的符号学研究——以香奈儿和路易威登为例
-
作者:
李美莲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广告
神话
奢侈品
身份构建
符号学
-
描述: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外奢侈品在中国掀起了消费热潮,中国奢侈品的销量日益增加。精英群体和年轻人是两大消费主要人群,前者将奢侈品看作社会地位的象征,后者认为奢侈品是个性的体现。可见,奢侈品在国人心目当中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奢侈品的消费是一种高档消费的行为,她们以昂贵的价格,卓越的品质和高贵的气质赋予她的拥有者独特的身份象征。某种程度上来说,奢侈品这种鲜明的身份构建,也是社会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据调查,广告对塑造人们对奢侈品的理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利用符号学的原理,选取世界顶级奢侈品牌香奈儿
-
中韩现代女作家的女性意识比较研究:以萧红与姜敬爱为中心
-
作者:
金美英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叙事
萧红
女性形象
姜敬爱
-
描述:
中韩两国自古以来就是隔海相望的近邻,同属于儒家文化圈,在政治、经济、文化、文学等领域都有深入的交往与相似的历史。特别是19世纪末以来,中国与韩国都不同程度地遭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经历了共同的历史命运,形成了类似的文学现象。作为生活在20世纪后半期的韩国公民,我认为深入探讨20世纪这段历史极具意义。笔者在韩国时就对此给予了充分的关注,本科和硕士期间曾选择这一话题进行研究。2008年,当我有幸从韩国考入浙江大学就读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专业博士,基于上述状况,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中韩两国现代女作家女性意识比较研
-
美在川西:论李劼人“大河小说”中的艺术美
-
作者:
王洪美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劼人与大河小说
空间美
女性形象
地方语言
艺术美
-
描述:
的生活样态、心理状态、语言口吻等,给后人呈现了一个原汁原味的川西世界。李劼人善于开采外显世界里的各种内隐的美。他有
-
论奥斯卡·王尔德社会喜剧中的双重性
-
作者:
李美璇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物
社会喜剧
双重性
矛盾
-
描述:
奥斯卡·王尔德出生于都柏林的英国著名剧作家,唯美主义的倡导者。他的一生都处在英国的19世纪维多利亚中晚期,这是一个多重矛盾已达到极限的时代,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王尔德找到了表达其双重性与矛盾性的舞台,并在文学创作中寻求融合双方的可能。他的四部社会喜剧:《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1892),《一个无足轻重的女人》(1893),《理想丈夫》(1895),《认真的重要性》(1895),很好的体现出他对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又批评又接纳的特点,这种双重颠覆了传统的思维模式,为作品增添了特殊的意义,同时他也以他特有的方式来诠释
-
都市里的农家女:论新世纪以来文学叙述中的乡下进城女性
-
作者:
宋美英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存境遇
进城动因
乡下进城女性
群体形象
-
描述:
在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下,乡村向城市的流动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数以万计的农民开始涌向城市寻求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掀起了一股“民工潮”。到了新世纪,这一群体的发展更是蔚为壮观。其中有很多农村女性也纷纷加入到这支浩浩荡荡的队伍中。文学艺术取材于现实生活,因而,由乡入城的文学叙述也逐渐成为文坛上一个重要叙事潮流。在一些反映“乡下人进城”的文学作品中,作者们给予了乡下进城女性越来越多的叙述和关怀。然而,在众多的文学评论中,把“乡下进城女性”这一群体作为独立研究对象的却很少,本文选题的意义也就在此。
-
女性的冲决樊篱
-
作者:
陈美珍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通俗小说
嬗变
女性形象
-
描述:
16—18世纪是中国通俗小说蓬勃发展和繁荣阶段,本文试图勾勒这一时期通俗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的整体风貌,展示这一时期女性形象嬗变的历史轨迹。在具体的研究中,本文把16—18世纪这一历史时期分为三个时段:16世纪、明末清初和清康乾,同时以大量的小说文本为基础,以代表性的作品为研究的主要线索,对各个不同时段通俗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梳理。女性形象在不同历史时段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但总的来说通俗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经历了一个由被扭曲到觉醒和反抗的过程,逐渐地由文本边缘向中心靠拢。
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
-
论英语中女性语言的形象
-
作者:
陈红美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描述: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社会语言学家关于女性语言问题研究成果的同时,结合作者对女性语言的见解,对英语中女性语言的特点和形象再次进行探讨。为此,本文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进行:〈1〉总结英语社会中,女性语言的特点
-
《海上花列传》中的妓女形象
-
作者:
刘美燕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认同
职业化生存
都市近代化
青楼文学
现代质素
妓女形象
《海上花列传》
-
描述:
本文从妓女形象入手,在回溯青楼文学的基础上结合晚清上海特殊的文化背景,对《海上花列传》进行研究。全文分为四章: 第一章是引言。首先,我们对传统青楼文学进行概说,将《海上花列传》放到史的维度上去关照。其次,在对《海上花列传》研究成果整体回顾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尽管读过此书的人都拍案叫好,然而一个多世纪以来,研究成果不仅寥寥无几而且相当粗略,多限于作者生平考略、作品形式方面。而事实上,作为上海都市近代化进程的见证物的《海上花列传》,其与传统的青楼文学作品相比,显露了一些独特的质素。这些新的质素(而不只
-
俞正燮考据学研究:以女性人物为中心的考察
-
作者:
孙建美
来源:
淮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俞正燮
《癸巳类稿》
《癸巳存稿》
考据学
女性
-
描述:
俞正燮考据学的背景独特。一方面,俞正燮生活在清代嘉道时期,国势由盛转衰,考据学正处于转型之际,而女权主义已孕育着一些变革的积极因素;另一方面,俞正燮独特的人生阅历和学术品格也有影响。俞正燮考据学的成就突出。在对女性人物考据的视角下,俞正燮的妇女思想独树一帜,他不仅以非凡勇气和魄力,积极提倡男女平等,切实维护妇女权益,如他提出反对缠足、室女守志、逼女殉节、一夫多妻以及妒为女人恶德等,而且极力表彰历史上的巾帼英豪,再现她们的传奇人生;俞正燮的考据方式灵活多样,主要有训诂、订误、辩诬、考异等,考据观点新意迭出,
-
一段起程于女性心灵的历史
-
作者:
李美荣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人的想象力
爱
生态女性主义
相互关联
和谐
-
描述:
本文是关于维拉·凯瑟的两部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作品:《啊!拓荒者》以及《我的安东尼娅》。本文是通过应用生态主义来解读作者试图表达的作品中的深层次意义。在美国19世纪初期中西部独特的地理环境大背景下造就了凯瑟作品中的这些引人瞩目的女性人物。在此,我们会研究这些女性的独特性,她们的性格,她们人生观如何形成,以及女人之间,女人和男人之间,人和自然间相互关联的关系,等等。凯瑟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主题,女人,自然以及其相互关联的紧密性使我对使用生态女性主义的理论来解析她的这些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凯瑟描绘了一个美好的世界
<
1
2
3
...
35
36
37
...
44
45
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