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美,厄休拉·勒古恩,Ursula,K.Le,Guin,,段宗忱】搜索到相关结果 235 条
-
民族旅游中性别歧视现象的人类学透析
-
作者:
吴晓美
来源:
青海民族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游客
性别歧视
男性从业者
民族旅游
女性形象
-
描述:
长期以来,在绝大多数社会中,女性被排斥在社会高层以外。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现实造成了民族旅游中女性的病理化形象和女性游客的不公平地位,旅游业也因此形成女性主导,而男性受压抑受贬斥的行业性别。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建立游客与东道主的真诚友谊,是顺应世界性别公平潮流的有效措施。
-
女性主义用于电影文本解读的误区:以《从撒切尔夫人看女性社会角色的重新构筑》为例
-
作者:
欧阳静美
来源: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
解读
女性主义
-
描述:
从以要求"平等、人权"为主要目的的女性主义的第一次浪潮来袭,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女性主义的第三次浪潮,女性主义的研究范围和研究要素不断扩展着,女性主义的研究者不仅对现实现象、对象进行分析,也对电影、电视、网络等媒体中的女性形象有所研究。就电影来说,普遍使用女性主义的观点解读电影文本,是否不妥?本文将对大量使用女性主义解读电影文本而出现的问题进行阐述。
-
独支天穹的柔弱之肩
-
作者:
梁美恋
来源:
北方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蒙古秘史
女性地位
女性形象
-
描述:
《蒙古秘史》是关于蒙古族对自己族源记忆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的印证。《蒙古秘史》讲述了蒙古男人马背上打江山的故事,蒙古族成长的足迹,神圣家族在绝境中浴血草原,血脉在困境中延续的历史画卷重现眼前。“一天生的苍狼与一白色的鹿生了一个名叫巴塔赤罕的人”,这是蒙古族源的最早追溯。野性坚毅的苍狼和聪灵忍耐的白鹿是一些跋涉在历史深处的男女之人。
-
解构“天使”颠覆“妖妇”——论《金陵十三钗》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王美红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解构“天使”颠覆“妖妇”——论《金陵十三钗》中的女性形象
-
“娜拉”回来后会怎样?
-
作者:
王美红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使型”女性
韩国偶像剧
“娜拉”式的女性
-
描述:
韩国偶像剧中塑造了一种为了追求自我价值而离开男人的"娜拉"式的女性形象,这类女性形象揭示了现代女性的生存困境,即在与男性的妥协中或丧失了自我的爱情,或在对男性的反抗、独立中走向爱情的绝望。
-
俄罗斯社会新女性: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将军和他的部队》
-
作者:
王玉美
来源:
俄语学习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自主
女性主体意识
开明自信
-
描述:
《将军和他的部队》是俄罗斯作家格·弗拉基莫夫写于1996年的关于二战题材的长篇小说。新的俄罗斯社会现实给作家的创作带来了新的因素,作品中出现了具有主体意识的新型女性形象。
-
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中的女性美探析
-
作者:
王庆美
来源: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伊豆的舞女》
成因
川端康成
-
描述:
的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同时还受日本传统审美意识和佛禅的影响。本文试对薰的女性美和川端女性观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
-
试论英国文学中女性文化主体地位的发展
-
作者:
欧阳美和
王传举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国文学
女性意识
文化主体地位
女性形象
-
描述:
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中的巴斯妇人、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中的波西亚、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中的简·爱和《谢利》中的谢利,这四位女性形象是英国文学中女性争取妇女主体地位的典型代表。通过分析这四位女性人物所表达出的女性意识,我们可以看出在英国文学中,女性的文化主体地位的发展经历了觉醒、抗争和确立三个阶段。在父权制的社会中,妇女要摆脱他者的地位,摆脱受压迫的地位,除了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赢得自己在婚姻爱情上的自由外,更应该关注女性本身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女性只有作为第一位的、独立自在的人来表
-
新女性新生活:《儒林外史》独树一帜的沈琼枝
-
作者:
张永美
来源: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生活
吴敬梓
沈琼枝
新女性
-
描述:
沈琼枝是《儒林外史》所塑造的一位奇女子,她才貌兼备,知书达理,但却并不任人摆布,她是书中众多女性里唯一敢于追求新生活的新女性。她聪明而刚烈,令人击节称赞。沈琼枝这个新女性形象的出现,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作者个人的独特经历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个具有妇女个性解放意识的光辉形象也将闪耀千古。
-
《倾城之恋》中白流苏的悲剧性
-
作者:
杨美林
来源:
枣庄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依赖性
男权社会
悲剧性
-
描述: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的代表作,文中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白流苏,这个人物从一出现就引起了文坛与学者的关注。本文从白流苏的两次婚姻以及白公馆淡薄的亲情两个角度,阐述白流苏的悲剧性命运。本文也从以男权为中心的文化传统和白流苏自身性格弱点两方面对造成白流苏悲剧性命运的原因作了简要分析,进而得出当代人在恋爱婚姻方面的深刻启示。
<
1
2
3
...
9
10
11
...
22
23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