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虚拟与神创:玄女形象的产生及其文化内涵
作者: 东南清   来源: 作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玄女   道德伦理观   原始崇拜  
描述: 玄女是我国古老神话中的一个女性形象。她出现在许多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和道家经典之中。关于她的传说有很多,本文将从玄女形象的起源问题进行探讨,并分析其中的文化内涵及意蕴。主要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一、从玄女产生的过程看远古时期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趋势;二、从玄女形象的演变反映出原始人类社会的发展;三、殷周时期道德观对玄女形象的影响。本文力争通过对以上三方面的论述,找到玄女形象产生的原因及其文化内涵。
女性绘画的自述性特征
作者: 高毅清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画家   情感体验   女性艺术家   女性意识   女性话语   自述性   创作观念   绘画   女性形象   审美理想  
描述: 女性绘画的自述性特征高毅女性绘画在我国的美术发展中具有艺术语言不断成熟,艺术思维走向深化,艺术观念丰富多元的创作特征。任何地区的美术创作,女性画家都是一支由弱到强、不可忽视且富有特色的艺术表现力量。她们以女性特有的柔韧和对世界的敏锐观察,对生活的细...
论迟子建小说中的“灵性”人物
作者: 陈清   吴辰   段曦   来源: 北方文学(中)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灵性”人物   艺术光彩   萨满   亡灵  
描述: 迟子建小说中汇集着各类人物形象,例如女性形象,儿童形象,知识分子形象等。但她小说中还有一类特殊的人物,虽不是出现最频繁,但具有鲜明的特色,即“灵性”人物。笔者界定的迟子建小说中的“灵性”人物指的是带有灵异色彩的一类,包括通灵人物和亡灵形象。这两类人物在有神秘色彩的同时,还被赋予诗意的光彩,因此笔者称之为。灵性”人物,灵异与灵性生命兼具。笔者将分别从“灵性”人物的溯源,“灵性”人物的分类以及此类人物的共通性入手进行分析,以呈现迟子建小说中“灵性”人物的独特艺术魅力。
略论祥林嫂悲剧的二重性
作者: 李海清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论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悲剧   祥林嫂   悲剧人物   女性形象   个人悲剧  
描述: 在鲁迅塑造的为数不多的女性形象中.祥林嫂是其中之一,祥林嫂是个悲剧人物,她的悲剧,既是个人悲剧又是社会悲剧。
绿华窈窕,梦里雅歌:《绿的梦》赏析
作者: 李浏清   来源: 山东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绿的梦》   佚文赏析  
描述: 作者认为,<绿的梦>作为体现沈从文40年代文学创作实验中被忽视的一章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沈从文在此人生阶段与时代环境下对美另辟蹼径的诉求与探索.<绿的梦>的创作主题是在爱欲经验表征后作者关于神性生命形式与抽象人生本质的讨论,格调幻美与写实并济,与<看虹录>相比,有其过渡特色和新变价值.本文主要从作品的质感、色泽;文中出现的多组意向,作品中展现的女性形象及沈从文对古今多种文体的移借、整合入手,试图走近沈从文后期创作皎丽的,庄严的,悲剧而神性的美学视野.
陈若曦小说的女性意识
作者: 吕雅清   来源: 华章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群体   女性意识   女性问题   女性形象  
描述: 自开始小说创作以来,陈若曦就不断地通过与女性问题密切相关的婚姻、爱情、家庭这个中介,以不同的形态展现其所特别关注的写作主题--关注女性问题、表现女性命运、反思女性群体的特定存在.本文重在阐述作家早中期小说创作通过一系列女性形象的塑造,以不同的形态展现了作家所特别关注的这一写作主题,流露出了作家鲜明的强烈的女性意识.
亚当身上永远的一根肋骨:评苏童的《妇女生活》中的三个女性形象
作者: 康清莲   来源: 川东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杀未遂   婚姻悲剧   妇女生活   母亲   风湿性关节炎   新写实小说   三个女性   女性形象   肋骨   女性文学  
描述: 有人说,苏童的小说是以其浓郁的江南情调和唯美派的叙事风格在中国当代文坛上独树一帜,领尽风骚。无疑,塑造一个又一个或美或五又美又五的女性形象尤其是苏童的拿手好戏,颂莲、、小算、秋仪、朱委……这一红粉系列,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然而他们作为妻、作为妾、作为女性,身上就永远烙印上其深深的性别特征:美丽、聪明、善良、丑陋,愚蠢、软弱、庸俗、尖刻、依附……单看《妇女生活》这个题目,我们就知道这位如同生活在“女儿园”里的苏童又在他女性文学的画廊里增添了精彩动人的几幅画卷。一《妇女生活》是由三个故事组织起来的——“饿的
《无名的裘德》中淑•布莱得赫的形象分析
作者: 孙立清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宗教思想   婚恋自由   《无名的裘德》   抗争   性别角色  
描述: 《无名的裘德》是哈代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争议最大的一部。哈代因为抨击当时的婚姻制度而招致众多非议,从此放弃了小说写作。这部小说塑造了一个反传统的新女性形象,淑·布莱得赫。她饱读群书,接受了诸如斯图亚特·米勒等思想家和哲学家的新思想而具备了一些新女性的意识。她渴望在男权社会争取独立的自我,渴望自由和理想的生活,并对压迫女性的维多利亚婚姻产生了自然的抵触而冲撞了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角度入手分析淑的独立意识和抗争历程以及哈代的女性观。
陈若曦后期婚恋小说创作论
作者: 吕雅清   来源: 世纪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形象   父权社会   性别文化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描述: 通过各类女性形象和男性形象的塑造,海外华文女作家陈若曦在其后期婚恋小说创作中表现了父权社会的性别文化模式既限制了女性的发展,又束缚了男性的自由这一社会历史与现实。她把女性问题作为社会问题的一部分,和人的问题放在同一层面来探讨,以此进一步引发我们对人本身结构的反思。
试题创新I
作者: 贺清贞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三文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1.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用平实的语言表达出来。 我后院里的画眉低首唱着如思如慕、流水般的婉转的歌曲,一遍又一遍,我强烈的感觉是,它这样做只是自得其乐。有时候,它似乎像一个住在公寓里的专业
< 1 2 3 ... 10 11 12 ... 26 27 2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