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德,戴特·奥藤】搜索到相关结果 199 条
-
明清易代之际女遗民形象的书写与建构
-
作者:
汪德方
来源:
台湾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华姜
明清易代之际
商景兰
女遗民
王端淑
屈大均
-
描述:
明清易代之际以其牵涉人数之多、幅员之广、时间之长,无论是在当时或今日之学界,都有极丰富的言说与讨论。然无论是当时或现今学界的研究与言说,多集中於「士人」生命的断裂与认取,忽略了易代的苦难与身分认同实是真切地体现於每一个个体身上,诸如乱离中的女子藉题壁诗文留下一己的生存过的痕迹,并成为时代动荡的见证者之一。惜这样的声音仍是断续不全的。随着明清女性文学的受重视,正好提供我们观看易代之际女性自我发声的一个切入角度:作为能诗善文的主体,面临明清易代之际的才女,或许在诗文中透露出自己亲历苦难的感受,并於其中寄寓了一
-
数学史上的花木兰
-
作者:
安东尼德美勒
来源: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沙堆
索非
叙拉古
数学史
勒布朗
工科学校
热尔曼
女性研究
一个问题
令人
-
描述:
公元前212年,罗马军队入侵叙拉古,年近80岁的阿基米德正在全神贯注地研究沙堆上的一个几何图形,因此疏忽了罗马士兵的问话,结果被长矛戳死。18世纪,索非·热尔曼在一本名为《数学的历史》的书中看到这一幕,她想,如果一个问题能令人痴迷到将生死置之度外,那么这必定是世界上最迷人的问题了。从那以后,15岁的巴黎女孩索非·热尔曼对数学着了迷。她经常学习到深夜,研究欧拉和牛顿的著作。那时,学术界不鼓励女性研究数学,因为有专家称,女性的智力没办法读懂数学,甚至有一种迷信的说法:每一个
-
数学史上的花木兰
-
作者:
安东尼·德尼罗
来源:
青年博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校
巴黎
数学史
女性研究
数学家
拉格朗日
花木兰
费尔马大定理
学数学
布朗
-
描述:
公元前212年,罗马军队入侵叙拉古,年近80岁的阿基米德正在全神贯注地研究沙堆上的一个几何图形,因此疏忽了罗马士兵的问话,结果被长矛戳死。 18世纪,索非·热尔曼在一本名为《数学的历史》的书中看到这一幕,她想,如果一个问题能令人痴迷到将生死置之度外,那么这必定是世界上最迷人的问题了。 从那以后,15岁的巴黎女孩索非·热尔曼对数学着了迷。她经常学习到深夜,研究欧拉和牛顿的著作。那时,学术界不鼓励女性研究数学,因为有专家称,女性的智力没办法读懂数学,甚至有—种迷信的说法:每—个数字都被上帝赋予了神的力量,如果
-
数学史上的花木兰
-
作者:
安东尼·德尼罗
来源:
情感读本(意志篇)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公元前212年,罗马军队入侵叙拉古,年近80岁的阿基米德正在全神贯注地研究沙堆上的一个几何图形,因此疏忽了罗马士兵的问话,结果被长矛戳死。 18世纪,索非·热尔曼在一本名为《数学的历史》书中看到这一幕,她想,如果一个问题能令人痴迷到将生死置之度外,那么这必定是世界上最迷人的问题了。 从那以后,15岁的巴黎女孩索非·热尔曼对数学着了迷。她经常学习到深夜,研究欧拉和牛顿的著作。那时,学术界不鼓励女性研究数学,因为有专家称,女性的智力没办法读懂数学,甚至有一种迷信的说法:每一个数字都被上帝赋予了神的力量,如果有
-
从欧洲角度看法国妇女取得的“胜利”
-
作者:
C.泽德芒
江小平
来源:
国外社会科学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政策
家庭关系
男女平等
已婚妇女
妇女运动
社会保障
法律
生育技术
法国妇女
工人阶级
-
描述:
“胜利”概念的应用常常与妇女有关,特别是当人们解释法国妇女运动的危机时,更是频繁地涉及到这一概念。然而,这个令人联想起其他运动(如工人阶级取得的“胜利”)的词儿,向人们提出了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它指的是哪些方面的胜利?其性质是什么?通过哪些斗争或哪些人取得的?是最终的胜利,还是容易失去的或有倒退危险的胜利?
-
学习帅孟奇伟大的人格风范
-
作者:
任芳瑶
张德义
来源:
湘潮(下半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桂
帅孟奇
人格风范
妇女解放
党员干部
干部工作
李屺阳
中央组织部
组织工作
妇女工作
-
描述:
[1];李屺阳的《向帅大姐学习——读》一文,赞扬了帅大姐的伟大人格和高尚道德,提出广大党员干部要向她学习[2];刘桂元的《帅孟奇》一文,介绍了帅孟奇的生平[3]。但是,有关帅孟奇组织工作的研究,是学界研
-
社会性别主流化框架下德国女性主义语言政策
-
作者:
张智
孔德明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政策
女性称谓
性别主流化
性别平等
-
描述:
随着妇女运动的发展、女性自我意识的提高及社会性别主流化概念的推行,女性在德语语言上的不平等待遇尤其是以阳性称谓泛指两性的现象遭到了女权主义者的批判。她们要求语言上的两性平等权,这对德国语言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导致一系列法律条例的出台,从体现性别平等的角度对涉及女性的人称称谓作出了规定。新的职业、职务和头衔名称被引入,法律、行政和媒体语言中,女性的可见度明显提高。
-
新农村新生活新女性
-
作者:
高德刚
董艳杰
来源:
乡镇论坛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
农村妇女
幸福家庭
教育理念
新女性
新农村
女性社会地位
心理调适
-
描述:
“俺活这么大岁数了,还是第一次参加这种培训,原先以为白天下地,晚上洗洗衣服干点家务活就是咱们女同志的本分。今天听专家一讲才知道,原来咱们农村妇女的生活也可以和城里人一样丰富多彩!”4月17日,刚参加完山东省临邑县翟家镇“新农村新生活新女性”之幸福家庭创建培训后,赵湾村62岁的村民田玉兰不由自主地与笔者聊了起来。当天,县委党校讲师庞雪莲结合幸福家庭创建,就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健康心理调适、家庭教育理念、农村妇女组织作用等给大家进行了分析讲解。
-
印共(马)胜利之路: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
作者:
维贾·普拉沙德
官进胜
邱显平
来源:
国外理论动态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国平均水平
外国投资
《前线》
政治权利
村民自治制度
社会主义性质
印共
马
妇女组织
-
描述:
美国著名左翼网站http://www.counterpunch.org于2006年5月13日和5月20日,分别发表了维贾·普拉沙德(VijayPrashad)和亚历山大·科伯恩
-
女性主义、科学和反启蒙思想的批判
-
作者:
桑德拉·哈丁
都岚岚
来源:
上海文化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蒙思想
社会关系
女性主义者
科学问题
妇女运动
女性主义批评
后现代主义
经验主义者
女性主义认识论
男性中心主义
-
描述:
在美国女性主义中,围绕是否有女性主义的科学和认识论这一问题展开了一场新兴的争论。处在科学传统中的女性主义者试图改良和变革这些传统中的理论和实践,以便创造出不像主流男性中心主义那种有失偏颇和扭曲的世界表征系统。他们希望对自然和社会生活作更为真实的表述;希望有科学的阐释可以为提高妇女的状况提供有益的指导。除
<
1
2
3
...
14
15
16
...
18
19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