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德,戴特·奥藤】搜索到相关结果 143 条
-
超越女权—从伊迪丝·华顿的纽约小说看其性别观的转变
-
作者:
孟德燕
来源:
上海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伊迪丝·华顿
解构
社会性别
女性主义
-
描述:
伊迪丝•华顿(Edith Wharton,1862-1937)是20世纪初美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她的作品大都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老纽约”上流社会为背景,真实地描述了纽约的社会风俗和礼仪,辛辣地讽刺了上流社会的保守、虚伪和对人性的压抑。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些纽约系列作品中,华顿描述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老纽约社会的婚姻和两性关系。这和她自身的成长的经历密不可分。她接受过老纽约社会对女性的教育——做上流社会客厅里的 “装饰品”,经历了婚后的苦闷和挣扎,最终挣脱了婚姻的束缚,成为一名以写作为职业的独立女性。 本
-
第二性 全2册
-
作者:
西蒙娜德波伏瓦
来源: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图书
-
描述:
《第二性I》副标题为“事实与神话”,作者从生物学、精神分析学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女性的观点出发,剖析女人变成“他者”的原因;随后,通过对人类历史的梳理,深刻地揭示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今女性的命运;最后,本书以蒙泰朗、劳伦斯、克洛岱尔、布勒东和司汤达五位著名作家为例,对男性制造的“女性神话”进行分析,探讨男人眼中的女性形象及其体现的思想。《第二性II》副标题为“实际体验”,从存在主义的哲学理论出发,对女人一生中的不同时期(童年、青春期、性启蒙时期、婚后、为人母和步入老年后)进行正面考察,同时对她一生可能遇到的经历
-
女性形象建构下的命运纾解
-
作者:
孙孟然
黄德志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杜拉斯
王安忆
命运纾解
女性形象
-
描述:
杜拉斯与王安忆,这对中法文坛里素未谋面的姐妹,在不同的时空际遇间徘徊独行以寻求宿命拷问的终极意义。而两者更是通过《情人》及《长恨歌》两部作品的文学叙事下,女性形象建构的自传性与虚构性,同时在这种情爱“失真”以及宿命嘲弄的迷乱境地中进行着个体生存认同意义上的命运纾解。
-
影片《越位》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李迪
孔德刚
来源:
美与时代(下)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
造型
反叛意识
《越位》
女性形象
-
描述:
《越位》是伊朗导演贾法·帕纳希执导的一部女性电影,影片采用纪实手法展现了6位伊朗女孩试图“越位”到德黑兰球场观看足球赛而被士兵抓捕到后台聚集地的故事,既体现了伊朗社会中女性在宗教压制下失去人身自由的生存状态,同时又揭露了伊朗国家制度对女性严苛限制的弊病,进而隐喻了对于伊朗社会制度的些许反叛意识。影片中雌雄莫辨的女性形象造型补充和丰富了伊朗电影的银幕女性形象,开拓了全新的审美视角,对现实社会伊朗女性的行为方式具有启发作用,同时也折射了伊朗现实生活中女性的艰难处境,对其制度的合法性提出了挑战。
-
女性形象建构下的命运纾解——以杜拉斯《情人》与王安忆《长恨歌》的比较研究为例
-
作者:
孙孟然
黄德志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杜拉斯
王安忆
命运纾解
女性形象
-
描述:
杜拉斯与王安忆,这对中法文坛里素未谋面的姐妹,在不同的时空际遇间徘徊独行以寻求宿命拷问的终极意义。而两者更是通过《情人》及《长恨歌》两部作品的文学叙事下,女性形象建构的自传性与虚构性,同时在这种情爱“失真”以及宿命嘲弄的迷乱境地中进行着个体生存认同意义上的命运纾解。
-
浅析郁达夫小说中女性形象的转变
-
作者:
田德芳
肖晓珍
黄萍萍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春风沉醉的晚上》
《迟桂花》
郁达夫
《沉沦》
女性
-
描述: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中具有鲜明士大夫特征的现代作家,其小说大多书写知识分子在苦难(旅程)中苦闷的精神与沉重的肉身,在灵肉挣扎中寻求自我拯救的过程。其小说中的女性经历了欲望化邪念的象征向人性升华的转变,体现着男性视角下女性形象类型化书写的特征。
-
浅析郁达夫小说中女性形象的转变
-
作者:
田德芳
肖晓珍
黄萍萍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春风沉醉的晚上》
《迟桂花》
郁达夫
《沉沦》
女性
-
描述: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中具有鲜明士大夫特征的现代作家,其小说大多书写知识分子在苦难(旅程)中苦闷的精神与沉重的肉身,在灵肉挣扎中寻求自我拯救的过程。其小说中的女性经历了欲望化邪念的象征向人性升华的转变,体现着男性视角下女性形象类型化书写的特征。
-
浅析郁达夫和张贤亮笔下的女性形象转变
-
作者:
田德芳
黄萍萍
肖晓珍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
张贤亮
郁达夫
女性
-
描述:
郁达夫和张贤亮是中国现代文学中具有鲜明士大夫特征的现代作家,其作品都书写知识者在苦难(旅程)中苦闷的精神与沉重的肉身,在灵肉挣扎中寻求自我拯救的过程。在男性自我拯救的过程中既有对女性的崇高赞美,也有欲望化书写,体现着男性视角下女性形象类型化书写特征。郁达夫小说中的女性经历了欲望化邪念的代表走向人性升华的提升,而张贤亮笔下的女性地位不断下滑,由女神退化为女奴。这种不同既根源于生活时代的差异带来的知识分子处境不同,同时也与作家创作追求和价值观念密切相关。
-
新旧交替时代的生存悲剧:论林海音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张玉佩
黄德志
来源: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林海音
新旧交替
女性命运
生存悲剧
-
描述:
林海音的小说大多以女性的爱情、婚姻、家庭生活为题材,其中所体现的女性觉醒意识与五四反封建的启蒙意识一脉相承。本文以林海音一系列民国时代背景的小说为研究对象,分析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家庭地位和生活状况,剖析她们复杂而纠结的内心世界,揭示新旧冲击的时代潮流对其悲剧命运的掌控。
-
围城内外的困顿:《围城》、《洗澡》中的女性形象比较分析
-
作者:
周倩倩
黄德志
来源:
宜宾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围城》
《洗澡》
女性形象
-
描述:
《围城》和《洗澡》塑造了一群女知识分子形象,在"围城"的进与出之中,她们表现各异:有的一心依附于婚姻,有的有独立的女性意识。女人之于婚姻,是一种完全的依附还是独立平等,在这两部著作中各有各的体现。
<
1
2
3
...
9
10
11
...
13
14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