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日本形象
作者: 卢德平   来源: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日本形象原型   留日作家   中国现代文学  
描述: 以鲁迅、郭沫若、郁达夫等人为代表的 2 0年代的留日作家 ,在其作品中对日本社会的政治结构、风土人情、教育体制、自然景观等均有比较详细的描述。这类作品中频繁出现的日本女子形象系列 ,可以讲 ,已经成为众多中国人心目中的一种理想的女性形象原型
《东方的故事》并非现实主义文本
作者: 周德梅   来源: 江汉论坛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倾向   作家   女性独立   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植物人   非现实   女性自我价值   男人与女人   女性形象   女性自我意识  
描述: 《东方的故事》并非现实主义文本
谷崎笔下的女性世界--《细雪》人物论
作者: 陈德文   来源: 当代外国文学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火炉   家族   风俗小说   女性世界   婚姻恋爱   树荫   社会生活   作品   女性形象   人物论  
描述: 天降毒焰地喷火,长夏难耐读《细雪》忽觉手边凉风起,惊看书页皆雪叶。——夜读偶记小引今年夏天,使我深感作为火炉的南京的厉害。整个梅雨期干旱少雨,进入七月,炎阳如火,室内气温高达36℃,久持不下。墙壁,床席触之皆灼烫。署气蒸逼,昼夜难眠。“心忧瓜贱愿天热”的瓜贩子们,奇货可居,坐于树荫下,薄扇轻风,悠然自得,不动不叫,自有人送钱来。医生告诫大家:消署少不得冷饮、西瓜、绿豆汤。我说,还有书呢。于居室过道之间,置一桌一凳,面前摊开一本《细雪》,一页
淑的悲剧溯源及其艺术价值
作者: 郑德聘   来源: 红河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   性格   命运  
描述: 哈代最后一部小说《无名的裘》中的女主人公——淑,是一个具有悲剧性命运的新女性形象。她的人生悲剧是由多元复杂的因素汇合而成,但对其悲剧的探源却很少人涉足。文章从社会、性格和命运诸方面对其悲剧根源进行溯源,并分析其悲剧的审美、认识和社会批判等方面的艺术价值。
华伦夫人:一位美丽、善良、无私的女性:读《忏悔录》有感
作者: 周德海   来源: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丽   善良   华伦夫人   无私   伟大女性  
描述: 华伦夫人是一位风姿绰约、美丽温柔、善良敦厚、无私忘我、乐于助人的令人敬佩的女性形象,在卢梭成长为世界文化名人、著名思想家的过程中,凝聚着华伦夫人的一份心血,因而她有理由分享卢梭的伟大和光荣。
别一种风采——试评马来西亚华文作家李忆莙的小说
作者: 邵德怀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怨女   女作家   人性   小说创作   华文作家   性格特征   商业社会   小说作品   婚姻   女性形象  
描述: 初读李忆莙的小说,首先是被她作品中洋溢着的感伤和浪漫的气息所吸引。《痴男》中那位名叫栾禾的“痴男”,对神采飞扬的有夫之妇唐佩圆单恋得如痴如醉,简直非她莫娶,最终竟然还为了她的缘故而远走他乡。这样的小说,可读性很强。后来,我又阅读了李忆莙的其它小说。这才发现,她的小说无论是早期的还是近期的,大多带有感伤和浪漫的气息。这几乎已经成为她小说的一种基本的面貌,或者说是基本的风格。李忆莙出生于一九五二年,十九岁时开始小说创作,至今已在各地发表小说作品达
风中的舞者:浅析斯佳丽的性格特征
作者: 黄德俊   来源: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性格特征   《飘》   斯佳丽  
描述: 斯佳丽是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在她的著作——《飘》中成功塑造的一位女性形象。而这一形象的成功,极大的影响了后来的女性作家的创作和美国新女性的不断出现,在美国文学史人物形象画廊中是不可多得的。
《S.》:厄普代克式的女性小说
作者: 宋德发   黄晓辉   来源: 燕赵学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S.》   厄普代克   女性小说   女权运动  
描述: 以写男性小说见长的厄普代克为了平息女权主义批评者的不满,断断续续地写了四部女性小说,表达了自己对女权运动的回应。《S.》作为他的第二部女性小说,塑造了一个离家出走的女性形象——莎拉。莎拉对男性的批判和自我反思代表了女权运动的基本内容。但出走以后的莎拉照例没有找到出路,她被男人阿汉特的利用传达了厄普代克对女权运动的冷静思考:女性用这种方式似乎无法逃脱男性用几千年的时间编织的无形大网。
古希腊悲剧中女性复仇母题
作者: 吴威德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神   复仇   女性力量   古希腊悲剧   男性视角  
描述: 古希腊悲剧中女性角色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这些女性不仅包括或是苦于命运或是满心仇恨的世俗女子也包括天庭上性格各异的女神,她们的共同点是具有不同程度的破坏性力量,同时这些女性角色是在女性逐渐淡出社会主流的背景下经由男性视角塑造的。这些处于悲剧命运中的女性形象不仅从一个极端证实了女性力量也折射出男性对于这种力量的矛盾心态,还考验着剧作家谋篇布局的技巧。
“五四”退潮后的系统女性形象(兼谈对莎菲的精神分析)
作者: 陈德智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四”   形象   莎菲   系统   精神分析  
描述: 《莎菲女士的日记》不仅塑造了莎菲这个典型,而且再现了“五四”退潮后的各类女性的特征,这些人物形成一个动态的系统。莎菲性格也是一个复杂系统,形成她的矛盾性格最深层、最根本的原因是性本能与自我本能的冲突。
< 1 2 3 ... 6 7 8 ... 24 25 2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