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从吞恨到感恩:见证白色恐怖
作者: 王德威   来源: 读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耶鲁大学   讲座教授   中国文学史   唐宋词   明遗民   女性诗歌   孙康宜   个人专著   汉学界   出版计划  
描述: 孙康宜教授是美国耶鲁大学首任Malcolm G.Chace’56讲座教授,也是国际知名的汉学家。孙教授专攻古典文学,主要领域在六朝诗歌、唐宋词学、晚明遗民文学以及女性文学,除了个人专著多本外,并曾主持《中国女性诗歌诗论传统》,以及《剑桥中国文学史》等巨型出版计划。在英美汉学界论治学之严谨、任事之认真,孙教授是公认的模范。
论袁枚《随园女弟子诗选》呈现之诗学观及其在清代文学史上之意义
作者: 李德伟   来源: 东华汉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代诗学   随园女弟子   随园女弟子诗选   袁枚   女性文学  
描述: 袁枚推廣女性文學,致力女教,收錄女弟子之詩作,合刊為《隨園女弟子詩選》。其書分為六卷,收錄二十八位女弟子的著作,為乾嘉年間一部記錄女性詩歌創作的重要選集。本文首先論述《隨園女弟子詩選》的緣起與體例等相關問題;其次,探討《隨園女弟子詩選》所呈現的詩學觀點,分為五方面:肯定男女情詩、論詩專主性情、自然成韻為佳、肯定唱和題詩與詩觀兼容開放。最後,以建構女性文學史與女性才德的肯定來詮評《隨園女弟子詩選》在清代文學史上之意義。
外周血白细胞热休克蛋白70 mRNA在太极拳运动后的表达
作者: 杨德洪   魏勇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免疫功能   信使核糖核酸   太极拳   白细胞   热休克蛋白  
描述: 背景:大部分研究显示,太极拳运动有望通过改善机体免疫功能而延缓衰老,但其机制不明。目的:观察太极拳运动后外周血白细胞热休克蛋白70mRNA的表达情况。方法:在健康中老年女性学练太极拳前、练习3个月和6个月时对其外周血白细胞热休克蛋白70mRNA表达进行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与结论:经过3个月的太极拳运动干预,中老年妇女外周血白细胞热休克蛋白70mRNA的表达量与干预前比略增加,但没有明显差异,但干预6个月后表达量下降明显,与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的表达量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果初步表明热休克蛋白mRNA
科学态度与人文情怀的交汇:评刘爽新著《中国的出生性别比与性别偏好》
作者: 周全德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偏好   出生性别比失衡   客观因素   科学态度   中国   人文情怀   交汇   解释方法  
描述: 出生性别比失衡问题是近些年来我国学界比较关注的问题。在出生性别比问题初露端倪之际,以其敏锐的触角感知此问题并对其进行探讨的主要是人口学者。稍后,随着出生性别比的不断升高及出生性别比问题的实质及隐患的逐步显露,从事社会学、女性学、经济学、伦理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研究者也纷纷加入对该问题的研究。多学科的参与开阔了研究视野,丰富了研究内涵,扩展了研究外延,提升了研究境界。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在对出生性别比问题的研究中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问题实证方法与解释方法不兼容,
《挽歌》的挽歌
作者: 李德纯   来源: 读书杂志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挽歌   创作道路   日本妇女   女作家   创作题材   质量   手法   主题   女性文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  
描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接连涌现出众多卓有成就的女作家,尽管艺术质量、创作道路不同,但无不以女性特有的典雅清丽见长,工于刻画潜藏在人物内心深处的温馨情愫,在创作题材、主题、手法乃至风格等方面
女性形象建构下的命运纾解
作者: 孙孟然   黄德志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杜拉斯   王安忆   命运纾解   女性形象  
描述: 杜拉斯与王安忆,这对中法文坛里素未谋面的姐妹,在不同的时空际遇间徘徊独行以寻求宿命拷问的终极意义。而两者更是通过《情人》及《长恨歌》两部作品的文学叙事下,女性形象建构的自传性与虚构性,同时在这种情爱“失真”以及宿命嘲弄的迷乱境地中进行着个体生存认同意义上的命运纾解。
影片《越位》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李迪   孔德刚   来源: 美与时代(下)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   造型   反叛意识   《越位》   女性形象  
描述: 《越位》是伊朗导演贾法·帕纳希执导的一部女性电影,影片采用纪实手法展现了6位伊朗女孩试图“越位”到德黑兰球场观看足球赛而被士兵抓捕到后台聚集地的故事,既体现了伊朗社会中女性在宗教压制下失去人身自由的生存状态,同时又揭露了伊朗国家制度对女性严苛限制的弊病,进而隐喻了对于伊朗社会制度的些许反叛意识。影片中雌雄莫辨的女性形象造型补充和丰富了伊朗电影的银幕女性形象,开拓了全新的审美视角,对现实社会伊朗女性的行为方式具有启发作用,同时也折射了伊朗现实生活中女性的艰难处境,对其制度的合法性提出了挑战。
女性形象建构下的命运纾解——以杜拉斯《情人》与王安忆《长恨歌》的比较研究为例
作者: 孙孟然   黄德志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杜拉斯   王安忆   命运纾解   女性形象  
描述: 杜拉斯与王安忆,这对中法文坛里素未谋面的姐妹,在不同的时空际遇间徘徊独行以寻求宿命拷问的终极意义。而两者更是通过《情人》及《长恨歌》两部作品的文学叙事下,女性形象建构的自传性与虚构性,同时在这种情爱“失真”以及宿命嘲弄的迷乱境地中进行着个体生存认同意义上的命运纾解。
浅析郁达夫小说中女性形象的转变
作者: 田德芳   肖晓珍   黄萍萍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春风沉醉的晚上》   《迟桂花》   郁达夫   《沉沦》   女性  
描述: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中具有鲜明士大夫特征的现代作家,其小说大多书写知识分子在苦难(旅程)中苦闷的精神与沉重的肉身,在灵肉挣扎中寻求自我拯救的过程。其小说中的女性经历了欲望化邪念的象征向人性升华的转变,体现着男性视角下女性形象类型化书写的特征。
浅析郁达夫小说中女性形象的转变
作者: 田德芳   肖晓珍   黄萍萍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春风沉醉的晚上》   《迟桂花》   郁达夫   《沉沦》   女性  
描述: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中具有鲜明士大夫特征的现代作家,其小说大多书写知识分子在苦难(旅程)中苦闷的精神与沉重的肉身,在灵肉挣扎中寻求自我拯救的过程。其小说中的女性经历了欲望化邪念的象征向人性升华的转变,体现着男性视角下女性形象类型化书写的特征。
< 1 2 3 ... 16 17 18 ... 24 25 2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