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白领女性度假旅游动机与消费行为偏好研究:以京沪两地白领女性为例
作者: 胡玉倩  学位年度:2009 学位授予单位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旅游经销商 白领女性 旅游偏好 度假旅游动机 女性旅游者 
描述:随着女权思想的深入和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重视女性的呼声越来越高,把女性作为一个单独的细分市场分离出来并为其提供更贴切服务的做法也已经为许多行业所采纳。就旅游业来说,女性旅游者已经占据了度假消遣市场的一半,在度假决策制定中扮演着活跃的角色。据国际联邦妇女旅游组织统计,70%以上的包括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住宿和交通的选择等方面的决策都是由女性做出的。 而作为女性市场中的佼佼者的都市白领女性,不仅向往最好的生活品质,并且通过自身的努力来追求生活品质的提升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在社会中证明自己的生存能力。作为城市生活的
都市白领女性年龄恐惧症的社工介入实践
作者: 栾卓俊  学位年度:2013 学位授予单位 :长春工业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都市白领 社工介入 年龄恐惧症 
描述:近些年根据研究发现和权威资料显示,目前女性的死亡原因中,心理问题导致自杀已经成为第一大因素。“心理亚健康”的女性人数比例高达四成,很大一部分的青壮年女性由于快节奏、高强度的紧张生活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25—40岁之间的职场人士,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表现出焦虑的一个状态,并经常认为时间非常紧迫,因此对未来有着极度恐慌的感觉。调查发现,一多半白领女性都承认自己有“年龄恐慌”的倾向,并且这种恐慌已经严重影响了她们的工作和家庭生活。这种症状被称为年龄恐惧症。年龄恐惧症已经是都市女性心理疾病中很常见的一种。
郝懿行、王照圆《诗说》《诗问》研究
作者: 龙婷  学位年度:2015 学位授予单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诗说》 王照圆 郝懿行 清代“诗经学” 《诗问》 
描述:本文以郝懿行、王照圆的《诗经》学著作《诗说》《诗问》为研究对象,在前代《诗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所阅读的材料和学术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尝试探析《诗说》《诗问》的学术价值。本论文主要将对以下问题进行尝试: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郝懿行、王照圆《诗说》《诗问》的研究缘起,总结《诗说》《诗问》的研究现状,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案。正文主要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主要对郝懿行和王照圆夫妇的生平事迹和治学情况进行基本概括,并根据所掌握的材料,介绍《诗说》《诗问》在历史上著作权的争议情况。第二章主要分析《诗说》《诗问》的诠释方法。
道教女性伦理观解析
作者: 刘慧敏  学位年度:2009 学位授予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伦理规范 伦理原则 道教 伦理教化 女性 
描述:本文以我国主要宗教之一的道教为研究对象,分析梳理其在对待女性问题上的不同于其他的理论系统的特色。道教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其影响力还是不可忽视的。道教思想包罗万象,其中对于女性的认识和推崇极具特点。道教从其宇宙观出发,以阴阳之变来解释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过程,主张“贵阴守雌”的伦理思想。道教肯定女性的存在意义,肯定女性修道成仙的可能性,指出一条女性修炼的女丹之法,并在其中提出一些伦理规范与原则,强调伦理修养的重要性。道教的理论基础也即其理论渊源——道家思想,就首先证明了这一点。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其代表
道教与基督教女性问题及伦理思想比较研究
作者: 张芮菱  学位年度:2008 学位授予单位 :四川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Ethics Taoism Christianity Feminine 
描述:本文从我国传统宗教道教与西方基督教之间的比较入手,研究宗教女性问题及伦理思想。首先,对道教女性伦理的挖掘和分析是对道教女性问题研究的全面整理和总结,有助于道教女性问题研究的系统深入进行。其次,宗教女性研究是女性研究和宗教研究交叉所产生的一个边缘课题,是宗教伦理学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发展的结果,也必然会成为宗教与性别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做这样的尝试不仅有助于带动宗教的性别伦理研究,也有助于深化宗教伦理学的理论,而且对于探讨传统道教在现代社会中的自我调适和发展,也有积极意义。第三,在宗教对话的视野中探讨
道布勒研究
作者: 黄昕  学位年度:2005 学位授予单位 :中国艺术研究院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玛格丽特·道布勒 女性研究 美国高等舞蹈教育 舞蹈教育 约翰·杜威 女权主义运动 进步主义运动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描述:透过一个高校舞蹈教师的职业敏感与教学需求,作者重点研究了“美国高等舞蹈教育之母”——玛格丽特·道布勒(1889—1982)在威斯康星大学开创高等舞蹈教育的史实,力求探索与揭示舞蹈高等教育的本质与意义,以便为当今中国舞蹈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在为期三年的阅读、思考、研究与撰写过程中,作者采用了历史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剖析了道布勒身处二十世纪初与时代巨变中的传记材料与个人论著《舞蹈,具有创造性的艺术经验》等特殊研究对象,梳理出“女权主义运动”、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等多方面因素对其
逃离神话
作者: 刘英  学位年度:2003 学位授予单位 :中央美术学院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本文是对出生于20世纪之初曾经活动在超现实主义运动中的西班牙裔墨西哥女画家雷米蒂欧斯·巴罗(Remedios Varo)的个案研究。 本文对存在于目前女性艺术研究中的“女性特质”本质论观点在巴罗研究中产生的影响提出质疑。提出应该重视个体女艺术家的艺术实践,应从其人生、作品及外部环境等多方面因素中发掘她的真实处境,并对这种处境是如何形成她在实践中的选择进行解释。 文章综合性地运用了社会分析、心理学分析与形式分析等方法,分别考察了父系制社会在巴罗的成长中留下的心理阴影,她如何在家庭男性成员的庇护下
近十年来我国女性学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作者: 杨文珠  学位年度:2008 学位授予单位 :武汉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社会性别 妇女学 女性学 文献计量 
描述:女性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70年代的西方,之后是随西方女权运动的开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女性学的概念是上世纪80年代才由西方引入我国的,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年的时间,我国女性学的发展成果还是相当显著的,特别是近十年来社会性别观点的引入,中国的女性学利用西方女性学的观点结合中国女性实际问题,探索并逐步形成中国本土女性学理论和学科体系的构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使得中国女性学从无到有,学科领域不断拓宽,走上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对某一段时期这一学科的发展状况进行回顾、总结有利于这个学科领域研究成果的积累,经验
近代中国女子教育与知识女性的觉醒
作者: 乔素玲  学位年度:2000 学位授予单位 :中山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女性教育 中国教育史 女子教育 妇女教育 
描述:本课题旨在对近代中国女子教育与知识女性的觉醒进行研究,探讨教育对女性性别意识、人格、知识水平和社会角色的影响,从而证明教育对于提高女性素质及其社会地位的重要作用,为实现男女平等提供历史借鉴。 绪论简要回顾了近代女子教育与知识女性的研究概况,指出已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不... >> 详细
近三十年来西方学者的中国妇女史研究
作者: 刘献花  学位年度:2009 学位授予单位 :宁波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西方学者 研究特点 中国妇女史 
描述:本文主要就30年来西方学者的中国妇女问题研究展开论述,旨在全面概述西方的中国妇女史发展历程;着力分析其中体现出来的研究特点;探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等。文章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西方的中国妇女史发展的主要历程:“传统妇女史”时代没有专门的妇女史研究理论,只是尽量多的发掘历史文献中关于女性的记录;随后伴随着西方女权运动的发展,出现了极力争取女性权力的“女性主义史”,这一阶段的妇女研究虽然有“女权主义”理论作指导,但是由于一味强调女性权力体现出较强的政治倾向性;近几年出现的“社会性别史”研究,只把
< 1 2 3 4 5 ... 46 47 4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