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途同归的女性歌唱——20世纪80年代两岸新女性主义小说创作比较
日期:2017.11.24 点击数:9
【类型】期刊
【作者】樊洛平
【刊名】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资助项】2012年台湾夏潮基金赞助大陆学人来台研访项目“海峡两岸新女性小说现象研究”
【摘要】1949年以来海峡两岸的女性文学,在经历了各自的发展路线之后,于20世纪80年代不约而同地出现了女作家的群体崛起,新女性主义文学书写遂成为两岸文坛引人注目的创作风景线。两岸的新女性主义小说,在面向社会旧有传统挑战男权中心话语、塑造时代女强人形象等方面,表现出鲜明的同构性;在文坛背景和审美风格等方面,也存在着创作的差异性。
【年份】2015
【期号】第6期
【页码】37-42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文学院
【期刊卷】第38卷
【分类号】I207.42
【全文挂接】读秀地址
【全文挂接】发现地址
相关文章
- 1、女性叙事与底层叙事主体身份的同构性 作者:王春荣,吴玉杰 年份:2009
- 2、翻译与小说创作的“同构性”:以茅盾译文《他们的儿子》和《蚀》中的女性描写为例 作者:陆志国 年份:2013
- 3、贾平凹与池莉作品中女性形象之比较 作者:袁丹丹,张晓利 年份:2007
- 4、帕斯捷尔纳克与肖洛霍夫塑造女性形象的差异性 作者:梁雪 年份:2008
- 5、刘巧珍与四妹子形象比较 作者:田秋霞 年份:2014
- 6、自由与和谐:中西方古典悲剧中女性形像解读 作者:葛咏,侯嘉媚 年份: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