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在”到“格式塔”:逆袭向上的生命轨迹——解析迈克尔·坎宁安《时时刻刻》的悲剧内涵
日期:2017.11.24 点击数:6
【类型】期刊
【作者】潘兆一
【刊名】名作欣赏
【摘要】海德格尔从“关系论”视角出发,将处在具体关系、具体环境中的人或事叫作“此在”;而“格式塔”学派则从“整体论”视角出发,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整体”和“完型”。本文以“此在”说和“完型”说为学理资源,分析迈克尔·坎宁安小说《时时刻刻》中处于特定悲剧性“此在”情境中三位女性人物各不相同的生命历程;同时将三位女性的“此在”命运看成是“整体”和“完型”,勾勒出三位现代女性直面“此在”,逆袭向上的生命轨迹,并阐释了包蕴在这生命轨迹中的丰富的悲剧内涵。
【年份】2017
【期号】第2期
【页码】7-9
【作者单位】三亚学院外国语学院
【全文挂接】读秀地址
【全文挂接】发现地址
相关文章
- 1、从格式塔理论看《金陵判词》英译人物意象的再现 作者:杜娟 年份:2012
- 2、论阿来长篇小说的悲剧性 作者:王慧君 年份:2010
- 3、论女性形象的再现机制:对电影《时时刻刻》的文化解读 作者:刘颖 年份:2010
- 4、从女性主义角度浅析电影《时时刻刻》中的象征性符号 作者:刘芷丞 年份:2016
- 5、从空间角度看《时时刻刻》中女性人物的异化 作者:王丽莎 年份:2013
- 6、小说《时时刻刻》中“雌雄同体”的女性人物 作者:李冰,崔琳 年份: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