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川端康成笔下的女性形象研究——以《雪国》为对象
作者: 黄宝虹   来源: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第九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雪国   日本文学   女性形象   川端康成  
描述: 作为日本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的代表作《雪国》一直备受瞩目,尤其是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更是受到世界各国文学研究者的关注。该小说讲述了一位东京的纨绔子弟岛村三次到雪国,得以结识驹子和叶子两位女性,彼此之间产生了一系列情感纠葛的故事。本论以该小说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通过两位女性的形象表述,乃至男主人公——岛村视野下的女性的人物刻画与心理描写,尝试重新认识与理解川端康成的审美意识,并探讨这一
中国女性的悲歌与颂歌——跨文化视角下解读赛珍珠《大地》中的阿兰
作者: 袁加儒   来源: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第九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跨文化   阿兰赛珍珠  
描述: 阿兰是赛珍珠代表作《大地》中最重要的女性形象。她一生沉默寡言,饱受压迫与苦难,显示出明显的奴性;同时,她也是传统道德的化身,并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笔者认为,赛珍珠具有中西双重文化背景,因而能站在中立的角度对阿兰这一中国女性形象进行客观的观察与描写,使得这一形象表现出明显的文化双重性。本文将从跨文化视角,解读女主人公阿兰的人物形象,以此展现赛珍珠对中国女性命运的同情,以及对她们身上所体现的女性美德
女性不再是“属下”——《午夜之子》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周敏   来源: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第九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后殖民女性主义   午夜之子   "属下"理论  
描述: 斯皮瓦克的"属下理论"揭示了女性在父权制与殖民统治之间的双重边缘化处境。生活在第三世界的女性丧失了话语权,被剥夺了发言的权力,成为沉默的"属下"。本文以此理论为基础解读《午夜之子》中的女性角色:她们打破了沉默的枷锁,发出了自己强劲的声音,不再是边缘化的"他者"形象。女性形象的改变也意味着印度社会父权制的瓦解和西方文化霸权的消融。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