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小说论
作者: 丁宝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柔石   特色   小说  
描述: 是一位极具才华的青年革命作家,1902年出生在浙江宁海,1931年1月17日被捕,2月7日深夜,被国民党枪杀于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终年30岁,成为“左联五烈士”之一。他虽然英年早逝,留下的作品
小说创作新论
作者: 窦兴荣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柔石小说   创作模式   人道主义关怀   知识分子   女性  
描述: 提到,人们似乎自然会想到他的革命家身份,可是他的小说成就也同样应该受到人们的瞩目。以前对小说的研究并没有形成大的规模,近几年来由于其它文学形式的介入,人们才开始又重新认识这位作家,而他的作品
九十年代以来先锋小说创作的转型:以苏童、余华、格非为代表
作者: 王琮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隐藏叙事   本土化语言   先锋   精神意蕴   完整叙事  
描述: 中国的先锋小说崛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此时的先锋小说凭借其惊世骇俗的写作风格在中国文坛一激起千层浪,一场由“写什么”转向“怎么写”的文学形式实验开始进行。现在我们回过头再来廓清八十年代的先锋
女性缘何更多成为画家的描绘对象
作者: 董婉莹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题材   绘画     女性  
描述: 女性形象一直以来都是绘画作品中永恒的题材。几乎任何一位绘画大师都或多或少的创作过关于女性的绘画作品。女性吸引着画家对她们投以更多的关注目光,并提供给他们更多的创作灵感。画家们用画笔描绘着她们的温柔、美丽、款款深情……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跃然纸上。是什么促使画家们更愿意关注女性,又是什么使得女性更多的成为绘画语言的载体呢?本文根据这个问题来找寻缘由。 首先,女性是绘画作品中不可或缺的描绘对象。例如:中国古典画作《洛神赋图》、《簪花仕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韩熙载夜宴图》以及西方的绘画作品《泉
“东方姑娘”:民族歌剧中巾帼女英雄形象探究
作者: 徐可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巾帼女英雄   民族声乐   形象塑造   审美价值  
描述: 在中国民族(歌剧)与其它声乐作品当中,女性角色的塑造与表现,尤其是巾帼女英雄的角色数不胜数,与西方歌剧中以男性角色为主的格局与形式迥然不同。作品中,一个又一个个性鲜明的“东方姑娘”为国人塑造了或美艳动人、或忠肝义胆、或侠骨柔情的女英雄形象,让人心生怜爱、敬佩犹然。正如近代革命志士、巾帼英雄秋瑾诗中所说的“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与此同时,国人的艺术审美形式中也需要这一主题,对此类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与演唱方面的研究、对我国社会文化生活以及声乐文化发展具有深渊的影响和极高的审美意义。同时结合这些作品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