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柔石】搜索到相关结果 8 条
-
情若柔丝 意似淡菊——论清代女词人顾太清诗词创作艺术成就与审美风貌
-
作者:
宫东红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纯女性文学
柔美
淡然
纳兰性德
奕绘
清灵
顾太清
女性
-
描述:
清代中叶女词人顾太清,一生命运坎坷,几经沉浮。她执着地追求诗词
艺术,作品数量丰厚。其作品清灵、淡然、柔美,有着明显的伤感风格,充
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女性作家创作之特色,可称之为清代女性作家的杰出代
表。但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及以男性文化为中心的价值标准,致使她的作品
未被人们全面、真实、客观地了解、重视和接受。
本文拟以女性文学评论视角,将其作品与已被人们首肯的女作家李清
照,蔡琰及秋瑾的作品相比较,初探其遭受冷遇的原因所在,以期能够重新
-
情若柔丝、意似淡菊:论清代女词人顾太清诗词创作艺术成就与审美风貌
-
作者:
官东红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纯女性文学
柔美
淡然
纳兰性德
奕绘
妇性
清灵
顾太清
-
描述:
该文拟以女性文学评论视角,将其作品与已被人们首肯的女作家李清照,蔡琰及秋瑾的作品相比较,初探其遭受冷遇的原因所在,以期能够重新探究其作品所独有的艺术魅力.相较于同时期的男性作家纳兰性德、奕绘,在对女性生存状况的深刻思考与体认.其创作目的具有纯粹性、情感?
-
宫本百合子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以下层阶级的女性形象为中心
-
作者:
周玲玲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佣形象
卖春妇形象
女性独立
宫本百合子
农妇形象
-
描述:
宫本百合子于1899年(明治32年)2月13日出生于东京小石川,父亲是当时著名的建筑家中条精一郎。1916年宫本百合子于《中央公论》发表处女作《贫穷的人们》,被称为“天才少女”备受关注。她于1930
-
坂口安吾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以《白痴》《盛开的櫻花林下》《夜长姬与耳男》战后三部作品为中心
-
作者:
付青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像
变化
特征
-
描述:
12月)等作品的问世,坂口安吾的其他作品也不断发表。从战前到战后,坂口安吾的作品一如既往流露出他追求人类本来姿态的精神。坂口安吾和石川淳,织田作之助,太宰治等一起被称为日本的“新戏作派”“无赖派”。本文
-
织田作之助短篇小说中的“道乐”和“道乐者”形象分析:以《夫妇善哉》《世态》《赛马》为中心
-
作者:
周志祥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无赖派
人情味
道乐
颓废
道乐者
-
描述:
织田作之助是日本无赖派代表作家之一。无赖派又称“新戏作派”、“反秩序派”,是二战后活跃于日本文坛的一个特殊文学流派。同太宰治,坂口安吾,石川淳,伊藤整等作家一样,织田的作品大多取材于作家自身以及周边
-
论日本平成电影中女性的“人格面具”及其文化成因
-
作者:
张颖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平成电影
人格面具
日本女性
阴影
-
描述:
荣格在其《心理类型》一书中,谈到“灵魂”(soul)一词时,引入“人格面具”(persona)概念。当环境迫使采取相对应的态度去应对时,这种应对方式逐步演化成一套推广与社会的行为规范和流程,而规范则塑造了每个人的“社会方面的性格”,性格的双重性甚至“多重性”随之产生。由于日本社会自古以来将神道教中的“天照大神”奉为日本社会“大和抚子”的典型女性形象,形成一种对女性言行举止的限制和要求(即“集体无意识”),因此在日本电影中,出现了昭平电影中成濑巳喜男导筒下的温柔又坚强的女性角色,但到平成时期,日本社会中的女
-
关锦鹏电影女性意识探究
-
作者:
别蓉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同性恋身份认同
女性意识
关锦鹏
自我救赎
-
描述:
作为香港男性导演中唯一以女性作为一贯题材的导演,关锦鹏以其柔媚、细腻的古典美学电影风格塑造了众多具有传统文化特色及不同个性的女性形象,这使得他被称为“女性主义导演”,其电影亦名为“女性电影”。在其电影创作中,关锦鹏往往以女性为主要表现对象,关注女性生存状态与悲剧命运,传达了对女性深切的关怀与悲悯之情,表现了独特的女性意识。然而从本质上来看,这种独特的女性意识其实是关锦鹏在追寻自身同性恋身份认同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对于真正女性意识的想象与模拟,因此往往有着某种局限性,缺少对现代女性精神中追求女性独立自主意识,
-
社会资本视角下进城务工女性城镇融入问题及治理对策:基于湖北省的实证调查
-
作者:
刘慧珠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城镇融入
进城务工女性
场域
-
描述:
众所周知,城镇化进程是伴随着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镇的过程。到21世纪初期,农村劳动力双性互动转移模式逐渐改变了以男性为主的转移方式,越来越多的农村女性流入城镇,以寻求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但一直以来,因为多种原因,进城务工女性始终无法真正融入城镇。低下的社会地位、柔弱的天性以及不够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使许多进城务工女性像浮萍一样漂泊在城镇的各个角落,该群体为城镇的进步与发展默默地做着贡献,然而她们的各种权利甚至人身都经常被侵犯。拖欠工资、无工伤赔偿、被强行辞退、生育权益缺失、职业病、性骚扰等日益成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