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从《聊斋志异》的性别话语质疑传统文学经典的合法性
作者: 徐艳蕊   来源: 河北学刊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文学经典   爱欲   男性中心主义  
描述: 人性的启蒙和爱欲的觉醒是当代人评判传统文学经典的一个重要指标。比如《聊斋志异》之所以被誉为精神启蒙和妇女解放的先锋,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对男女之情的大胆描写,和对拥有更多自由与活力的女性形象的塑造。但是深究就会发现这些情爱理想,恰好是对传统人伦秩序,尤其是以男性为中心的性别秩序的强化,而不是正好相反。因为它所津津乐道的“自荐枕席”和“知已之爱”,只是男性知识分子的性幻想,而女性所拥有的只不过是满足这种幻想的自由和为其制造快感的活力。因此以“爱欲觉醒”作为一种评判经典的标准,很大程度上是对男性中心主义价值观
黑暗中一朵绽放的晚香玉—论许地山笔下的春桃形象
作者: 黄伟群   来源: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生存   宗教   许地山  
描述: 从作品产生的时代特征,春桃的人生经历,作家的家庭出身、宗教观念、思想倾向等方面阐述了许地山笔下春桃这个扣人心弦的女性形象。
背叛的新生——曾树生形象分析
作者: 闫秀文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背叛   本体意义   女性形象  
描述: 曾树生这一形象的成功之处在于,作为“本体意义”上的女性形象,巴金写出了她对个人幸福与自由的大胆追求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矛盾与犹疑。
苏童文学意象的人性光辉
作者: 董艳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少年视角   宿命   苏童   文学意象   女性形象  
描述: 这里论述了当代作家苏童小说的人性论,揭示了性格的天然性、从少年视角看性格的史前史、从女性形象窥视人性的挣扎与辗转。
泣血的玫瑰——杜十娘和美狄亚形象之比较
作者: 贾晓霞   来源: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代小说   爱情理想   中国古代   小说戏剧研究   古希腊戏剧   李甲   美狄亚   玫瑰   杜十娘   女性形象  
描述: 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其《警世通言》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一篇中,曾塑造了一位热情真挚、刚强坚毅的女性形象。古希腊戏剧家欧里庇得斯在《美狄亚》中也为我们展示了一位热情似火、有胆有识的女性形象。尽管这两位女性所处异域,且生活时间跨度较大,其社会制度与生活习俗亦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我们依然能从中看到她们那颗对自主生活和美好人生有执著追求的热烈之心。笔者就创作主题的异同,将其二人的性格特征做一比较分析。首先,这两部作品的主题都是写女性渴望真情而不得,是
探春的理财艺术
作者: 张玉亮   来源: 新智慧(财富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理财   艺术   人物   《红楼梦》   曾雪芹   女性形象   探春  
描述: “才自精明志自高”是曾雪芹对笔下人物探春的高度概括和评价。而探春,这一《红楼梦》中志存高远、善于理财的女性形象,也得到了很多读者的长期喜爱。
从《九云梦》看中国文学对朝鲜小说的影响
作者: 王立   景秀丽   来源: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柳意象   中外交流   《九云梦》   人仙恋   侠女剑术  
描述: 中国古代小说和朝鲜小说互有交流。朝鲜作家金万重的《九云梦》,与中国古典文学有多方面互通之处。如该书借用人仙恋、柳意象内蕴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如中国小说中的侠女剑术母题对《九云梦》中侠女剑术、女性对弱势群体的超越;以及中朝交流产生的相同与不同社会风俗及骑射功夫表现等。中国古典文学对朝鲜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源同而流异,作者经过借鉴与创新,将自身的思想、人格、观念和趣味渗透其中,产生了独具魅力的著名古典小说《九云梦》。
背着因袭的重担——论鲁迅小说潜藏的男权意识
作者: 游路湘   来源: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群体失语   纯男性文本   男权意识   新男性价值霸权  
描述: 本文从考察鲁迅小说的文本建构、女性形象的塑造入手,通过对经典文本的再读,着重剖析了鲁迅小说中存在的封建男权意识,从而提出怎样走近鲁迅这样一个命题。
幻想的浪漫——乔尔乔纳的画
作者: 杜俊萍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乔尔乔纳   骑士   人文主义  
描述: 本文通过对威尼斯画派代表画家乔尔乔纳作品的分析,指出了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特殊意味,及乔尔乔纳是位于哥特式和现实主义之间的画家的观点。
雾失楼台 月迷津渡——怨弃形象之文化解读
作者: 王宝琴   来源: 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理想   怨而不怒   女性  
描述: 中国古代怨弃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是被作为一种文化理想塑造的,她们是一个超越感性,被社会化、理性化、价值化、符号化的角色。
< 1 2 3 ... 98 99 100 ... 118 119 12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