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对高校开设女性学素质课意义的认识
作者: 韦冬雪   来源: 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素质课   女性教育   高校  
描述: 高等教育走向素质教育 ,是新世纪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呼唤 ,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从某方面来说 ,女大学生是属于特殊群体。关心她们 ,帮助她们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以性别视角分析自己 ,调整自己 ,消除困惑 ,对自身适应社会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女性文学叙事传统的建立:清代女作家弹词小说创作回眸
作者: 鲍震培   来源: 百花洲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代   女作家   弹词   中国   文学评论   小说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叙事传统的建立:清代女作家弹词小说创作回眸
女性学车心态种种
作者: 费依   来源: 驾驶园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如今女性驾车族在迅猛增长,据江苏扬州市车管所统计,如今学车的人女性占了近三分之一.……
“女性文学”还是“性别文学”——“女性文学”及相关概念辨析降红艳
作者: 暂无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女性文学”还是“性别文学”——“女性文学”及相关概念辨析降红艳
现实一种:商业化时代的乡村女性
作者: 石万鹏   来源: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乡村女性   商业化   女性文学  
描述: 当下女性文学存在着亲近都市疏离乡村的写作倾向,作为尚欠缺言说能力的乡村女性,成为女性文学中的缺席者,她们的现实生存和文化困境被普遍忽略了。铁凝、方方、严歌苓的有关商业化时代中乡村女性命运的小说,弥补了这种缺席与忽略,既拓展了女性写作的叙事空间,又揭示了作为现代化的表征———商业化所隐藏的男权中心的本质,以及对乡村女性的压榨。
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研究综述
作者: 宾恩海   来源: 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语境   丁玲   女性文学   文学文本  
描述: 对《我在霞村的时候》的最初的直接评价是 194 8年冯雪峰“发现”  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研究综述              了这一小说的主题意蕴和人物塑造的重大价值。 5 0— 70年代许多日本学者关注其创作特点 ,他们的阅读具有明显的自我反省色彩 ,而中国学者则从政治革命视角理解这一小说并走向极端化。 80— 90年代的研究则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冷峻的多样性气象 ,直接关注这一小说深层性的创作本身的问题 ,甚至置放在现代女性文学的美学特征、心理现实主义、欧美现代小说、潜女性话语的新境界上进行新的认识
女性文学阐释学的基础理论及其参照系
作者: 张柟   来源: 理论文萃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艺术审美价值评论   文学审美评论   文学创作   女性文学阐释学   本体论  
描述: 女性文学阐释学的基础理论及其参照系
明清女性文学的繁荣及其主要特证
作者: 郭延礼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明清女性文学的繁荣及其主要特证
浅论台湾女性文学中的性别救赎意涵
作者: 陈文珊   来源: 道杂志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浅论台湾女性文学中的性别救赎意涵
形象、身份、策略——异质文化语境下文学的文化传递
作者: 高鸿   来源: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马社   台湾作家群   研究思路   文化传递   女性文学   美华文学  
描述: 近年来,美华文学研究逐渐演变为华文文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方兴未艾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出现了重心从东南亚向北美转移的趋势。本专辑讨论了美华文学研究的两个思路——美华文学文化主题的变迁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互动关系,美华文学中的台湾作家群,当代美华女性文学,“白马社”与当代美华文学史,美华文学在异质文化语境下的文化传递以及美华文论对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的论述等问题。
< 1 2 3 ... 97 98 99 ... 124 125 12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