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国传统工笔仕女画和浮世绘美人画在表现技法及构成形式上的比较
作者: 王潇莎   来源: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浮士绘美人画   中国传统工笔仕女画   影响  
描述: 女性形象的创作在中国画中被称为“仕女画”,在日本画中被称作“美人画”。虽然中国仕女画与日本美人画两者的名称有差异、但在实质上,仍属于同一种绘画题材。而日本美人画胎息于中国唐代仕女画,长期受中国传统仕女画艺术风格的影响,并在其影响下不断发展。甚至被称为最具日本民族风格的浮世绘美人画,我们在透过其浮华的外表下,仍可清晰的观察到其内蕴亦深受中国传统工笔仕女绘画艺术影响的痕迹。本文旨在对现有资料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工笔仕女画及日本浮世绘美人画的表现技法及构成形式做比较,研究、分析和讨论两者的异同,并结合实
结构化理论视野下农村已婚女性性别角色的建构——以皖西南P村的个案研究为例
作者: 潘振飞   来源: 上海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外出就业   农村已婚女性   农村剩余劳动力   性别角色  
描述: 农村劳动力流动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外出就业作为一种行动选择或者说优势资源,总是优先被赋予男性,已婚女性则留守家中,照料家务和农活。从家庭的角度看,将导致“男工耕”的分工格局,从社会的角度看,则导致
集体无意识与原型理论在福克纳女性塑造中的体现
作者: 姜华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福克纳   原型   女性形象   集体无意识  
描述: 以容格的集体无意识学说及弗萊的原型学说为理论基础,作者结合美国作家福克纳的南方社会经历,以及自身生活经历来说明福克纳在小说中是怎样来进行女性形象创作的。
男性作者的自我强化——唐代小说之异化女性分析
作者: 古仕高   来源: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作者   唐代小说   自我强化   异化女性  
描述: 唐代小说中出现了大量非正常社会中的异化女性形象,这实则为男权意识在文学创作中的体现,是男性作者的一种自我强化。
困境与悲剧——《离婚》中两组女性人物形象分析
作者: 刘丽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旧女性   生命意识   《离婚》   困境   悲剧   新女性  
描述: 老舍小说《离婚》中刻画了两组女性人物形象:一组是生命被男权中心社会肆意践踏,生命意识淡化乃至沦丧的旧女性;一组是女性生命意识在生存与精神压迫的双重困境中突围、挣扎着醒来的新女性。在因袭了几千年的封建旧道德与占据垄断地位的男权文化的压迫下,她们无一例外地面临着人生悲剧———前者背负沉重的生命之枷以致被侮辱被损害;后者虽然发现了自我,并勇敢地踏上寻找自我的征程,却以失败而告终。
困境与悲剧——《离婚》中两组女性人物形象分析
作者: 刘丽   来源: 名作欣赏(文学研究((下旬(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旧女性   生命意识   《离婚》   困境   悲剧   新女性  
描述: 老舍小说《离婚》中刻画了两组女性人物形象:一组是生命被男权中心社会肆意践踏,生命意识淡化乃至沦丧的旧女性;一组是女性生命意识在生存与精神压迫的双重困境中突围、挣扎着醒来的新女性。在因袭了几千年的封建旧道德与占据垄断地位的男权文化的压迫下,她们无一例外地面临着人生悲剧———前者背负沉重的生命之枷以致被侮辱被损害;后者虽然发现了自我,并勇敢地踏上寻找自我的征程,却以失败而告终。
“途中的真实”——对莉莉·塔克长篇小说《巴拉圭消息》的女权主义解读
作者: 田俊武   孙晶晶   来源: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孤儿   双性一体   解构男权  
描述: 《巴拉圭消息》是美国当代女作家莉莉.塔克的获奖长篇小说,描写发生在19世纪关于巴拉圭的政治、战争、阴谋等历史事件和情感纠葛。本文拟从女权主义的角度,来解读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埃拉.林奇的形象。这一形象的独特性在于埃拉.林奇一方面是一个文化的孤儿和无根的浮萍,另一方面又具有双性一体的气质、反抗男权专制和发掘自我的的勇气。揭示这一为评论界所忽视的女性人物形象,对于重新认识这部小说的美学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参加健身秧歌锻炼的中老年妇女心电图运动试验的研究
作者: 宋修妮   来源: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电图运动实验   中老年   妇女   秧歌  
描述: 秧歌是较适合于中老年妇女的运动处方,同时,心电图运动试验也是医生和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依据。
20世纪9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的写实走向
作者: 李静   来源: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写实走向   20世纪90年代   女性文学  
描述: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理论包括三个层次:基本原则(文学的客观真实性),思维方式(典型性思维),特征性手法(真实而典型的细节描写等写实手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女性写作在现实主义三个层面上,显露出新的写实趋向:采取自传体、半自传体或回忆录的文体形式,通过对女性自恋、自爱、自慰、性爱或肉体狂欢的细节描写,塑造了一系列患有幽闭症而性格怪癖或者放纵欲望的女性典型,发现了被社会传统的群体经验所压抑与遮蔽的女性生活空间,颠覆了男性中心社会的历史和文化,表现出较强的批判精神和自审意识。但是狭窄的个人视角、欲望的偏执、肉身
“爵士乐时代”堕落的天使—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韩薇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爵士乐时代   个人经历   社会背景   女性形象  
描述: 菲茨杰拉德是公认的“爵士乐时代”的杰出代言人。他笔下“爵士乐时代”的女性一般都被描绘成一群“美丽的与可咒的”“轻佻女郎”,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以反面形象出现。尤其是在有“爵士乐时代”编年史之称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一书中,人们看到的是一幅轻浮放纵,崇尚物质,自私而非道德的女性形象。本文首先总结了评论家、学者对菲茨杰拉德的研究成果,指出本文的研究重点和价值之所在。然后将书中的女性人物分为三类,从多个角度对这些人物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并做出比较和对比。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试图探讨美国20年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
< 1 2 3 ... 94 95 96 ... 163 164 16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