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河北大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111 条
-
从张扬到收敛:论陈学昭女性意识的演变
-
作者:
俞莹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陈学昭
延安整风
女性意识
创作个性
战争
-
描述:
陈学昭是曾留学法国的中国现代女性作家,是20世纪中国女性解放的先驱者和积极倡导者之一,同时又是较早为着理想而奔赴延安的革命战士。她既创作出许多优秀作品,又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女性主义观点,这些观点也体现于其文学创作中。陈学昭不断思考和探索女性解放之路。随着她人生阅历日益丰富,视野不断开阔,其女性意识也不断发展。 作为第一代女性知识分子,她对女性思想的认知和思考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地位。而从一个受西方思想影响、信奉个性主义与女性主义的时代女性,到加入革命队伍、成为集体主义至上的革命作家,陈学昭的人生道路和
-
现当代文学中的寡妇形象研究
-
作者:
王维维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文化
贞节
女性意识
寡妇
生命力
-
描述: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由于封建文化的垄断性,妇女地位的从属性,使女性成为了失语的群体,而寡妇—更是游离于女性之外的特殊群体,她们是被孤立在社会、人群之外的。寡妇始终是封建道德观念关注的核心,寡妇作为男权社会的殉葬品,一方面忍受着丧夫的巨大痛苦,一方面还要承受来自社会、家庭甚至自身的巨大压力。她们被剥夺了作为人的尊严和权力,她们必须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地永远生活在对于死去丈夫的哀悼之中,不能改嫁,成了活的死人。她们完全被禁闭在正常社会生活之外,家中单调无聊的生活无所寄托、毫无兴致,她们永远没有幸福可言。但她们有着
-
多丽丝莱辛的追寻
-
作者:
王晓君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正义
幸福
追寻
-
描述:
多丽丝·莱辛作为英国战后最杰出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生命中充满了对公平、正义、幸福、写作的追寻。如同笔下的众多女性人物一般,莱辛是一位集众多角色于一体的知识女性:活跃在社会政治活动中,穿梭于各类左翼作家团体,参加品目繁杂的集会……我们试图对社会活动中、个人幸福道路上、自我实现过程中的莱辛进行评析。在对其人生轨迹分类概括的同时,希望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追寻”的本质及影响。 通过研读国内外莱辛研究专著,及对国内研究所处阶段的分析、判断,认识到莱辛研究中存在的偏差与不足。在通读莱辛回忆录、作品的基础上,一位敢于面
-
女性的身份建构与男性气质危机:《嘉莉妹妹》之消费文化探析
-
作者:
张倩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身份建构
物化
消费文化
男性气质
-
描述: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社会经历着一场急剧变革,正在从以生产型为主的社会转变为一个以消费型为主的社会。西奥多·德莱塞的处女作《嘉莉妹妹》真实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美国兴起的消费热及由此带来的人们意识形态的转变。近年来国内虽有文章从消费文化角度研究该作品,但对其中女性在消费社会中的体验却鲜有论及。受后学思潮影响,近年来女性主义对消费文化的研究已从早期的批判态度转向了对其“解放”和积极作用的突出与强调。鉴于该作品创作时期消费文化盛行的背景及目前学术界的研究现状,本文采取消费文化研究与女性主义批评相结合的方法,尝试
-
唯一神教伦理观在《玛丽·巴顿》中的体现
-
作者:
白敏莉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唯一神教
伦理
男性
女性
-
描述:
伊丽沙白盖斯凯尔(1810-1865)一生创作丰富,共有一部传记,30多部短篇小说,《玛丽巴顿》等六部长篇小说,而且作品涉及内容广泛,题材丰富。文章的引言部分对她的作品作了概括和简单介绍,并提到了其研究的现状。对于维多利亚时代的女作家,人们多提及奥斯丁、勃朗特姐妹等,对盖氏的小说重视不够。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对她的研究开始升温。本论文集中关注她的第一部小说《玛丽巴顿》。《玛丽巴顿》是盖氏的第一部小说,也是一部工业小说,作品一出版即受到好评。作品塑造了个性独特的男女主人公,并分析了男性、女性主人公所体现的伦
-
“隐藏”起来的女主人公:《蝴蝶梦》中哥特体元素对“隐藏”的女主人公和“显形”的女主人公的作用分析
-
作者:
刘晓新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作者经历
哥特体小说
《吕蓓卡》
达夫妮·杜穆里埃
“隐藏的我”
-
描述:
达夫妮·杜穆里埃(1907-1989)是英国20世纪著名的小说家和剧作家,她的创作领域非常广泛,涵盖短篇、长篇小说、传记等。因其小说充满神秘、浪漫与悬念,她于1977年荣获美国神秘小说作家大师奖。达夫妮·杜穆里埃的代表作《吕蓓卡》在1938年一经出版便轰动文坛,成为当时英美两国最畅销小说,并在1940年被著名导演希区柯克拍摄成电影,同样由《吕蓓卡》改编的电影《蝴蝶梦》也得到了当时人们的认可。虽然她的小说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但对于作者本人的研究以及对于作者的写作风格的讨论却并不多见,一直到近期一股女性主义
-
沉默与打破沉默
-
作者:
解林静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沉默
打破沉默
女性
女性人物
-
描述:
莎士比亚戏剧中所描述的女性代表了中世纪传统女性和伊丽莎白时代的英国女性。在当时的等级信仰、教会学说、生物理论、社会习俗、教育和职业等观念的影响下,女性的活动范围被更多地限制在家庭。她们在社会中得不到与男性同等的理解与尊重。于是,莎士比亚常用“沉默”来描述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她们与其他人的关系。 第一章分析了欧菲莉娅和苔丝狄蒙娜的“被动”的沉默。她们的沉默不是自愿的,而是迫于无奈。欧菲莉娅在面对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时,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只能被动地接受来自各方的命令,保持沉默。她的沉默最终导致她
-
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贵族女性研究
-
作者:
朱亚丽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维多利亚时代
贵族女性
贵族
-
描述:
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社会的一个重要转折期。工商界资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贵族阶层逐渐衰落。贵族女性作为贵族集团的成员,她们社会地位也呈现下降趋势。 第1章,主要介绍了维多利亚时代贵族女性
-
研究生网络信息获取行为的差异研究
-
作者:
王会景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网络信息行为
信息获取行为
研究生
-
描述: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硕士研究生网络信息获取行为进行研究多是针对某一学校或者某一个地区所做的研究,而对硕士研究生的网络信息获取行为进行差异分析的文章相对较少。本文是在充分借鉴前辈们对信息行为、信息查询行为、信息检索行为、信息获取行为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性地对硕士研究生网络信息获取行为的差异进行调查研究。为方便论述,本文将硕士研究生简称为研究生。本文在对已有文献的查阅以及深入调研研究生网络信息获取行为的基础上,将研究生划分为理、工、文、农、医五大专业,结合目前图书情报学界最有权威的Wilson信息寻求行为模
-
安吉拉·麦克罗比的“女性亚文化思想”研究
-
作者:
石丽薇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歧视
安吉拉·麦克罗比
女性亚文化
女性主义
休闲时间
-
描述:
亚文化是伯明翰学派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但该学派的研究导向一直偏重男性亚文化,而忽视对女性亚文化的关注。麦克罗比的女性亚文化思想弥补了伯明翰学派对女性研究的缺憾,麦克罗比认为,在以男性为主导的亚文化的外围,女性通过展示其群体特质的方式,建立了一种有别于男性的文化的补偿方式。这种方式经历了从“无赖女孩”到“慕嬉士女孩”的风格演变,并且主要保留在家庭、学校及俱乐部等空间中。麦克罗比的女性亚文化思想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女性问题,比如男权秩序对女性的压抑、意识形态对女性休闲时间的控制、以及后现代社会中的隐性性别歧视问
<
1
2
3
...
8
9
10
11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