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现代文学东方淑女及贤妻良母形象
作者: 周芳芸   来源: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愫方   现代文学   黑暗王国   行为模式   传统美德   社会角色   贤妻良母   家庭   传统文化   淑女  
描述: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组具有东方女性传统美德的艺术形象,她们与具有强烈反叛性格的莎菲、繁漪、花金子等女性形象迥然不同:温文尔雅、贤淑端庄、忍耐宽容、克己节欲,成为闺中女儿楷模———孝女慈姐,如愫方,或已婚妇女典范———贤妻良母,如瑞珏,或集二者于一...
走个体、私营之路:解决妇女就业的又一途径
作者: 陆建民   来源: 上海妇女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环境   职业满意度   私营业主   妇女创业   直接动力   妇女就业   创业者   女业主   妇女组织   经营管理能力  
描述: 近年来个体、私营经济在妇女就业中所占比例正逐步扩大。1998年底,上海市227万个体户中,女性占4万左右;189万私营业主中,女性占3万以上。在个体、私营领域中从事创业活动的妇女状况如何,已经和正在步入这一领域的下岗妇女遭遇到哪些挑战和机遇?19...
走个体、私营之路:解决妇女就业的又一途径
作者: 陆建民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环境   职业满意度   私营业主   妇女创业   直接动力   妇女就业   创业者   女业主   妇女组织   经营管理能力  
描述: 近年来个体、私营经济在妇女就业中所占比例正逐步扩大。1998年底,上海市227万个体户中,女性占4万左右;189万私营业主中,女性占3万以上。在个体、私营领域中从事创业活动的妇女状况如何,已经和正在步入这一领域的下岗妇女遭遇到哪些挑战和机遇?19...
突围·沦陷·构建──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创作流变
作者: 魏兰   来源: 宁夏社会科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女性作家   反思文学   女性故事   女性意识   新时期文学   女性话语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性别意识  
描述: 新时期女性文学从建立自觉的女性意识开始,努力探索女性文学的发展道路。但在冲出男性话语的重围之后,又陷入以男性原型心理为内驱动力的误区之中。经过不断地探索,终于在90年代中期,构建了新女性话语体系,整合了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女性文学的追求。
论90年代的女性主义文学
作者: 杨绍军   郭建斌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90年代   自我意识   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意识   中国女性作家   陈染   女性写作   生存体验   女性文学   姐妹情谊  
描述: 新时期文学的女性写作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文学现象,特别是80年代末至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和西方女权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深入发展,中国女性作家对自已的女性意识有了更深的自觉。女性作家对自已的“女性”不再采取回避的姿态,无论是在写作观念上,还是在更深层次的艺术处理上,都较以往有了显著的变化。女性作家以女性视角直面人生的书写更有力度,对商业社会的把握更有穿透力;女性个人与历史的对话更加孤独也更加执著;商业视野下的女性写作也有了更为广阔和自由的艺术空间;一些女性作家如陈染、林白、海男、徐小斌等,则将
两种文化形态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 吴小钢   来源: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色文化   女奴文化   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   女性文学形象  
描述: 女奴文化和女色文化是以男性为中心社会的产物,在这两种畸形文化的形态下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一类是作为男性传宗接代的工具,一类是作为男性泄欲的工具。当然,在这两种文化的压迫下,也有一些觉悟者和反抗者的女性形象,更有迷惘和迷失的女性形象。这些众多的女性文学形象给我们展示着女性走向彻底解放前的不同生命形态和生命发展的轨迹
茅盾在妇女解放运动中的理论贡献
作者: 翟耀   来源: 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解放   思想道德观念   妇女问题   经济独立   道德思想   妇女解放运动   精神解放   妇女运动   茅盾   社会生活  
描述: 作为早期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理论家,茅盾在五四前后发表了百余篇专论妇女解放的文章,相当深入而又全面地阐述了妇女运动的发生、目的、任务和途径等问题,强调妇女在社会解放中坚持自身精神解放特别是思想道德观念解放,以成为“解放的妇女”的重要意义,从而形成了以人的解放为本位的妇女运动论,对于推动妇女运动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的黑龙江妇女
作者: 刘春茂   刘伟   刘阴霞   来源: 黑龙江档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龙江   大城市   组织教育   解放战争时期   妇女运动   女学生   女知识分子   农村妇女   工农大众   妇女干部  
描述: 解放战争时期的黑龙江妇女干部一是从全国各大城市来到黑龙江工作的知识分子、女学生。她们在党的领导下,遵从"为工农大众服务,与工农大众结合"的原则,走进当时贫穷落后的农村,耐心刻苦的工作着,经常被误会
试论女性文学的民间想象
作者: 刘日红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想象   女性文学   知识女性  
描述: 知识女性在作品中讲述的民间并不是真正的民间,而是想象的产物,这样一个对于民间大众的叙事关系模式,即“想象关系”。这一想象分为两个方面:一、想象:作为策略的生成与发展。二、想象:作为自我的守护方式
妇女人类学的产生及其文化建构
作者: 周泓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妇女人类学   女性主义人类学   女性研究   两性角色   弗洛伊德   性别差异   两性差异   妇女研究   性别角色  
描述: 一、相关研究与学科产生妇女人类学(Women Athropology)是随着本世纪60年代欧美女权主义运动及其妇女研究(亦称妇女学Women’s Studies)于70年代产生,西方现在亦称女性主义(或女权主义Feminism)人类学.妇女学研究现在多指社会性别研究,这是早期女性主义人类学的核心成果.因此,女性主义人类学可视为妇女人类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 1 2 3 ... 8 9 10 ... 53 54 5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