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新时期提高农村妇女组织化程度的有效途径:来宾市妇联创建“妇”字号基地带动农村妇女发展
作者: 暂无 来源: 当代广西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来宾市   妇联   妇女组织建设   农村妇女   字号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妇女发展   组织化程度  
描述: 新时期新农村建设需要广大农村妇女的广泛参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也离不开妇女组织建设。以党建带妇建,搭建妇字号基地,是当前组织带动农村妇女发展的有
国家女权主义还是市场化的女权主义,抑或二者兼有?: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全国妇联的全局策略
作者: 成慧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是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妇女组织。这个组织是连接党和政府的桥梁。本论文研究全国妇联如何起到联系和桥梁作用,从而推广妇女的主张和女性的观点。一方面,本文探讨了全国妇联如何在国家政治中推行国家女权主义,推动有利于妇女的政策和立法议题。另一方面,本文也研究了全国妇联如何利用市场化的女权主义来鼓励广大妇女,特别是城市妇女,利用自身的技能和市场提供的个人资源,加强“自尊、自信、自强和自身修养”为内容的“四自”.。全国妇联推行的国家女权主义和市场化的女权主义都是妇女组织用来指导党和政府的话语实践,
中国家女权主义还是市场化的女权主义,抑或二者兼有?: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全国妇联的全局策略
作者: Gina   Maria   Caballero   来源: 人民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全国妇联   男女平等   国家市场化的女权主义  
描述: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是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妇女组织。这个组织是连接党和政府的桥梁。本论文研究全国妇联如何起到联系和桥梁作用,从而推广妇女的主张和女性的观点。一方面,本文探讨了全国妇联如何在国家政治中推行国家女权主义,推动有利于妇女的政策和立法议题。另一方面,本文也研究了全国妇联如何利用市场化的女权主义来鼓励广大妇女,特别是城市妇女,利用自身的技能和市场提供的个人资源,加强 “自尊、自信、自强和自身修养” 为内容的 “四自”. 。全国妇联推行的国家女权主义和市场化的女权主义都是妇女组织用来指导党和政府的话
女人的两种可能:司猗纹和王葡萄形象比较
作者: 王菊花   来源: 当代小说(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司猗纹   形象比较   王葡萄  
描述: 本文以铁凝《玫瑰门》中的司猗纹和严歌苓《第九个寡妇》中的王葡萄作对比研究,从自我意识,情爱观,形象的复杂性和意义及作家态度等方面对这两个女性形象进行比较。
BIG赢得“妇女运动世界村”竞赛
作者: 暂无 来源: 建筑技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竞赛   妇女   运动   合作设计   AKT   体育设施   世界  
描述: BIG与AKT公司、Tyrens和Transsolar共同合作设计的方案赢得了瑞典"妇女运动世界村”竞赛10万平米体育设施的第一名。
巾帼建功展风采 妇女创业谱新篇
作者: 李金英   来源: 共产党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巾帼建功   城乡妇女   巾帼科技致富   金融危机   城市妇女   巾帼文明岗   经济发展   妇女干部   妇女组织   妇女劳动力  
描述: 推动全民创业就业,事关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大局,是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妇女创新创业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近年来,自治区妇联紧紧围
神秘主义:当今女性文学的重要思潮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华文摘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底蕴   神秘主义   地域文化   奇特   《学术月刊》   人生   思潮   女性文学创作  
描述: 樊星在《学术月刊》2009年第8期撰文指出,当今女性文学创作涌动着神秘主义的思潮。具体表现为:以颇富诗意的笔触描写女性的神秘感觉与奇特想象;并常常通过对花、镜子、血缘、星座等意象的刻画渲染神秘氛围
女性文学形象的时代印记
作者: 黄进   来源: 宁波通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形象   《当家的女人》   妇女解放事业   印记   恋爱婚姻   人物形象   优秀文学作品   女性  
描述: 女性占人口的一半,必然会成为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而这些形象不可避免地会打上时代印记,这种印记集中表现在恋爱婚姻、经济地位、思想观念等方面。本文试图
有效的女性叙事转身与追索
作者: 田泥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女性意识   叙事方式   玫瑰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铁凝   女性主义   历史阶段   中国女性  
描述: 铁凝从最初的《哦,香雪》,到《玫瑰门》,再到《笨花》等作品,贯穿新时期到转型期再到当下,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卓立文坛。而回溯她的文学之路,我们看到了铁凝的求索之途,其实是充满诸多变数的。无疑,1988年的《玫瑰门》是铁凝叙事方式发生重大转变的标志与有效的转身,一改之前的从容、淡定与柔美,以犀利的笔法进入女性生活现实与历史的层面,揭示形形色色的女性,颠覆了把女性神话化的男权文化策略,拆解了母性神话的幻想,直逼女性自身的文化痼疾。当然,铁凝从《哦,香雪》的“清纯”到《玫瑰门》的“世故”,引发了读者群的严重分化与狂
布勒特·哈特短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刘岩   来源: 上海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重新定义   历史   现实主义作家   文学创作   美国文学史   资本主义经济   女性形象   自我救赎   自我牺牲   文化语境   西部女性   重新审视   西进运动   淘金热   哈特   选举权运动   研究视角   短篇小说   女性人物   性别角色  
描述: 弗朗西斯•布勒特•哈特(Francis Bret Harte,1836-1902),是美国文学史上最早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将地方色彩引入到文学创作中,成为美国第一位有影响的地方作家和国际上第一位因描写美国西部风情而知名的小说家。哈特的作品多以西进运动和淘金热为背景。值得关注的是,在其短篇小说中,哈特成功塑造了许多鲜明的西部开拓者形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众多的西部女性形象。 本文试图分析哈特短篇小说中淘金热时期的西部女性形象,从不同的角度透视这些女性人物与整个历史和文化语境的关联。哈特的女性形象大致可分为三
< 1 2 3 ... 88 89 90 ... 229 230 23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