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445 条
-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的发展前景探索
-
作者:
张彩云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华裔女性
文学
发展前景
-
描述:
随着美国华裔文学创作的发展,对华裔文学的研究也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点。尤其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也不断壮大起来。与此同时,众多杰出的华裔女性作家脱颖而出,由此我们可以从中前瞻华裔女性文学在未来的蓬勃发展,以及未来华裔女性文学在美国乃至整个文学界地位的确立。
-
文学生产机制的转型与女性主义话语
-
作者:
葛继红
来源:
江汉论坛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转型
生产机制
女性主义话语
-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生产机制发生转型,影响到女性主义话语的生产和流变。这种由市场、媒体、畅销书运行机制合谋制造出来的话语,显得格外兴盛,体现出日益明显的消费性特征。它推崇极端的个人趣味和自恋意识,把人的本能欲望当作文学表现的主要对象和基本内容,让欲望话语取代了文学话语,追求形而下的审美风尚,消解了女性尊严,也解构了女性文学的文学性,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女性意识的衰微
-
失意崩溃肆意流淌,温柔倔强悄然润泽——观伊蕾《独居女人的卧室》
-
作者:
罗雅馨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居女人的卧室》
女性文学
伊蕾
-
描述:
本文从《独居女人的卧室》出发,参考女性文学研究的相关观点,把每首诗品鉴再将这14首诗歌串联融合,透过整体感受诗人背后的挣扎纠结与细腻情愫。诗人的歇斯底里与坚韧相辅相成,诗人愁怨依赖与积极独立的对立,其实也是古代深闺怨妇与现代新女性双重形象的矛盾。这些冲突并非金戈铁马式的冷冰,而是女性在对待爱情时内心的缱绻鲜活与真实灵动。
-
革命女性对生命意义的探寻:丁玲的《重逢》再解读
-
作者:
黄丹銮
来源:
现代中文学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困境
《重逢》
丁玲
“囚困经验”
女性革命
《魍魉世界》
-
描述:
《重逢》,是丁玲领导西战团时期为了进行抗日文艺宣传而急急挥就的独幕话剧。它通常被放置在丁玲不特擅长的戏剧创作序列而长期不甚被研究者们注意。然而,《重逢》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抗日宣传作品,而是富于浓郁文学意味的"女性革命"文学创作。本文结合丁玲的回忆录《魍魉世界》,尝试分析革命女性隐秘的"囚困经验"如何被充分调动、融于女性文学生命的抒写中,这使《重逢》成为了真实呈现革命女性生命困境的革命文学作品。
-
简述张洁作品中女性意识的研究
-
作者:
宋佳音
来源:
祖国(建设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张洁作品
研究两性声音
-
描述:
张洁是一位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的女作家,随着90年代中期以来女性文学研究地位的不断提升,其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者的关注,本文列举并简要分析了研究张洁作品中女性意识的经典性论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可能路径。
-
莱辛作品中的女性主义意识及象征意义
-
作者:
何英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男权文化
生存意义
女性主义文学
西方女性
象征意义
人类精神家园
女性主义意识
诺贝尔文学奖
《金色笔记》
-
描述:
2007年,88岁高龄的多丽丝·莱辛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标志着女性主义文学在21世纪成为主要的文学思想。在这个世纪,女性文学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在文学的舞台上,一直以来都是男性主导,男性成为统治人类精神家园的主宰,然而,女性作家的不断出现为这个舞台增添了无限色彩,体现了在新世纪男女平等的思想,也表现了两性之间的和谐共存与相互理解,为提升人类的生命价值和
-
1920年代鲁迅和玄镇健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比较:以短篇小说为中心
-
作者:
陈晓凤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玄镇建
比较文学
鲁迅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论文比较了鲁迅和玄镇健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的异同点,并分析了异同点存在的原因。为此运用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方法,对鲁迅和玄镇健各三篇短篇小说进行了考察。选取六篇短篇小说作品的典型女性女性形象分为三类进行比较。第二章分析了1920年代中韩两国的女性解放运动和女性的现实处境。从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对女性的迫害、新文化运动下女性的觉醒和女性解放运动等方面分析了1920年代中国的女性现实处境。对韩国女性解放,从韩国女性在殖民统治和封建家长制下的双重压迫,女性教育热潮的兴起,女性团体和女性同友会的活跃等方面进行了考察。第
-
20世纪20年代“女性题材”影片与早期电影女演员散论
-
作者:
陈永祥
罗素敏
来源: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题材”影片
电影女演员
电影艺术
-
描述:
电影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19世纪末自西方传入中国,并迅速崛起为一门广受国人欢迎的大众艺术,随之,以塑造女性形象为主要特征的电影女演员出现在银幕上,成为人们赏析的对象。至20世纪20年代,在女性解放思潮等因素的推动下,一些知识分子尤其是归国华侨和留学生加入电影公司,拍摄了一批"女性题材"影片,培养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电影女演员,女演员的形象和演技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初步奠定了中国电影现实主义的基本品格,对中国早期电影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
女性写作中主体认同经验分析——以现代文学史中女性小说写作为研究对象
-
作者:
李艳云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文学
主体认同
女性写作
-
描述:
写作本身即是对自己生存体验的表述。以现代文学史中女性小说写作为研究对象,从主体认同的视角对现代文学女性写作的三个阶段——五四时期、左联时期、全面抗战时期所呈现出来的主体认同经验做出梳理与表述。这一特殊历史语境中女性文学所呈现的与时代同构或者异质的现象,透视出女性群体在独特的历史语境下的整体生存境遇,从而使得女性文学能够突破单一的性别研究视角,在更宏大的现代化民族国家构建的框架下得以展开分析研究,推动女性文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
浅谈《三国演义》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
作者:
由婧涵
来源: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接受研究
审美内涵
女性人物
-
描述:
在《三国演义》众多的人物形象中,女性仅有50余位.尽管只是飞鸿踏雪式的出场,作家在叙述中表现出来的特定时代背景中的女性的“奇闻”、“奇事”,亦具有重要的思想意义和审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