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浅谈明清文言小说中的狐意象
作者: 刘颖慧   来源: 社会科学评论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恋   畏惧   狐意象  
描述: 文章根据明清笔记小说中大量的狐变形为人的小说之中狐意象的发展规律及其内涵,探讨狐精题材作品的文化内涵。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之下,男性对待女性的态度就有两种,狐成了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的代表。作家笔下的狐美丽迷人或者淫荡魅人甚至淫人致死都是男性对女性的"既畏又恋"的态度的体现。
新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国际服装动态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品牌   系列   元素   女性化   女装   大主题   都市女性   女性形象   现代女性   新品  
描述: SINO 和 Hardy Amies 新装上市本季的 SINO 女装将以时髦中缭绕娇媚的女性魅力为主题.在青春活力的斑斓中透视出丝丝华贵气.糅合优雅气质和现代元素,塑造出优雅、自然而又浪漫的2004
获得尊重与性别无关
作者: 刘砚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   尊重   女性   性别  
描述: 3月8日,一个女性的盛大节日。这一天,整个社会对女性都不吝惜其溢美之词,各种女性人物也占据了各种报刊、杂志的多数版面和电视荧屏的黄金时段。贵刊也不免俗推出“2003中国十大女性经济人物”,不过读来却有另一番味道,觉得这些女性获得尊重是有充足理由的。
旁观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最佳旅游城市   农民工权益   旅游局   保护法   弱势群体   农民权益   经济人物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头文件   女性人物  
描述: 刘砚(河北)获得尊重与性别无关 3月8日,一个女性的盛大节日。这一天,整个社会对女性都不吝惜其溢美之词,各种女性人物也占据了各种报刊、杂志的多数版面和电视荧屏的黄金时段。贵刊也不免俗推出“2003中国十大女性经济人物”,不过读来却有另一番味道,觉得这些女性获得尊重是有充足理由的。
邓颖超婚恋观中的现代意识
作者: 李潇   来源: 漳州职业大学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婚姻道德   邓颖超   周恩来   婚恋观  
描述: 邓颖超是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在革命实践中,她深深认识到妇女群众是党夺取革命胜利的重要力量和源泉,妇女解放是党的重要目标之一。邓颖超的婚恋观具有显著的现代意识。她认为,男女婚恋是社会问题,并强调要重视家庭对子女的教育,要树立新道德、新风尚。
谈社会性别研究的中国实践
作者: 翁乃群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   社会性别   书评   中国   社会转型   女性主义  
描述: 2004年6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孟宪范主编)一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妇女研究中心“转型期中国妇女研究”课题的最终成果,是妇女研究的一部力作。这一课题历时三年半,16位
对传统性别歧视教育依据的首次解构
作者: 韩廉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构   依据   性别歧视教育  
描述: 性別歧視教育實施的根據是男優劣天生論和才智有損女德論。戊戌婦運動對其中國版本男智愚天生論和“女子無才便是德”進行了與西方早期權運動同樣的批判,指出男智愚並非天生而是後天性別歧視教育所塑成
荒原与迦南的诱惑
作者: 周靖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存在状态   大众传媒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话语困境  
描述: 大众传媒不是孤立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所有媒体相互影响,共同造势,成为主流意识的“强言者”。而在以前的理论中,研究者大都站在其中一个方面来研究,比较多的是对女性文本的解读,在大众媒体对女性及女性生活影响上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本文以当代大众传媒对女性的解读为考察对象,试图从传播理论和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对当代大众传媒在表现女性形象、女性在大众传媒传播中的存在状态及话语困境进行分析,通过对媒体有关女性诸多表征的解读,从新闻传播视角和女性主义视角,在传播者心理文化沉淀、女性意识发展等层面进行一些探讨和思
视角的创造:色彩斑斓的历史画像
作者: 梁晓华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历史小说   性别视角   女性形象  
描述: 当代女性历史小说指的是当代女作家从女性立场出发来反观历史女性的命运,并在创作中表达当下的女性主义观念的历史题材小说。新历史小说创作往往用现代人的思维和叙述方式来把握和表现历史故事,消解原有的教化意义。当历史被描述为欲望的必然性和命运的偶然性的合力结果时,想象力和主观性便成了支撑文本的张力。从这一意义出发,新历史小说应该说是当代女性作家淋漓尽致地书写自我和表达当下的女性主义意识的最佳空间。“研究妇女就是要重写历史。”([美]琼·凯利)当代女性历史小说是通过重新定位和描绘女性形象来完成这一任务的。本文借用(德
发现生活的人将失去生活
作者: 许佳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论文的讨论主体为哈代《还乡》(1878)、德莱塞《嘉莉妹妹》(1900)和劳伦斯《爱恋中的女人》(1921)中的女性形象。试图通过对尤苔莎、嘉莉和古德兰这三个现代女性特征形成时期的女性形象的分析,以及对创造她们的三位男性作家意图的分析,讨论资本主义消费社会中的女性欲望与男性生存危机之间的关系。探讨重点为:男性作家笔下以及历史上的女性附属物形象,运用女性主义理论对此作出分析,女性欲望的觉醒对资本主义、消费主义产生的影响,城市文明中女性对男性权力的反作用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压力,进而触及男性的生存危机,以及女性作
< 1 2 3 ... 87 88 89 ... 115 116 11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