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性别与经典的缺失:论晚明女性诗歌选本
作者: 方秀洁   聂时佳   来源: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名媛诗归   女诗人   诗歌创作   复古运动   女性主义批评   西方女性主义   女性诗歌   唐诗品   当代女作家   话语资源  
描述: 中国女性主义批评进入21世纪,在经过20世纪90年代大力清理文本和文化中男性中心观念、重评现当代女作家作品之后,步入到更加理性地建构中国本土女性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觉之中:就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本土化问题、挖掘和整理中国本土话语资源问题,寻求女性主义新的理论生长点等问题展开积极探讨。本期刊出的这组女性主义的文章,《性别与经典的缺失:论晚明女性诗歌送本》这篇译文从挖掘和整理中国本土话语资源的角度,探讨1550—1560和1620—1630年间两次比较集中的女性作品选集出版事件在编排和评介两方面的异同,揭示除了商业
波特墨西哥短篇小说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王喆   来源: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墨西哥短篇小说   凯瑟琳·安·波特   女性主义  
描述: 在其以墨西哥为背景的短篇小说中,美国女作家凯瑟琳.安.波特以她独特的女性视角刻画了众多墨西哥女性人物悲剧群像。从女性主义角度对波特的四部墨西哥短篇小说进行解读,探讨生活在传统父权制社会中墨西哥女性的真实处境,揭示少数墨西哥女性的觉醒与另类反抗策略。波特的墨西哥短篇小说具有强烈的女性主义色彩,蕴含了她一贯的女权主义思想。
《诗经》女性研究:婚恋诗中的哀妇形象
作者: 李洪连   来源: 大观周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弃妇诗   思归诗   婚恋诗中的哀妇形象   思夫诗  
描述: <诗经>中的女性是一个非常特殊有意思的群体,研究她们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先秦时期妇女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和地往.
李达与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刍议
作者: 汤涛   来源: 世纪桥·纪实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实践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为我国妇女运动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一、李达关于妇女解放思想的主要内容 我国长期处在封建社会阶段。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虽然也涌现出大量的学者、豪杰乃至政治家,但就总体而言,广大
关于女性文学及其批评理论的当前意义
作者: 钱虹   来源: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批评   女性写作   “世界华文女作家丛书”   女性阅读  
描述: 从文学与性别的视角追溯、梳理关于女性主义文学及其批评理论在当今世界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以此来说明世界华文女作家丛书在当下出版的意义。就女性写作的历史而言,其文学创作受到过歧视甚至是蔑视绝非孤立现象。一般被批评家认为是女性作品的缺点或短处,如果采取一个新的角度,就可以视为恰恰是女性文学中带有普遍性的某种特色。随着越来越多的女作家在作品中描写自己的生活感受和经验并形成其创作特色,恰恰丰富和更新了已有的文学传统。女性阅读与女性写作具有不同的涵义。
新时期三十年性主义文学批评
作者: 莫立民   来源: 甘肃社会科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三十年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中国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肇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已走过近三十载的历程。其中经历了萌芽、发展、开放三个时段。从性别的视野研究文学,重视女性文学文本,关注、重视女作家,关注、重视女作家独特的性别创作体验、性别创作特质,建构女性文学研究学科,以及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过渡到性别诗学,可谓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探索的重点与取得的业绩。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又有其严重的不足。这首先表现在部分学者在对西方理论嫁接上的生吞活剥。其次,中国古代本土思想文化资源的缺失。再次,研究对象的偏嗜与评判标准的绝对化、单一化。放眼未来
二十世纪女性小说文本的诗情风格
作者: 暂无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纵观20世纪女性小说,在叙事视点、话语方式及其先锋艺术实验的追寻中,体现出女性小说特有的诗情风格。 “五四”新文学运动的滥觞,开启了中国具有独立意义的女性写作时代。正是从这时起现代人文思想不断渗透到女性文本中,有才华的女作家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理解是女性的,也是深刻的。尤其是当她们走出类的范畴,以个体姿态审视生活时,体现了她们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完整,并且随着历史前行不断呈现现代内涵。 小说是一种语言艺术,是20世纪女性倾诉心灵的重要载体。从艺术特性考察女性小说文本的风格是诗情的。诗情一词,出自古代文论陆机的
纳博科夫长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邓妙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纳博科夫   长篇小说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以纳博科夫的长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作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细读作品,采用社会学、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文学批评等理论,并结合纳博科夫的自传、文学观,分析了纳博科夫长篇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类型与特点,剖析了其女性人物形象生成的原因,试图从中窥视出纳博科夫的女性观、婚恋观,并发掘出这些女性形象所包含的意义和价值。下面笔者就对自己的论文做个简单的介绍: 引言:纳博科夫笔下女性人物的研究现状。这一部分从国内外纳博科夫研究现状入手,指出就目前的纳博科夫小说人物研究现状来看,纳博科夫小说研究在女性人
论老舍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其男权意识
作者: 曾艳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权意识   老舍   女性形象  
描述: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老舍是当之无愧的大家之一。他的小说重在表现市民阶层和市民性格。在老舍的文学世界中,他塑造出了许多不朽的艺术形象,其中女性形象占他所塑造人物形象的四分之一。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与作家所处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所接受的文化传统等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其众多的女性形象中,老舍刻画得最为生动的有三类女性:品行端庄、善良坚韧的贤淑女性,红颜薄命、堕入娼门的风尘女子;敢为“狮吼”的“悍妇”。与同时期作家相比,老舍的女性观更为传统。他赞赏温柔善良、勤俭持家、宽容大度的贤淑女性,同情怜惜迫于生计、不幸沦
试论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女性形象
作者: 李骐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跨文化传播   刻板印象   好莱坞电影   文化误读   女性主义  
描述: 好莱坞电影塑造中国女性形象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女性角色从出身风尘的妓女到身份显赫的达官贵人,从等待救援的弱女子到拯救社会的女英雄,从勤劳憨厚的农妇到精致小巧的都市摩登女性均有所涵盖。好莱坞电影的全球化传播使中国女性走向国际舞台为世界观众所关注。本文选取《大地》、《末代皇帝》、《花木兰》作为个案进行文本分析,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是好莱坞电影中国女性到底是何种形象,呈现出何种特点,以及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本文第一章为绪论部分,论述了本文的研究缘起,从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两方面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部
< 1 2 3 ... 80 81 82 ... 265 266 26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