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名利场》中贝基·夏普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贾巍巍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萨克雷   《名利场》   女性主义   贝基·夏普  
描述: 威廉•梅克皮斯•萨克雷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之一,其小说《名利场》一直被公认为他的代表作。作品刻画了截然不同而又相互关联的两位女性人物贝基•夏普和爱米丽亚•塞得利。透过这两个女人的悲欢离合,萨克雷关注的是金钱至上和具有阶层意识的男权社会中女人的地位和角色,抨击了提倡维多利亚婚姻家庭观的腐朽、虚伪的社会。 论文着重从女性主义视角重新解读《名利场》,以波伏娃的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为依据,探讨文中的两位主要女性人物之一贝基对父权制的反抗,以及她遭遇到的困难和挫
中国古典小说女性形象探源
作者: 马珏玶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古代小说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自从八十年代在中国兴起后,国内学者做了大量具体而扎实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多集中于现当代的文本研究,相形之下,古代文学方面就相对薄弱得多,而且多集中于诗词方面。就古代小说领域而言,研究者多对某一时期或某一作品进行阐释,至于对小说文本女性形象问题目... >> 详细
浅谈民国法学与女性身份建构:一种历史文本的分析
作者: 王红英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建构   女性身份   男女平等   民国法学  
描述: 中国传统女性的身份在一些文学作品和学术作品上都有或形象或理性的表达,对女性在古代法律文本中的地位进行研究,得到的是“男尊女卑”的范式结果。随着传统社会的解体,女性不能置身事外的受到政治时局、社会思潮的冲击,发出了“男女平等”的诉求,法律逐渐发生转型,女性在法律生活中的命运也发生着变化,法学研究也从各个角度对女性地位进行着表达。本文从法律文本和法学著述两个层面,对女性身份进行历史文本的考察,以此来阐述女性在法律表达和法学著述中的身份地位。本文总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引论。本章首先就选题进行了简单的叙述,从自身出
加拿大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作者: 齐丽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解放运动   加拿大   社会主义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  
描述: 作为欧美女性主义的一个部分,加拿大的女性主义流派众多,异彩纷呈。本文选取其中一派——社会主义女性主义进行论述,并把时间限制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也就是欧美妇女解放运动的第二次浪潮期间。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由于颇具吸引力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活动,一度成为加拿大妇女运动的主流。本文分五个部分论述: 第一部分:导言。简要叙述国内外对加拿大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的研究进展,说明本文的突破;对几个基本概念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加拿大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女权运动、妇女运动、妇女解放运动等:
《玲珑》杂志及其女性形象塑造
作者: 师文静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办刊特征   《玲珑》杂志   女性形象   综合定位  
描述: 《玲珑图画妇女杂志》于1931~1937年在上海发刊,1936年第1期改名为《玲珑妇女杂志》,简称《玲珑》。《玲珑》杂志外观娇小,采用64开本的独特设计风格,版式编辑新颖,以文字为主,摄影照片和漫画
韩国战后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与女性意识
作者: 朱菁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韩国战后小说  
描述: 1950年爆发的韩国战争(中国称之为朝鲜战争或抗美援朝战争)给整个朝鲜民族带来了沉痛的打击。战争结束后,韩国社会开始慢慢恢复到正常的生活轨道,战时沉寂的韩国文坛也逐渐复苏。韩国现代文学史上将20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以战争或战后社会为题材发表的作品称为战后小说,其在韩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战争给男性带来的一般都是身体的残疾或参战后留下的心理后遗症,而女性却在战时与战后都饱受了身心双重的摧残。因此,本文将以韩国战后小说中的女性人物为研究对象,对其形象与意识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第一部分主要是明确本
伍尔夫作品中“房中天使”意象的女性主义分析
作者: 何平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房中天使”   弗吉尼亚·伍尔夫   女性主义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意识流”小说的鼻祖和英国现代散文大师,国内外学者对伍尔夫的研究一度集中于她的文学成就,而对她作品中透露出来的强烈的女权主义思想和她作为女性主义先驱地位的认识都远远不足。而其作品中“房中天使”的意象,则是伍尔夫女性主义倾向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认为,对作为伍尔夫作品中最重要的女性形象“房中天使”的阐释,是理解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的关键。本文试图以伍尔夫的《一间自己的屋子》和《三个旧金币》等随笔及《到灯塔去》和《达洛卫夫人》等主要小说为基本依据,从伍尔夫作品中“房中天使”意象的文本分析入手
女性时尚杂志的审美文化解读
作者: 陈凯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时尚   审美意识形态   审美接受   女性时尚杂志  
描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审美文化景观,即女性时尚杂志的兴起。女性时尚杂志作为一种特殊的时尚文本形态,通过传播流行资讯、时装、美容减肥知识、两性关系、美食、旅游等方面的时尚内容,影响着广大受众尤其是都市白领女性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因此,这一审美文化现象引起了各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是,目前我国对女性时尚杂志的研究力量多集中在新闻传播学、出版发行学、设计艺术学等领域,鲜有人将这一现象上升到美学理论的高度对其进行本质上的解读。在笔者看来,女性时尚杂志对于时尚生活方式及理念的传播,实质
在隐忍与抗争的背后——看柔石小说中女性的价值取向
作者: 李艳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柔石   行为方式   价值取向   女性  
描述: 柔石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重要作家。在他30年的短暂生命中,在五六年的创作时间里,为我们奉献了《为奴隶的母亲》、《二月》等小说以及若干诗歌和剧作。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柔石深切关注个人的命运和个体在现实重重围击下的困境,把同情悲悯的目光投向了受封建思想和个性解放思想影响的女性。小说中主要塑造了受侮辱、受损害的女性形象和觉醒的、寻求解放的女性形象。通过对这两类女性形象行为方式的描写,揭示了她们的生存状况,展现了她们的价值取向。本文结合柔石的生活学习经历分析其小说中的两类女性形象,阐释其
重构黑人女性主体——解读托妮•
作者: 陆晓芳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体性   主体   黑人女性主义   托妮•   莫里森  
描述: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1931-)是199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黑人女作家。她把写作视为一种思考方式,致力于描绘黑人文化价值的失落、黑人对自我的寻找以及对文化之根的追觅。莫里森的创作结合西方传统文学因素与黑人民族文学特色,以其富于洞察力和诗情画意的小说写活了美国黑人生活。莫里森坚持自称“黑人女性作家”,她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重担:以现代艺术和人性的光芒实现对黑人妇女这一双重弱势群体的关照,为她们的心灵修史。她的作品往往从美国黑人妇女现实生活中汲取创作题材,潜入
< 1 2 3 ... 7 8 9 ... 19 20 2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