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自是花中第一流──浅论李清照的女性意识
作者: 党玉明   来源: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爱情生活   李清照   封建社会   女作家   女性意识   《碧鸡漫志》   文学史   意识状态   女性文学   赵明诚  
描述: 自是花中第一流──浅论李清照的女性意识
新书架 (英文)
作者: 苏晓环   来源: 中国妇女(英文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beautiful   母系家庭   英文   书架   Chinese   女性文学研究   everything   minority   母系氏族   中国女性  
描述: Author: Yan Chunde Publisher: 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 Press, Culture University Press, January 2000, First edition, Chinese 本书是作者多年从事女性文学研究的一部分成果。书中除了关于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文章之外,还收录了80年代初以来作者撰
女性写作的开拓之路--张爱玲与施叔青笔下的女人
作者: 叶玉芳   来源: 龙岩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张爱玲是三四十年代上海"孤岛”时期红极一时的女作家,她的文学创作上承"五四”的女性文学传统,同时也如"落地的麦子不死”(王尔德语)下启了几十年来多位女作家的女性写作,台湾的施叔青便是一例,两位作家的写作在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中西写作技巧的共同点下显现出相同相似的特点和不同之处,各为两个时代的女性文学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社会转型期爱情的女性言说--重读《旅行》、《爱,是不能忘记的》
作者: 张道才   来源: 巢湖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婚恋小说   社会转型期   女性言说  
描述: 社会转型时期爱情婚姻观念是社会解放和人性解放的重要内容,也是作家观察社会和人的重要视角.通过联系比较<旅行>和<爱,是不能忘记的>,探讨现代女性婚恋小说的思想内涵、精神特质及叙事特点,引发对当前商品经济建立时期女性文学发展的思考.
女性写作好大的风
作者: 解玺璋   来源: 北京纪事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作家   女性作家   用身体写作   女作家   男性写作   历史题材小说   文学写作   女性写作   不允许   男人  
描述: 如果说2000年文学一定有什么可观之处的话,那么我想,主要应该是指女性的文学写作。女性写作在2000年可谓蔚为大观,其数量,其影响力,都以其不可阻挡之势超过了男性作家。有些领域甚至从来就是男性作家的世袭领地,不允许女人染指的,现在也有女性作家一脚跨了进来。比如历史题材小说。
贵师大读协举办“首届读书节”掀起校园读书热
作者: 暂无 来源: 贵图学刊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好书   贵州大学   中文系   读书热   活动期   读书社团   中国女性文学   问卷调查   副系主任   师范大学图书馆  
描述: 2001年5月14日,贵州师范大学图书馆读书协会举办了为期一周的"师大首届读书节"。此次读书节以倡导"多读书,读好书"为宗旨开展了一系列上档次,有品位的活动。活动期间,中文系副系主任谢廷秋副教授作了
思维滑翔的徐坤
作者: 王童   来源: 北京纪事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徐坤在文学所里研究的是女性文学,但她本人的创作从某种角度来看又是非常男性化。徐坤在她的散文《坏小孩的狂欢节》中写道:能够自由自在纵笔狂欢,可说是时代所赐予这一代人的万幸。然而从另一个角度说,喝进去的酒全都变成了无谓的尿,这可又说是时代所赏予这一拨文人
阅读期待视野与极端化女性写作现象刍议
作者: 万莲子   来源: 云梦学刊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极端化女性写作现象   阅读期待视野   接受美学  
描述: 接受美学中的文学阅读期待视野表明,文艺接受必然地带有接受者的主观心理成份和个性色彩,体现出他/她的审美情趣和素质,使接受后的作品与原作相比发生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变形".文学欣赏接受中的文化审美过程就是对文学历史的添砖加瓦,是使文学既成历史丰富生动的最好表征.从阅读期待视野中,人们时20世纪末中国女性文学中极端化女性写作现象的迥异态度,尤其可以证实这一点.文学欣赏的开放性满足了无限多样的阅读体验与阅读好奇心.
妇女文学和女权文化
作者: 向艺芬   来源: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文学   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女性文化  
描述: 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并不意味着淹没在文学的其它学科中而丧失自身的独 立 品性,它需要确认在某种程度上的自律,最终还原为自身的学问,即重视艺术本身种种规 律的“内部研究”。本文即从世界妇女文学的发展历程入手,探讨妇女文学创作的社会文化 原因和背景,以及如何在此基础上建立自身的文学观念和价值体系,如何形成一种文化潮 流 ,即当今世界瞩目的女权主义批评。而女权主义批评为当今社会女性文学又提供了丰富 的素 材来源和创作方式的新视角。
三十岁都市女性的精神糕点
作者: 皮尔   桑弧   来源: 北京纪事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1950年威廉·福克纳在诺贝尔文学奖受奖演说中有这么一段话非常值得注意。他说蹩脚的作家写的不是爱情而是肉欲,写的是毫无意义的失败,写的是空洞的胜利,他的悲伤并不带普遍性,留不下任何伤痕。他所写的不是人的灵魂,而是人的内分泌。不知从何时起,国内的某些女作家把女性文学的品位,降低到了对自身性别特征的张扬和私密心理的暴露上。她们原本有限的才华统统
< 1 2 3 ... 72 73 74 ... 83 84 8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