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张扬个性的真实演绎——《战国策》女性人物探析
作者: 段幼平   来源: 湘南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战国策》   男性意识   人物塑造   女性  
描述: 《战国策》对女性人物着墨并不是很多,而且大多以反面人物为主,这鲜明地反映出封建社会男性作者的性别歧视。即便如此,我们仍可以通过这些女性形象,领略到战国时代进步的民主政治,感受到开放的社会风气,甚至被她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真实张扬的个性深深打动。
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冲突与较量——曹禺笔下悲剧女性周蘩漪和陈白露之比较
作者: 李娜   来源: 太原大学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   社会性   自然性  
描述: 作为中国现代戏剧史上一位杰出的艺术家 ,曹禺以《雷雨》、《日出》为代表的剧作在现代文学史上树立了一座丰碑 ,为读者塑造了不朽的艺术形象 ,尤其是丰满的女性形象。曹禺笔下周蘩漪、陈白露这两位典型的悲剧女性 ,人性的表现达到相当的高度 ,放射出异常的艺术魅力
《金瓶梅》中女性人物描写的特点、成就和影响
作者: 倪铁颖   来源: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对比   真实   冲突  
描述: 《金瓶梅》塑造了众多形色各异的人物形象,其间所蕴藏的文化与社会内涵,一直为研究者们津津乐道。作品中所雕刻出的女性群体,林林总总间个个形象丰满,有血有肉,她们不仅打破了传统作品中女性塑造程式化的创作模式,还成功地用其"真实的复杂"性格成就了一片以待研究的空间。
流行天下:二十一世纪中国女性文学观察
作者: 王金城   来源: 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她世纪”   流行天下   二十一世纪   女性文学  
描述: 二十一世纪女性文学以流行天下的姿态占据了新世纪中国文学的开端。它的流行有其重要原因。即社会进步与女性 地位提高的时代环境;实力作家与作品实力的魅力征服;调情撒娇与话语放纵的市场策略;名家渴盼与隐私窥探的阅读期待。这 种流行预示着文学写作“她世纪”的来临。
《花之寺》:五四新女性神话的消解——凌叔华小说浅析
作者: 汪雨涛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角叙述   反讽   新女性   戏仿  
描述: 以对传统女性文学“闺怨”模式的戏仿,对婚姻场景中男性视角叙述的反讽,以及对母爱主题的复调观,凌叔华在其小说集《花之寺》中实现了对五四新女性神话的消解。通过对文本的叙事分析,本文阐述了凌华小说以其客观化叙述策略对五四主流意识形态实行的暗中颠覆。
“失去笼子的囚徒”:当下中国女性文学中的伦理表现及文化学阐释
作者: 苏状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伦理   女性文学  
描述: 该文就力图通过对当下中国女性文学中的伦理表现进行表象梳理,然后对这种伦理表现的特征进行文化学上的原由探究,并于文章的最后对这种文学存在进行文化学方面的反思,从而为当下中国女性文学批评做出现代意义上的贡献与创新.这一论题可以从以下三个部分来论述.第一部?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西方与中国
作者: 罗婷   来源: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世界)   妇女文学(学科:   妇女文学   地点:   文学研究  
描述: 中国-欧盟小项目便捷基金项目资助 湖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湖南省教育厅立项课题:本书对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多元理论进行比较系统的评介和论述,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的接受与流传进行比较全面的梳理和分析。
唐代女性形象的社会文化艺术分析:简评张金桐所著《唐代妇女与唐代小说》一书
作者: 刘惠文   来源: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金桐   艺术形象   女性形象   社会文化艺术   《唐代妇女与唐代小说》  
描述: 文学是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反映.而这种反映以塑造典型形象为其特征。研究文学方面的问题,首先就要抓住艺术形象这一突出的特征。张金桐博士在南开大学文学院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在李剑国先生的悉心指导下。广罗史料。泛收例证,搜索典型,透视背景,写就了博士学位论文《唐代妇女与唐代小说》,导启了研究古代女性文学研究分析的先河。在论文答辩通过后毕业工作的课余时间里.又在原先论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主题。整梳条理。斟酌字句。修补误陋。付梓出版。以此力作填补了该研究领域内的一项空白。
中外古典文学中家庭妇女形象的比较
作者: 方平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典文学   中国文学   外国文学   民族文化   家庭妇女形象  
描述: 一、好一对粉头莎士比亚去世后第七年,感谢他剧团同仁的努力,莎士比亚戏剧全集问世了(1623)。在我国,署名“兰陵笑笑生”的十卷本《金瓶梅词话》出版于明万历丁巳年,即莎士比亚逝世后一年(1617)。莎剧和这部话本怎么拉扯在一起了?并非完全没有缘故。例如莎士比亚创造了一系列光彩照人、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金瓶梅》的作者同样惟妙惟肖地把品貌性情各不相同的一群妇女的音容笑貌一一再现在纸上;这一份艺术功力也许不输于和他同时代(?)的莎士比亚,以及在他之后一个多世纪的曹雪芹吧。只是不能谈思想境界——“笑笑生”和中西二
平安女性日记文学与周边文学
作者: 张晓希   来源: 中外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国际)研讨会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日本平安时代(794-1192)的文学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日本女性文学的时代 众多文学才女一齐 登场创作出诸多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日本古代熏文学达到了顶峰状态。这不仅在日本文学史上 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现象。 日记文学便是其中的一支奇葩。假名日记文学的文化渊源来自于中国古代的日记与日本的汉文日记,但从产生到发展都具有其独特的文学特征。日记的本质在于其真实性,然而,日记文学的作者并不是单纯纪录,而是通过多种文学手段将自身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以及对人生的感悟通过日记这种形式表达出来。因此,写实性与文
< 1 2 3 ... 70 71 72 ... 115 116 11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