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浅析基督教艺术中的女性角色
作者: 蒲思伊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基督   圣经   宗教   矛盾   女性  
描述: 基督教艺术中出现了大量的女性形象,大致来说分为两类,一类是《圣经》中出现的女性形象,一类是非圣经人物、基督教追随者和奉献者。总体来说,基督教艺术中所刻画的女性大多具有纯洁、善良、充满信仰的特征,然而身处的时空、环境的不同。社会价值的变化,她们自身的社会定位和行为使得她们在基督教艺术中所呈现出来的姿态与意蕴也各不相同。
女性主义电影理论解读下的中国女性电影:《二次曝光》
作者: 单单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理论   女性主义  
描述: 随着女性主义理论在世界范围内影响的日益广泛,女性主义电影作为一种特有的电影形式也如同一朵奇葩在百家争鸣的电影市场中占有着它的一席之地。运用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理论对女性主义电影进行分析,可以更好的理解女性主义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及女性思想,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理论的发展也对女性主义实践活动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知识女性的突围与挣扎:浅析巴金笔下五四新女性的坎坷人生
作者: 曾凡奇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坎坷   突围   新女性  
描述: 巴金是中国现当代创作最丰饶的作家之一,他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受五四新思潮影响的青年知识女性形象。这些受新思想影响的新女性渴望冲破封建专制、压抑个性的“父之家”,渴望冲破中国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追求个人的幸福与自由。然而,由于受到社会以及封建家庭的束缚与阻挠,她们的突围之路异常艰辛,她们不得不在封建伦理、家庭宗法的包围中苦苦挣扎。本文将从曾树生、琴、万昭华三个女性形象入手,剖析巴金笔下那些知识女性不一样的矛盾人生。
网络“丑女”走红背后的文化思考
作者: 姜婷婷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丑   低俗化炒作   女性歧视  
描述: 从芙蓉姐姐到凤姐再到小月月,网络上不断涌现出以搔首弄姿、不自量力为特征的女性形象,且愈演愈烈,引发社会巨大争议。本文主要从“审丑”成为大众心理需求、媒介低俗化的炒作、社会中隐藏的性别歧视三方面对此文化现象加以探析。
论《日出》陈白露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作者: 王倩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矛盾冲突   意义   悲剧命运   陈白露  
描述: 曹禺《日出》中的陈白露代表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的压抑和迫害下的典型女性形象。通过分析陈白露的复杂矛盾性格,追求理想爱情与现实生活相冲突的情爱因素以及封建社会腐朽制度的罪恶三方面来揭示陈白露悲剧命运的必然性。最后分析陈白露形象在当今现实社会中的意义。
从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解读女性生存状态
作者: 肖芊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背叛   忠诚   逃离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女性生存状态  
描述: 本文分析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特雷萨和莎宾娜两位女性,描述了她们的生存状态——背叛和忠诚,阐述了她们在现实中所处的生存困境,并进一步分析了这其中所折射的昆德拉的理想中的女性形象,进而窥视当今女性的解放之路。
奉献的女人,可敬的女人
作者: 赖玉芳   蔡丽华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安忆   可敬   利他与奉献   女性  
描述: 王安忆创作的一系列文本中,女性的形象都是鲜活有力的,她们优雅从容、积极勤勉、勇于奉献,她们在平淡漫长的日子里,能干着、奉献着,经受住了命运的沉浮,传奇式的人生一点一点地焕发出生命力的光彩。我们说,这样的女人是可爱的,可敬的。
论莎士比亚悲剧之女性爱情观
作者: 石雯聿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   爱情   莎士比亚   女性  
描述: 莎士比亚所著的“四大悲剧”为我们塑造了个性鲜明、生动光彩的女性形象,众多女性上演了一出出有关爱情的悲剧,控诉了男权社会导致的一系列家庭崩溃、爱情失落的不幸结局,表达了莎翁于社会转型时期对于现世真爱与和谐人际关系的急切呼吁。
女性意识的建构与解构:《百年孤独》与《丰乳肥臀》之比较
作者: 鲁春玲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构   建构   女性意识   影响  
描述: 《百年孤独》与《丰乳肥臀》都成功塑造了许多美好而生动的女性形象,并都对女性的悲剧命运寄予了深切的同情,是两部关注妇女命运的优秀文学作品。比较两部作品中女性意识建构过程中出现的解构特征,以期认识马尔克斯的创作及其妇女观对莫言创作的影响与莫言在接受过程中独特创造的关系。
历史视域下的人性书写:以严歌苓小说《第九个寡妇》为例
作者: 刘元玉   王宇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第九个寡妇》   祥林嫂   人性   鲁迅   严歌苓  
描述: 海外华文女作家严歌苓以其一贯的人本主义立场回归本土叙事,力图通过底层女性的生命体验重叙历史,呈现出女性的历史存在,长篇小说《第九个寡妇》塑造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充满仁爱,散发着人性光辉的寡妇形象——王葡萄。在这里,我们同样看到了鲁迅笔下女性形象——诸如祥林嫂,单四嫂子——的影子。所不同的是鲁迅更多的关注了妇女解放的主题,而严歌苓是在时代历史的场域中关注生活,关注女性。
< 1 2 3 ... 6 7 8 9 1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