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和谐社会中的妇女组织
作者: 徐宏卓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联   和谐社会   妇女组织  
描述: 构建和谐社会对妇联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形势下应强化妇女组织建设,提升干部能力,改进工作方法,适应社会需要。为此,应在妇联工作中引入社会工作方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正确处理妇联与政府的关系、妇联与民间妇女组织的关系,挖掘女性组织的潜能。
建国以来太平天国妇女史研究综述
作者: 黄江华   郭毅生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运动   研究综述   太平天国  
描述: 建国以来,已出版和发表的有关太平天国妇女问题的著作、论文不少,都直接或间接地表明了对太平天国妇女政策的态度。有的学者认为太平天国实行了妇女解放政策;有的却持截然相反的观点;有的认为太平天国的妇女政策具有两重性。对建国以来的太平天国妇女史研究的总结回顾,将有助于推动太平天国妇女史的研究。
中国的妇女组织
作者: 吴宝丽   吕频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革命任务   历史回顾   全国代表大会   第二次国共合作   中国妇女   女界国民会议促成会   妇女部   解放运动   独立自主   妇女组织  
描述: 一、中国妇女组织的历史回顾中国的妇女组织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革命任务的需要和妇女群众的觉悟而产生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的妇女组织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弱小发展壮大.中国的妇女组织根据自己的章程通过自己的组织网络和工作渠道,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在推动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过程中,实现着妇女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试论六十年代美国妇女运动的再崛起
作者: 时晓红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左派”   六十年代   性别歧视   平等权利   女权主义者   青少年犯罪   妇女组织   离家外出工作   美国妇女运动   民权运动  
描述: 1848年塞内卡福尔斯大会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的妇女集会,标志着美国妇女运动的开端。随后的一个多世纪中,虽然妇女运动连绵不断,但一直处于低潮.二战后至六十年代,美国的各类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妇女运动,史学界一般称之为现代妇女运动的再度崛起.本文拟就这次运动发生的独特的社会背景,斗争中出现的与以往妇女运动所不同的特点等问题作一探讨。 一 二战后美国妇女地位的低下、处境的艰难,是美国妇女运动再度崛起的根本原因。 二战期间,美国劳动力需求量急剧增加,政府曾大声疾呼,要妇女们走出家门,为国
论男女平等、妇女发展与性别和谐
作者: 马焱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女平等   妇女发展   性别和谐  
描述: 平等、发展与和谐已成为现阶段我国妇女运动发展的主题。平等与发展互为条件,只有在平等与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性别间的和谐。在平等与发展基础上促进性别和谐的主要途径包括:将性别平等和谐的理念纳入立法和公共政策,逐步消除社会领域以及家庭领域中制度性的性别歧视壁垒;将性别平等和谐的理念纳入整个社会发展的规划,保证妇女在参与发展中实现性别的平等与妇女赋权;从构建平等和谐的先进性别文化入手,为实现性别和谐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台湾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实践
作者: 刘澄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台湾妇女运动   台湾妇女组织   社会性别主流化  
描述: 方面成果非常显著。10年时间内,台湾修法1部,立法6部,对妇女的各项合法权益给予了全方位的法律保障。在推动立法过程中,妇女团体从女性生命经验出发,展开了一系列的倡导行动,形成与立法机构的互动。妇女议题
网络时代女性问题的新解读:基于社会性别视角的分析
作者: 蔡文之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网络时代   社会性别视角   女性问题  
描述: 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社会性别理论是当代妇女运动发展和妇女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有力地推动了性别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并使传统的妇女理论研究获得了新的视角.妇女学理论研究中的性别视角实际上是一种方法论,它直接影响到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对现实妇女问题研究和妇女政策的制定具有指导和统领作用;同时,对现实社会的女性群体,它更应是一种指向和愿景,具有方向指引、角色定位和意志激励的作用.因此,面对当前多元、多变的社会,我们只有用多棱的社会性别视角才能全面客观地认识、分析和把握我们所处时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男女平等理论与实践及其启示
作者: 李晓燕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示   延安时期   男女平等  
描述: 延安时期,我们党在部署和开展各项工作中都十分重视发挥妇女及其组织的作用,强调男女一齐发动,并将此作为一项重要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在领导妇女运动的过程中,党着重从促进妇女经济自主、鼓励妇女参政议政、对妇女进行文化知识教育和男女平等的思想启蒙、重视有关维护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建设、建立妇女抗日统一战线等方面大力推动男女平等先进理念的贯彻和落实,营造了一个男女平等发展的和谐社会氛围,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为男女平等事业与民族解放事业共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为我们今天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提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新实践和新发展
作者: 王霞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女平等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创新  
描述: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新实践和新发展,是对国际妇女理论和实践的疏理和借鉴,是我党在妇女问题上的一次认识论的升华,是我国对世界妇女解放事业做出的时代贡献,标志着我国妇女运动进入一个更加理性、更加自觉、更高层次的新阶段.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不仅为妇女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也为实现男女平等协调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20世纪前半叶中国三种妇女运动观述评
作者: 潘敏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妇女运动观   比较研究  
描述: 在中国近代史上,由于妇女运动者对中国国情认识不同,产生了三种不同的妇女运动观。女权主义者主张通过妇女参政的途径来实现女权;中国共产党重视民族、国家的独立、封建制度的推翻在妇女运动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因此主张把妇女运动纳入到反帝反封建的政治运动之中;基督教女青年会则认为妇女运动应致力于提高妇女自身的素质、增强妇女的社会参与能力。尽管三种观点各有其优长与缺失,但基督教女青年会以提高妇女素质为中心的妇女运动观更符合现代妇女运动的真正意蕴,女青年会在中国妇女运动史上尘封已久的意义,应该得到人们新的认识。
< 1 2 3 ... 6 7 8 ... 13 14 1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