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法国:政坛情侣上演“竞争与爱情”好戏
作者: 颜颖颛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政坛   政治生涯   密特朗   候选人   时尚杂志   法国社会党   爱情   新来者   青少年犯罪   女性人物  
描述: 法国:政坛情侣上演“竞争与爱情”好戏
美国少年司法制度的特点及思考
作者: 胡伟新   来源: 人民司法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缓刑   少年法庭   严重罪行   成人   诊断治疗   少年法院   青少年犯罪   司法体系   少年司法制度   未成年人犯罪  
描述: 美国少年司法的变迁和发展趋势美国是少年法院制度的创始国,其最初的推动者是民间的非政府组织,特别是妇女组织。在这些组织的大力推动下,1899年,美国伊利诺州制定了世界第一部少年法院法,世界第一家少年法院也于同年创建于该州的芝加哥市。至20世纪上半叶,美国各地均建立
试论六十年代美国妇女运动的再崛起
作者: 时晓红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左派”   六十年代   性别歧视   平等权利   女权主义者   青少年犯罪   妇女组织   离家外出工作   美国妇女运动   民权运动  
描述: 1848年塞内卡福尔斯大会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的妇女集会,标志着美国妇女运动的开端。随后的一个多世纪中,虽然妇女运动连绵不断,但一直处于低潮.二战后至六十年代,美国的各类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妇女运动,史学界一般称之为现代妇女运动的再度崛起.本文拟就这次运动发生的独特的社会背景,斗争中出现的与以往妇女运动所不同的特点等问题作一探讨。 一 二战后美国妇女地位的低下、处境的艰难,是美国妇女运动再度崛起的根本原因。 二战期间,美国劳动力需求量急剧增加,政府曾大声疾呼,要妇女们走出家门,为国
女权之思──访美笔记
作者: 樊星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女权主义   抑郁症   妇女解放   女权主义者   青少年犯罪   欧茨   莫里森   后女权主义   女权主义运动   女性  
描述: 一、女权主义的困惑1995年,《世界文学》第二期上刊载了钱满素女士的文章《觉醒之后》。文中转述了一位西方女权主义者在80年代初就女权主义运动面临的危机发出的警告:“60和70年代的许多成果有得而复失的危险,而使妇女运动要功亏一篑的正是妇女自己。”同期...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