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546 条
-
我所认识的台湾女作家
-
作者:
吴宗慧
来源:
两岸关系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林海音
女作家
朱天心
罗兰
中国女性文学
台湾政治
廖辉英
作品
联合报
姐妹作家
-
描述:
1998年5月15日至6月底,我应台湾政治大学的邀请,由联合报系文化基金会赞助,赴宝岛作学术访问,为我的研究课题《中国女性文学发展史》搜集台湾女作家资料。
-
《围城》:女性形象跌落的滑铁卢
-
作者:
汤溢泽
李建南
来源:
理论与创作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围城》
世袭领地
未婚夫
苏文纨
钱钟书
犹太女人
小姐
年轻女人
女性形象
孙柔嘉
-
描述:
一、《围城》:一部现当代史上调侃、咒骂女人的书经女性是古今社会一个重要而又与男性不可分割的集合体或个体,而何谓女人这个既古老又新鲜的命题谁也没有给予一个全面正确的概念。或曰:女性只是“与‘男性’相对的角色”,“女性的成年人”“妻子”①,或曰:“女性是...
-
男权社会的女性生命本相:论《聊斋志异》的妇女形象
-
作者:
李志孝
来源:
蒲松龄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桂庵
女性生命
《聊斋》
高度艺术
妇女形象
聊斋志异
文言小说
女性题材
女性人格
孟生
-
描述:
《聊斋志异》所取得的高度艺术成就,是它之前的文言小说所无法比拟的。作者塑造的众多女性形象,更是光彩照人,其中体现的对女性才华的肯定和女性人格的赞美,亦是无法否认的事实。然而,全面考察蒲松龄笔下的一系列女性题材的作品,分析其中的女性形象,便可发现,不论...
-
国家、妇女运动与妇女福利:一九四九年後的台湾经验
-
作者:
唐文慧
来源:
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学刊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过程
性别化政体
性别差异
特别保护
一视同仁
-
描述:
一九四九年以來,台灣的社會福利體系中,針對婦女需求的“特別保護”可說非常稀少,一九八七年戒嚴解除後雖稍有改變,然而這樣的改變卻又形成福利政策的性別區隔現象。早期威權體制下,男、女公民的社會參與有高度
-
美国妇女史学的若干理论问题
-
作者:
刘军
来源:
世界历史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理论
若干理论
西方马克思主义
妇女解放
认识论
妇女运动
政治倾向
社会性别分析
现代主义
妇女史学
-
描述:
妇女史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妇女史学(women’shistory)包括古今中外所有关于女性的记载和评论,不管这些作者的性别、立场和观点如何。狭义的妇女史学指女性主义史学(feministhistory),尤指女史学家为妇女所写的妇女的历史(th...
-
社会经济转型中的女性小说
-
作者:
王绯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小说
女性故事
社会经济转型
女性价值
交换物
间接性
商品经济
“人学”
男性神话
社会实现
-
描述:
这篇为“中日女性学研讨会”准备的论文题目,为我在这里展开的文学话题做了明确规定:首先,它是我对于女性小说的一个发言,在此,“女性”之于小说的意义是统摄性的,也就是说,不仅创作主体的性别须为女性,创作对象也同时严格限于女性,这样的女性小说,应该是女性作家以小说方式对于女界人生的一种书写;另外,这种文
-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的妇女解放思想
-
作者:
梁剑峰
来源: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男女平等
妇女运动
-
描述: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的妇女解放思想内容丰富,不仅包括男女平等思想,而且包括建立男女平等思想基础上的反对包办婚姻思想,开展妇女运动思想等.这些思想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至今仍对我们具有巨大的指导和教育意义.
-
晚唐诗女性形象简论
-
作者:
黎光英
来源: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宫女
贵妇人
劳动妇女
晚唐诗
巾帼英雄
歌舞伎
弃妇
-
描述:
晚唐诗坛呈现多姿多彩的女性形象。通过这些女性形象的探讨 ,使人们了解到晚唐社会的概貌及妇女的生活状况。
-
日本女性学研究状况
-
作者:
金少萍
来源: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教育
女性学
女性学讲座
日本
女性
性别
-
描述:
本文简略地介绍了女性学传入日本的社会文化背景、日本女性学研究的诸机构及其特点、日本女性学研究的主要成果。
-
女性的历史与真相:审视《传奇》、《流言》中张爱玲的女性意识
-
作者:
史小玲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的历史
女性自觉
血肉真身
女性意识
女性的真相
经济被控
生活经验
-
描述:
本文将张爱玲的个人生活与她的作品相联系,着重于作品的分析,通过剖析张爱玲作品中复活了的旧式女性的生活和心理图景,指出张爱玲的作品既深刻批判了宗法制度下造成女性悲苦命运的根源:经济的压迫,写成了一部生动真实的女性历史,所刻画的女性人物形象又摆脱了男性中心意识的影响,还原了女性血肉的真身,从而论证了张爱玲女性意识的两个主要特点:强调女性经济、精神的独立和摒弃男性视点的影响,达到高度的女性自觉。 第一章 结合张爱玲特殊的成长经历,指出张爱玲致力于书写旧式女性的生活和命运,并运用女性经济独立和摒弃
<
1
2
3
...
6
7
8
...
53
54
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