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茶道四谛观投射下的中华传统女性性格论
作者: 胡媛媛   黄艳   来源: 茶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茶道四谛   传统   女性  
描述: 在传统中国男权社会下,人们对于传统女性有着诸多误解,框死于礼教,示人以卑弱,但事实并非如此。妇女可顶半边天,女性作为历史支柱的存在,以自身独特的品性构筑丰碑,树立了坚贞、和顺、温婉、静懿的女性形象,而茶道四谛的"和、敬、清、寂"正与这不谋而合,本文在茶道四谛的角度阐述了传统女性生活、处世的方法和哲学。无论是古今知名的传奇女子,还是不见经传的普通女性,在她们身上,总是散发着独特魅力,如茶一般沁人心脾。
西部妇女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评价和实现路径选择
作者: 梁炜   郑安云   来源: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西部地区妇女   生态文明建设  
描述: 妇女已逐渐成为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较高,但生态文明建设参与意识仍显薄弱,参与方式较为单一,投入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动性亟待提高,妇女组织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妇女参与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仍需进一步扩大职能范围。西部妇女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实施,鼓励妇女参与生态文明教育工作,积极发挥妇女组织的作用,鼓励妇女从各个方面广泛参与农村生态文明环境建设。
民国时期中国妇女文学史著作之简评
作者: 郑朝琳   李海红   来源: 兰台世界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妇女解放运动   妇女文学史   著者  
描述: 民国时期,我国共有四部妇女文学史著作,分别为谢无量的《中国妇女文学史》、梁乙真的《清代妇女文学史》、《中国妇女文学史纲》和谭正璧的《中国女性文学史》。这些作品开创了新的文学史专门类别,丰富我国女性文学的传统,对现今的女性文学研究也起到了重要的文献和审美价值。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观念的发展历程探究
作者: 王晓芳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发展历程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   文学观念  
描述: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观的萌芽和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变化的过程。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女性文学首次出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演变,中国女性主义文学观念也在不断进行着更新与变化。与此同时,西方的女权主义与女性作家的文学作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女性主义的文学观念,并促成了我国第一代女性作家的诞生。
初探翟永明诗歌中的身体意识与自我建构——以《女人》组诗为例
作者: 朱音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翟永明   女性自我建构   女人   身体意识  
描述: 1984年,中国当代女诗人翟永明首次以二十首抒情组诗《女人》出征文坛,凭借其独到奇诡的语言风格和坚定鲜明的女性主义视角,一举掀起诗坛巨浪。本文以其《女人》组诗为例,试图从身体学层面发掘翟永明诗歌中蕴含的身体意识,从而分析其中体现的强烈的自我建构和女性观念是如何确立的。其诗歌拓展了与众不同的女性自我空间,超越了对生活的客观再现,因此极具女性文学的代表性和探讨价值。
文学的女性时代与女性文学的经典化
作者: 毕光明   来源: 文学教育(上半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文学的女性时代与女性文学的经典化
女性权威的建构——女性主义叙事学视域下的《逃离》
作者: 梁佳赢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学   叙事权威   声音   言语   视角  
描述: 爱丽丝·门罗被誉为“加拿大的契柯夫”,少女时代就开始写作,1968年发表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并荣获加拿大总督文学奖,之后共创作了14部作品并屡次获奖。虽然她的小说中书写的都是小镇上普通人特别是一些女性的平凡生活,但涉及的却都是与生老病死相关的严肃主题。她的语言简练而清晰,注重对细节的把握,其高超的写作技巧将小说中女性的心声完整地体现在作品中。短篇小说集《逃离》于2004年出版,全书由8个短篇小说组成,其中3篇互有关联。吉勒奖的评委们称赞此书为“故事令人难忘,语言精确而有独到之处,朴实而优美,读后令人回味无穷
女性主义的自媒体赋权研究——以女声“反家暴”传播为例
作者: 谢晓雯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媒介赋权   女性研究   自媒体   反家暴  
描述: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和自媒体的出现,越来越多民间公益组织利用自媒介的交互性、即时性、聚合性的特点进行议题传播。利用新媒体技术特征进行裂变式传播的自媒体,即弥补了传统媒体的表现形式局限,也使民间组织的传播效果最大化。本文以民间女性组织“妇女传媒监测网络”(简称“女声”)反对家庭暴力传播实践为个案,把案例中的自媒体传播分成社会自媒体和组织自媒体,把线上自媒体与线下的抗争行动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探究。在赋权理论、媒介与赋权以及性别与媒介的理论体系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和半结构式访谈结合的方法,分析该组织的自媒体传播策
中国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的研究(2009-2013)
作者: 高红朴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表达   电影批评   女性形象   性别意识   女性主义  
描述: 女性主义电影批评作为电影批评的一个重要方法,近年在中国电影批评实践中得到重视与广泛运用。本文在占有文献基础上,依据关注问题进行分类,归纳出五年间(2009-2013)中国女性主义电影批评为三个主要面向:女性形象、性别意识与女性主义表达。其中女性形象分析主要从精神分析、意识形态和社会学三个维度进行批评;性别意识批评以女性意识与两性意识为主导;女性主义表达批评则集中在女性话语表达、女性书写、女性叙事、女性主义表达困境四个方面。此外,也有女性主义电影批评新的议题出现如生态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电影的女性主义美学批评
“叛逆的手”-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女性诗歌
作者: 安培君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叛逆   八十年代中后期   女性诗歌  
描述: 女性诗歌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始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女性诗歌回归女性自我,开拓出诗歌中的女性性别场域,体现出一种诗歌之外的反叛精神。翟永明、唐亚平、伊蕾等作为女性诗歌的领军人物,其诗作中表现出一种对诗歌中既有的女性形象的反叛,以叛逆的姿态刻画出不同于前的女性形象,书写女性性别经验与女性命运。女性诗歌“叛逆”的整体风貌较之于朦胧诗愈益彰显,体现出三重叛逆于一身的多维度叛逆精神。本文主要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介绍女性诗歌的崛起,对女性诗歌的概念进行梳理,对诗歌中的女性主义进行辨析,同时介绍女性诗歌崛起的
< 1 2 3 ... 66 67 68 ... 205 206 20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