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1165 条
-
洪秀全妇女解放思想述评
-
作者:
陈九如
来源:
芜湖师专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历史
妇女运动
中国
-
描述:
洪秀全妇女解放思想述评
-
文学女性与女性文学——兼评《中国文学中的女性主义与女性特征》
-
作者:
严启刚
杨海燕
来源:
中国比较文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双性同体”
中国文学
新时期
性别诗学
文学女性
女性特征
弗吉尼亚·伍尔夫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
描述:
文学女性与女性文学——兼评《中国文学中的女性主义与女性特征》
-
筑构“女性文学”的大厦
-
作者:
林湄
来源:
文艺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
文学评论
女性文学
-
描述:
筑构“女性文学”的大厦
-
美女作家能说话吗?
-
作者:
胡传吉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语言暴力
身体写作
“美女作家”
女性话语
新历史主义
文学评论
“妓女作家”
女性文学
中国女性解放
-
描述:
美女作家能说话吗?
-
转型时期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杨敏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拉康
心理分析
社会转轨时期
女性主义
-
描述:
《嘉莉妹妹》(1900)是西奥多.德莱塞的一部现实主义力作,它以惊世骇俗的反传统性,开创了美国现代小说的先河。这部小说因揭露美国社会的贫困悬殊和道德沦丧而被列为禁书。十二年后,小说才得以再版。无独有偶,贾平凹的转型之作《废都》被认为是中国当代文学中争议最大的一部现实主义作品。由于小说中的描写有自然主义倾向,而所体现的思想与主流意识形态背道而驰,因此这部小说在出版半年之后被禁止发行。如今,相隔十二年之后,小说被允许再版。本文在广泛研究文献的基础之上,从比较文学的视角对两部不同时代和不同文化中具有相同历史背景
-
社会性别与性别诗学——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笔记之二
-
作者:
任一鸣
来源: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性别诗学
两性和谐
-
描述:
社会性别理论是西方女性主义学者对女性主义文学研究的重要贡献 ,它标志着西方女性主义学者的理论自觉。作为女性主义的核心概念 ,它是在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被介绍进中国来的。社会性别理论对于开阔中国女性主义批评先在的理论视野 ,对于 2 0世纪 80年代普遍运用的性别本质论限度的认识与反思 ,尤其对于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的健康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
论池莉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类型及其文化观念
-
作者:
张良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池莉小说
生存状态
女性形象
文化观念
-
描述:
当代著名女作家池莉,一直密切关注时代文化潮流的走向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她以自身的人生体验和生命感受为基础,直面世俗世界的现实人生,塑造了一系列性格各异的女性形象,描摹了一幅幅中国当代女性生存的文化本相图,揭示了她们不同的主体意识和文化观念。
本文从女性形象主体意识显示的文化特征出发,将池莉笔下众多的女性形象分为四种类型,即依顺传统型、走向觉醒型、自主自立型和迷失自我型,并分别论述了她们生存所显示的文化存在状态和文化价值观念。文章认为,依顺传统型的女性形象对传统文化观念的依附性最为明显,自主意
-
论普契尼歌剧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塑造
-
作者:
王云雪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普契尼
歌剧
比较研究
女性人物
-
描述:
普契尼,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热衷于描写处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他的歌剧理念是展示和再现平凡普通的常态生活。作为一位突出女性的歌剧作曲家,其十二部歌剧作品中有七部以女主人公名字命名,笔下刻画出了许多令人难忘的女性人物形象。歌剧艺术的独特魅力即体现在它所塑造的典型人物上,本文以普契尼作品中的三个女性人物咪咪、托斯卡、蝴蝶夫人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比较研究方法,从戏剧形象和音乐形象两方面对三个女性人物进行分析和比较,试图探讨普契尼作品中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和性格特点。
-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论述
-
作者:
李卓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女性主义
-
描述:
以女性主义为视角解读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具有重要意义.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西方第二次妇女运动,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者们批判性地运用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妇女解放的范畴、认识论和方法论,在妇女生活、社会性别制度方面提出了启发性的?
-
丁玲女性文学形象价值的社会学思考
-
作者:
欧秀兰
来源:
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多彩画卷——丁玲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如果从女性文学的角度来观照,中华书局1916年出版的梓潼、谢无量编著的《中国妇女文学史》或许是我国女性写作研究专著的开山之作了。今天,如果有人续写这部历史,相信丁玲其人一定会以其事、其文占据显赫的席位。人类社会是人类在自然的平台上搭建的人类活动的舞台。女性就通过自身并借助文学在这个舞台上表现和塑造自己。而丁玲极具女性色彩的创作,则为这表现和塑造的探讨提供了一个言之不尽的蓝本。女性在两性社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