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三种存在方式的共现——电影《手机》的女性主义文学阐释
作者: 黄怀平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意识   女性主义文学   《手机》   传统观念  
描述: 电影《手机》的上映引发了大众的众多讨论。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角度分析,影片塑造的三个女性人物都具有已经觉醒了的自我意识,但传统观念的影响却深浅不一,由此产生了在男权社会中三种不同的捍卫自身尊严的做法。三位性所代表的正是现代社会中女性的三种生存状态。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女性文学话语流变
作者: 程清慧   来源: 许昌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负开放   开放   女性意识   女性写作  
描述: 女性写作研究在 2 0世纪末的中国成为人文科学领域的一大热点。而八九十年代 ,作为女性意识在文学中最为蓬勃的一个时间界定 ,女性写作话语空间无论在纵向的挖掘还是横向的拓展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效 ,但是我们又隐隐约约可以窥视出女性写作话语的一股暗流 ,即从“开放”到“负开放”的姿态演变。
病态灵魂挣扎的无望:张爱玲小说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樊晓霞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爱玲   文学评论   中国现代文学   女性主义   小说  
描述: 论文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张爱玲研究综述,介绍近年来张爱玲小说的海外研究和大陆研究。第二部分,开始本文的正文部分,以女性主义的批评方法分析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角色特征:女奴的灵魂与欲望的魔鬼。在张爱玲笔下,形形色色的女性人物,虽然仍存欲望,但还是
浅析温庭筠、柳永词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王宁宁   来源: 唐代文学研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唐代温庭筠和宋代柳永均可称为"才子词人",他们都因仕途不顺转而玩世不恭,过着"偎红翠"、"浅斟低唱"的生活。虽然他们政治上失去了进取的机会,却获得了深入生活的机会。温庭筠是在词这种文学体裁中专力描写女性的第一人,柳永的情词十足的体现出歌妓之词为歌妓所唱的俗化特色。《花间集》和《乐章集》为我们在不同程度上展示了一群灿烂
“女性学”公共选修课在上外的尝试
作者: 周乐诗   顾蔚   来源: 中国科学教育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海外国语大学   课程定位   课堂讨论   公共选修课   “女性学”  
描述: 在上外,开设“女性学”公共选修课是一个全新的尝试,从酝酿到开设,至今只有1年时间。应该说.我们还处于摸索阶段,还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奉献。但短短的1年的时间,我们从课程设计,到具体施教,直至效果反馈
试论近代英国女性形象的变化
作者: 王萍   来源: 南京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英国史   女性形象   英国妇女  
描述: 试论近代英国女性形象的变化 英国近代的历史是英国社会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资产阶级取代贵族成为统治阶级;工业革命取得了胜利并为整个国家带来巨大的财富;英国在海外殖民地的争夺中进一步扩张,获得了“日不落帝国”的美名;而这些因素又进一步为英国带来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 详细
美女文化后的潜规则
作者: 罗文浩   来源: 中国妇女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社会性别   潜规则   女性中心   调查研究报告   肥皂剧   美女文化   存在类型   女性形象   电视媒介   性别身份  
描述: 美女文化后的潜规则
何必追问潘玉良是否是美女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妇女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回头率   狮子鼻   深刻反思   电视媒体   私人生活   文字描述   关注点   无聊话   科学美   女性人物  
描述: 何必追问潘玉良是否是美女
2000失业有望再就业
作者: 刘丽何晓华   来源: 南方日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招聘信息   女企业家   女性再就业   失业   妇女人才   深圳分公司   妇女就业   户籍   妇女组织   招聘会  
描述: 2000失业有望再就业
昆山五千余农家实现非农就业
作者: 于水沁   朱安平   来源: 中国妇女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采集工作   农家女   家政服务   创新业   农村妇女   劳动力转移   非农就业   昆山市   妇女劳动   妇女组织  
描述: 昆山五千余农家实现非农就业
< 1 2 3 ... 64 65 66 ... 115 116 11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