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温柔的革命:从《枕草子》看清少纳言女性意识
作者: 何玉蔚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理想女性   男女平等   男性负面形象   《枕草子》  
描述: 清少纳言的《枕草子》体现她那超越时代的女性意识:笔者认为清少纳言的女性意识表现在三个方面:强调男女平等,书写理想女性形象;描写男性的负面形象;尽情书写女性的真情实感,可以说,清少纳言的创作是一种反叛实践,只不过她把自己的激进思想散落于优雅清闲的文字表述中,埋藏在似乎是无关大局、风花雪月的男女情事中,她所进行的是一次革命,更确切地说,是一次温柔的革命。
《三国演义》女性人物描写的审美内涵
作者: 由婧涵   来源: 黑河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国演义》   审美内涵   社会定位   女性  
描述: 在自然所赋予的一切美好的事物中,美似乎与女性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三国演义》中,对女性美的审视、发掘过程体现了作家对美的独特认识,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三国演义》中,作家在对历史追根溯源过程中,以女性的生存景况为虚构前提的定位与彰显具有重要的思想意义:在历史上,发掘肯定了女性自身价值,参与创造了历史;女性定位拓展到国家、道德层面;女性美的形象由外在转向道德。
女权主义视野下解读《简·爱》的主人公形象
作者: 彭敏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简·爱》作为英国19世纪著名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传世作品,塑造出了一个生动形象的女主人公形象。作者根据自身的社会经验赋予女主人公独立自主、崇尚自由与平等以及反叛精神等女权主义品质。本文通过对作者的写作背景、女权主义思想的体现过程以及女主人公形象在当代的启示三个方面的具体阐述,对女权主义视野下《简·爱》的主人公形象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进士背后女性角色研究:以元杂剧为例
作者: 阳达   来源: 北方论丛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进士   科举   元杂剧   女性  
描述: 未来女婿上京赶考而高中,妻子支持丈夫进京赶考而带来的相思之痛,以及为了科举而被士子遗弃的孤儿。这些女性的帮助和付出,造就了士子们在科场上的成功。
进士背后女性角色研究:以元杂剧为例
作者: 阳达   来源: 情感读本(中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进士   科举   元杂剧   女性  
描述: 未来女婿上京赶考而高中,妻子支持丈夫进京赶考而带来的相思之痛,以及为了科举而被士子遗弃的孤儿。这些女性的帮助和付出,造就了士子们在科场上的成功。
进士背后女性角色研究:以元杂剧为例
作者: 阳达   来源: 情感读本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进士   科举   元杂剧   女性  
描述: 未来女婿上京赶考而高中,妻子支持丈夫进京赶考而带来的相思之痛,以及为了科举而被士子遗弃的孤儿。这些女性的帮助和付出,造就了士子们在科场上的成功。
19世纪英国女性文学略论
作者: 王艳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国   19世纪   女性文学   历史价值  
描述: 19世纪英国女性文学是世界女性文学的一朵奇葩,这一时期涌现了许多优秀的女作家,产生了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品,对后世文学创作及女权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分析了19世纪英国女性文学的发展概况、时代背景,探究了英国女性文学的历史意义与社会价值
高职院校女性学生群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 李成革   万雅静   胡静   来源: 教育与职业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群体   对策   问题  
描述: 随着高职教育的飞速发展和女性学生在高职院校中数量的增加,高职大学生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由于性别、观念、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高职大学生在生活、学习、就业中出现了许多有别以往的新问题
从《走出非洲》看伊萨克·迪内森的女性意识
作者: 李强   来源: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走出非洲》   女性意识   伊萨克·迪内森  
描述: 《走出非洲》是丹麦著名女作家伊萨克·迪内森的一部自传体小说,被认为是西方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在小说中,作者以饱含情感的笔墨书写了自己在非洲17年的真实生活经历,抒写了一个处于特殊地位的女性确立主体意识的心路历程,集中体现了这位女性作家对于女性命运的关怀,显示了其富有远见的女性主义思想意识。
女性散文诗的主流意识——兼论宓月的散文诗
作者: 文清   来源: 散文诗世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人情感   中国文学   性文学   兼论   女性语言   理想性   女性话语   社会地位   女性写作   女性解放  
描述: 女性在封建枷锁下只作为家庭主妇和生儿育女的工具。从父系时代起,其话语权历经几千年漫长历史演变,虽然有所改变,但社会地位与女性话语权仍然弱小,这种性别的差异桎梏了女性语言。总体来讲,是男性创造着世界的物质和精神的文明,真正的女性解放也只有近百年的时间。女性文学在中国文学的天空只是一颗微小的星星,其成就,
< 1 2 3 ... 62 63 64 ... 243 244 24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