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 】搜索到相关结果 629 条
新书架 (英文)
作者:
苏晓环
来源:
中国妇女(英文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beautiful
母系家庭
英文
书架
Chinese
女性文学研究
everything
minority
母系氏族
中国女性
描述:
Author: Yan Chunde Publisher: 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 Press, Culture University Press, January 2000, First edition, Chinese 本书是作者多年从事女性文学研究的一部分成果。书中除了关于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文章之外,还收录了80年代初以来作者撰
海斯特·白兰:孤独的社会变革者——试析霍桑的社会变革观
作者:
刘晓娟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红字》
孤独
霍桑
社会变革
描述:
《红字》是十九世纪美国著名作家纳撒尼尔·霍桑的代表作。自其问世以
来,这部作品一直受到文学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在这部作品中,霍桑成功地塑
造了一个充满反抗精神的女性形象,海斯特·白兰。本文作者认为,海斯特的
抗争体现了霍桑的社会变革观。
霍桑在《红字》中以女主人公海斯特反抗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向往真正的
美好爱情为线索,表现了海斯特对更为合理的社会新秩序的不懈追求。霍桑赞
同海斯特为争取自由幸福和纯洁爱情进行的斗争。在作品中,霍桑以充满同情
介南德尔·古马尔小说创作论
作者:
魏丽明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印度现代文学
心理分析小说
介南德尔·古马尔
描述:
介南德尔·古马尔是印度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小说家。他的重要性在于他是印地语文学史上第一位现代主义意义上的小说家,他的小说创作为印地语小说注入自由的人文精神。他以小说为媒介,深入分析人物的心理世界,真实地再现印度民众的生存境遇和思想感情。他的小说最为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特别关注她们深受印度传统观念制约和束缚的命运,再现她们自身女性意识觉醒的精神历程。对他小说的研究不仅可以深入了解他的文学造诣,更可以进一步把握人类的精神困境。他的小说对于认识印度现代社会,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论文的目的在于评介
对安娜形象的再思考
作者:
李琳
来源: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迷失
安娜
悲剧命运
爱情追求
自我追求
描述: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塑造的女性形象中最富有人性的光彩和魅力的形象 ,也是世界文学中最具有艺术魅力的形象之一 ,她光艳夺目 ,动人魂魄 ,充满浓重的悲剧色彩。作家在安娜身上展示了完美的人格 :诚恳、真挚、纯洁、热情、仁爱和生命的活力。个性的觉醒 ,对自由和幸福的追求使她毅然走出无爱的家庭 ,迈出与虚伪的贵族上流社会抗争的一步 ,然而她却走向了不可知的深渊 ,孤立无援 ,无处逃避 ,自绝于车轮之下 ,结束了年轻的生命。安娜在对爱情的追求中表现了对自我的追求 ,但在追求自我中又迷失了自我 ,终究未能挣脱男权
潘虹真正的爱情超乎名利
作者:
明红
来源:
健康生活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米家山
追求爱情
中国古典悲剧
享受生活
独身女人
电影金鸡奖
真正的爱情
悲剧作品
吊带裙
女性形象
描述:
电视连续剧《情书》中,人们又见到了潘虹,潘虹在剧中整个的变了:不仅“改行”经营了一家“情人花店”,还越老越俏——身穿吊带裙,拎着洋坤包,戴着怪墨镜,左手抱玫瑰,右手牵气球,一脸的兴高采烈及玩世不恭。不仅如此,在剧中,潘虹越来越会“享受生活”,跳跳舞、遛遛狗、搓搓麻将,临睡前还不忘敷上面膜。她把追求爱情看作是女人最重要的事业,还大谈自己保持青春的秘诀就是每天都在恋爱,结了婚再离,离了婚
世纪末俄罗斯小说的“泛化”现象种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俄罗斯小说现象观
作者:
张建华
来源:
当代外国文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纪末
泛化
俄罗斯
小说
描述: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俄罗斯小说创作存在着“泛化”现象。根据作品的审美对象、精神取向和题材内容,可以把小说“泛化”现象的特征归为四点:反思文字的消疲、都市文学的发展、女性文学的崛起和通俗文学的繁荣。导致“泛化”的原因是国际间文学、文化的交流,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学创作方法的多元化。小说的泛化现象将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二十一世纪俄罗斯文学的发展。
肥硕的埃乌尼丝
作者:
安德莱阿·布兰盖
赵德明
来源:
海燕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植物
乌拉圭
蒙得维的亚
顾客
花卉
食物
西班牙
瞎子
花园
住宅
描述:
安德莱阿·布兰盖出生在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先后在乌拉圭和西班牙攻读文学,毕业后专门研究女性文学,长年为西班牙《国家报》文化版撰稿。已经出版的著作有:诗集《彗星尾巴》(1998)、短篇小说集《可他们不幸福》(1990)、诗集《唱给杀手的摇篮曲》(1992)、短篇小说集《亲爱的死神》(1993)、诗集《蒙得维的亚的天空》(1997)。她的一些作品已经获得乌拉圭的奖励并且被选入优秀作品集中。——译者
贵师大读协举办“首届读书节”掀起校园读书热
作者:
暂无
来源:
贵图学刊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好书
贵州大学
中文系
读书热
活动期
读书社团
中国女性文学
问卷调查
副系主任
师范大学图书馆
描述:
2001 年5月14日,贵州师范大学图书馆读书协会举办了为期一周的"师大首届读书节"。此次读书节以倡导"多读书,读好书"为宗旨开展了一系列上档次,有品位的活动。活动期间,中文系副系主任谢廷秋副教授作了
东北黑土地上独特的生命视角:萧红小说探讨
作者:
李峰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命
东北
生存意义
文学创作
七月派
现代文学
中国
萧红小说
黑土地
描述:
该文拟分三个部分来探讨萧红小说独特的视角及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特别是在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创作中的杰出意义.第一部分探讨萧红从生命的角度出发逐一剖析北方农民生存之艰辛,将笔端对准她曾经生活过的黑土地,情文并茂的创作特点;第二部分分析萧红从生存的价值入手,
以焦点团体法探讨社区老年人对健康促进之自我照顾的观点
作者:
王秀红
许敏桃王瑞霞
来源:
The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焦点团体
健康促进之自照顾
老年人
描述: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社區老年人對健康促進之自我照顧的觀點。利用焦點團體法收集老年人對於其日常生活中執行健康促進之自我照顧的經驗,並經由團體互動過程中提供其個人的觀點。二十一位高雄市金齡協會之老年人,志願參與此研究,其中包括十位男性以及十一位女性。研究對象之年齡介於67至8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73.5歲。焦點團體共舉辦三次,二十一位參與者三次的焦點團體均全程參加,每次焦點團體討論會的時間為2.5至3小時。三次焦點團體討論會的資料均事先獲得參與者同意全程錄音。錄音的資料經逐字稿整理後做內容分析。內容分析經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