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从拉康欲望理论视角解读赫斯顿的《他们眼望上苍》
作者: 罗倩媛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欲望理论   拉康   赫斯顿   《他们眼望上苍》  
描述: 佐拉·尼尔·赫斯顿(Zora Neale Hurston)是美国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黑人女作家之一,她的代表作《他们眼望上苍》被视为非裔女性文学经典。自小说出版以来,国内外专家学者主要从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民俗学和跨文化角度去分析。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即拉康的欲望理论视角对这部小说进行解读。本文以女主人公珍妮所经历的三次婚姻为线索,运用欲望理论,分析珍妮实现欲望的旅程,从而揭示了黑人女性珍妮女性意识的觉醒以及对种族压迫和男权制社会的反抗。为了满足她对自我和话语权的渴望,珍妮经历了三段婚姻,而这三段婚姻
Das Geteiltsein als Spiegelbild der Zeit-Zu Christa Wolfs Roman ?Der geteilte Himmel“(1963)
作者: 戚莲莲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分裂   叙述特色   个人抉择   象征性  
描述: 二战之后,德国犹如一片废墟。德国著名女作家克里斯塔·沃尔夫是一个关心社会和人性发展的作家,是德国女性文学的杰出代表。她毕生都在努力用文学的方式记录这段记忆和经历。她的作品具有独特的写作特色和艺术诉求,这一特点不仅凸显在《回忆克里斯塔·T》,《童年典范》,《美狄亚》等中,同样也凸显在《分裂的天空》中。其作品因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新颖的创作手法成为德国战后文学的突出代表。本文着重分析了沃尔夫于1963年发表的小说《分裂的天空》中的时代影像——分裂。本文以论述作者的艺术诉求以及叙事技巧开始,分析了作者的人生经历作为
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痛苦抉择—论克里斯塔•沃尔夫小说《分裂的天空》中的抉择主题
作者: 张悦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艺术手段   思想内涵   andere   Verlust   内心活动   seine   个人与社会   女性文学   叙述策略   里斯   德国文学史   感情破裂   爱情悲剧   分裂的天空   个体抉择   沃尔夫   Gesellschaft   作品题材   文本分析   个人幸福  
描述: 克里斯塔·沃尔夫是德国女性文学的杰出代表。其作品因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新颖的创作手法在德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一席,其小说擅于将女性的疾病作为惯用的主题和意象,以象征和隐喻作为审美手段和叙述策略。沃尔夫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题材,来探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主张文学作品就是要表现个人、认识自己,发现自我的过程,喜欢采用的艺术手段主要为意识流、蒙太奇、失控颠倒等,从而发觉人物内心奥秘,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其1963年发表的《分裂的天空》就反映了这一主题。《分裂的天空》使沃尔夫的创作上了一个新台阶,并给她带来了很大的声
< 1 2 3 ...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