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清冯婉琳《饁芸室诗草》研究
作者: 杨扬   来源: 山西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冯婉琳   饁芸室诗草   佩芸日记  
描述: 冯婉琳是晚清山西诗坛的杰出女性诗人,其存世作品《饁芸室诗草》(以下简称《诗草》)和《佩芸日记》(以下简称《日记》)集中体现了她的诗文才华与思想见解,然而学界研究较少。本论文以此为基础,充分利用日记、族谱、地方志等相关文献资料,对冯婉琳及其创作展开研究。论文共分为:绪论、主体及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综述清代女性文学概况,简要分析清代《国朝闺秀正始集》等女性诗歌总集类著述对冯婉琳思想及创作的影响。阐述学界对冯婉琳及其作品的研究现状与不足,提出本论文的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第—章考证冯婉琳的生卒时间、生活环境、
庐隐与萧红女性悲剧意识的比较
作者: 张海燕   来源: 山西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比较   婚恋创作   女性悲剧意识   艺术表现   萧红   庐隐  
描述: 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庐隐与萧红就像两朵绚丽的奇葩,在中国现代文学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绽放出耀眼的女性文学的光芒。作为现代女性作家,庐隐与萧红的血液里都存留有家庭与爱的创伤,然而相似的人生经历却又让她俩走上了不完全相同的创作道路。庐隐与萧红通过笔耕的方式实现了在男权社会中的自我救赎,所以她们的作品中自然流露出的就是那种浓厚的悲剧意识。但是因为时代背景与生命体验的不尽相同,两位女作家在她们的文学殿堂里所凸显出的女性悲剧意识也有着诸多方面的异同。本文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她们的悲剧视野和审美风格的异同进行阐释,从而
三个女性文本与一种“食政治”
作者: 赵丽   来源: 山西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反抗   压迫   解放   三个女性文本   “食政治”  
描述: 通过分析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文学文本(包括《一间自己的房间》、 《达洛卫夫人》,《到灯塔去》)、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可食的女人》和迈克尔·坎宁安的《时时刻刻》,提出“食政治”的女性主义理论,并指出同“性政治”一样,“食政治”既是一种压迫女性的政治,同时也是一种女性借之获得自身解放的政治。 与“性政治”的女性主义理论相比较,我们从以上三个女性主义文本中概括出“食政治”的女性主义理论。通过对女性与进食的分析,特别是女性与男性在进食的“质”与“量”上的差别,我们反映出女性被压迫的状况。通过女性作为被提供的食
论葛水平的小说创作
作者: 关晓云   来源: 山西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性之本   民间立场   女性视角   葛水平   小说创作  
描述: 葛水平在文坛上的起步是从创作散文、诗歌和戏剧开始的,却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真正引起文坛关注的是从2004年创作小说开始的。葛水平在小说的创作上虽还是新人,但她潜质巨大、出手不凡,2004年凭借中篇小说《喊山》引起文坛的关注,得到主流文学的认可,甚至有的评论家把2004年称为“葛水平年”,凭借《喊山》又获得了第四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葛水平的小说,追求一种生活的本真化,并在这种本真化的过程中挖掘人性,这种人性深度的挖掘,是触摸正常人性的敏感所在,因而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所有活跃于山西文坛的作家中,葛
弗吉尼亚·伍尔夫:现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先驱
作者: 马连君   来源: 山西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先驱   女性意识   弗吉尼亚·伍尔夫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双性同体视野”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不仅是英国杰出的小说家,而且是现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重要先驱。她独特的女性意识贯穿于整个文学作品中,《一间自己的房间》、《三个基尼》、《奥兰多》等作品以犀利的笔锋表达了她对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地位的强烈不满,充分体现了伍尔夫独特的女性意识和先进的女权思想,因此,她被后来的女性主义者们尊称为女性主义运动的先驱,成为西方现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重要奠基人。本文旨在探讨弗吉尼亚·伍尔夫独特的女性意识在文学作品中的具体表现。 第一章 首先介绍了西方现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时代
晋商家庭中的女性角色
作者: 韩晓莉   来源: 山西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家庭角色   婚姻角色   晋商   现代女性学   商妇   社会事务  
描述: 明清以来,扬名四方的晋商是山西历史上的亮点,然而在晋商及其辉煌事业的背后,商妇却似乎是一个长期被遗忘的角落。本文试图运用“角色”理论,在地方文献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现代女性学的角度对山西商妇在家庭中的地位、角色进行探讨,以期从更广的社会层面对晋商及山西区域社会史的研究有所裨益。 全文共分四个部分:一是商妇的婚姻角色,传统观念和商人家庭的特殊性,注定了商妇婚姻生活的不幸,相思与等待构成了她们婚姻生活的主要内容,不正常的婚姻形态使商妇的心理和生理饱受折磨。二是商妇的家庭角色,作为商人家庭中的妻子、媳妇
< 1 2 3 ...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