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蓝丝绒》:精神分析与女性主义范本
作者: 白丽娜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分析   女性主义   蓝丝绒  
描述: 女性主义电影批评,一个旨在瓦解电影业中对女性创造力的压制和银幕上对女性形象的剥夺的女性理论流派.在批判实践中,大量借用了精神分析学的思维模式,因而在电影批评中,精神分析的相关理论极为重要.本文将以电影《蓝丝绒》为文本,运用精神分析和女性主义的相关理论进行解析.
论《摩尔?弗兰德斯》中主人公的姓名缺失问题
作者: 张心怡   周纯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姓名缺失   含义   叙事技巧   摩尔·弗兰德斯   原因  
描述: 摩尔·弗兰德斯是笛福笔下赫赫有名的女性形象,然而在小说中,她的真实身世和姓名在作品中都是缺失的。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摩尔·弗兰德斯》中的姓名缺失问题,分别分析了姓名缺失的原因、假名的含义以及这种姓名缺失现象与小说叙述的联系。
论自先勇笔下的尹雪艳形象
作者: 张辉辉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灵   悲剧女性   尹雪艳   死神  
描述: 白先勇塑造了很多蕴义丰富的女性形象,尹雪艳是研究者不可忽视的一个形象。透过小说文字的表层发现:她既是能够把人们推向死亡的“幽灵”、“死神”,也是迷人的“精灵”,但深层次上尹雪艳有着难言的苦楚和悲惨的命运。
《水浒传》对女性生命的漠视及原因分析
作者: 王丽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落后   漠视   妇女观  
描述: 《水浒传》中塑造了不少引人诸多争议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有着特殊的社会文化意义,同时也是反映作者妇女观的重要资料。《水浒传》塑造的英雄女性形象、祸水女人形象既是美的又是丑的,通过思考品评一系列的女性形象和探究其人物塑造原因,我们发现《水浒传》的妇女观是如此的腐朽、落后。
浅谈孙犁抗日小说中的“家园”意识
作者: 韦入源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园”意识   孙犁   诗意抒写   抗日小说  
描述: 孙犁是一位有独特风格的作家。其抗日小说以清新雅致、浪漫诗意的艺术风格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而孙犁抗日小说诗意抒写的集中体现就是在其作品中所表现的“家园”意识。本文从孙犁抗日小说中将温馨的日常生活情景置于战争背景中、神采飞扬的女性形象的刻画、诗意的家园环境三个方面谈其作品中表现的“家园”意识。
谈张爱玲及其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殷蒙蒙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自我价值   女性意识   精神归宿   原罪意识  
描述: 张爱玲以女性敏锐的眼光与知觉,在其创作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同时也一直在为争取女性的独立而努力。本文从具体的文本出发分析了张爱玲她本人及其创作中传达的女性意识。她以自身生活经历为基础,揭示人性和社会中的丑恶。张爱玲对于人性的思考,两性的关系,两性生存的不同状态的揭示,在文学史和女性意识史上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浅谈“简爱”这一形象对当代女大学生的启迪
作者: 郎娟娟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迪   《简爱》女大学生  
描述: 《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传世之作,它成功地塑造了英国文学史中第一个对爱情、生活、社会以及宗教都采取了独立自主的积极进取态度和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本文将从“简爱”这一女性形象入手,来探讨其对当代女大学生的影响
《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女性扭曲
作者: 冯丽丽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扭曲   妓女   《第二十二条军规》   女性主义  
描述: 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分析《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扭曲了的女性形象。以此洞悉女性在男权文化状态下的生存状态,解读女性对男权的依附意识。
论林海音小说中的“男性失声”现象
作者: 范鹤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不在场   失声   五四传统   女性  
描述: 林海音在作品中用女性视角集中塑造出一批丰满的女性形象,笔法温暖动人。但与之对立的是,林海音作品中的男性形象通常十分单薄,甚至在文本中时常以被忽略的形态展现出来。
赵树理笔下的女性生存状态
作者: 聂晓云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男权思想   斗争冲突   生存环境  
描述: 赵树理一生中创作了很多形象生动的农民形象,其中的女性形象在其独特的时代背景下呈现出鲜独特的艺术风貌。通过仔细的研究对比,去探究赵树理笔下女性的生存状态。
< 1 2 3 ... 5 6 7 ... 8 9 1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