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上海女作家笔下的上海女性
作者: 延慧   来源: 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海   依附   男性   女性  
描述: 上海的女作家用自己特有的经验与视角塑造了许多典型的上海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的变化展现了中国女性解放的过程。本文用女性主义的理论分析对比张爱玲、王安忆、卫慧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揭示女性由依附男性到与男性力量均衡,再到重新依附男性的意识变化过程,从而说明男女真正的平等、和谐是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
浅析粉彩工笔仕女画
作者: 徐筱娟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花鸟画   工笔   人物绘画   中国传统   中国绘画史   人物画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仕女画   粉彩  
描述: 粉彩工笔仕女画多是从中国传统人物绘画中移植过来的,是人物画中以女性形象为描绘对象的绘画。它是中国传统人物"释道画"、"仕女画"、"肖像画"等绘画中的一种。而人物画则是我国最早形成的一种绘画形式,它是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通称,对于山水画、花鸟画来说,它开中国绘画之先河,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传统,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仕女画"亦称"美女画"。关于"仕女"一词的解释
小脚女人与摩登女郎
作者: 曾瑞琪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摩登女郎   形象   变化   小脚女人   进步  
描述: 相比,摩登女郎在社会上的地位有了较大提高,这无疑是一种进步。摩登女郎这种新式女性形象,是一种代表,一种示范,是
《〈左传〉女性研究》评介
作者: 王海峰   来源: 绥化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左传   高方   历史   女性  
描述: 文章对高方学术新著《〈左传〉女性研究》做了简要评介。评价该书是一部从女性研究为视角的专注文本、史论结合、雅俗共融、生动活泼的学术佳作。其对左传女性史的探索,具有独特价值与意义。
杰克·伦敦的女性观
作者: 李静波   来源: 时代文学(上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男女两性异同观   杰克·伦敦  
描述: 杰克·伦敦这位一向以塑造男性英雄式人物见长的作家也十分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并对他所处时代的女性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通过在作品中塑造一大批有别于传统定义的女性形象,杰克·伦敦让世人看到了他进步的女性观。
归有光的妇女观
作者: 韩爽   来源: 商业文化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归有光   散文   妇女观  
描述: 归有光是明代著名散文家,他在散文中塑造了许多女性形象,在这些文章中有归有光对弱势女性的同情与怜爱,对亲人的回忆与怀念,也有归有光在定义贞女时所显示出的矛盾性。这类文章不仅饱含深情,而且艺术水平很高,从中可以看出归有光的妇女观。
女性主义·女性电影
作者: 峻冰   来源: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女性生活   意识形态   理论思潮   妇女解放运动   发达工业社会   女性形象   后结构主义   女性主义   男性  
描述: 一、女性主义导源于声势浩大的妇女解放运动的"女性主义"的初始重点是为女性争取与男性平等的司法权利和政治地位。上世纪年代以降,随着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的兴起,女性主义理论思潮则将整个社会的男权意识形态纳入自己的批判视阈——对发达工业社会的语言、意识形态结构采取解构式的批判和消解。
达理厄塞克《母猪女郎》的女性之思
作者: 林秀叶   来源: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变形   女权   荒诞   《母猪女郎》   女性主义  
描述: 达理厄塞克曾自我标榜:"我是女权主义者",作品《母猪女郎》写的也正是在荒诞的世界里一位遭遇变形的女性形象。为此,该文试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对这部作品进行重新解读,认为在面对生活的异化和荒诞的变形时,达理厄塞克向我们呈现出的是一位生存乐观,反抗勇敢的女性形象。
,为人的坚强与挣扎:女性个体竹内多鹤的纯白之境
作者: 鲁钟思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为女   道德纯白   竹内多鹤   为人  
描述: 本文将从分析《小姨多鹤》主人公竹内多鹤这一性形象着手,简要探讨多鹤身上所体现的为,为人的坚强和这种两种角色背后其道德的纯白之境。既有为的女性情怀,女儿性,妻性和母性完美融合;又有为人所展现的为己之生存本能和为他者的服务与奉献精神。
女性犯罪初探
作者: 李亚可   来源: 犯罪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攻击性   性格差异   齐抓共管   心理疏导   自身素质  
描述: 柔美、温婉是我们对女性形象的第一定位,但在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影响下,因各种原因而诱发的女性犯罪呈明显上升态势,女性作为家庭和社会的纽带,女性犯罪率的不断提高不仅不利于家庭的稳定,更有悖于和谐社会的理念。分析现状、找出原因,进而对症下药的提出对策对于抑制甚至降低女性犯罪率具有实际意义。
< 1 2 3 ... 5 6 7 ... 264 265 266
Rss订阅